導讀:據史書記載,成吉思汗臨終遺言有三:一是蒙古汗位繼承的問題。他反復給自己的兒子們講多頭蛇的故事,警告兒子們要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并直接告訴自己的兒子們要遵從他的旨意,擁立三兒子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把帝國的權柄交給窩闊臺,并且要兒子們立下文書,保證把他的決定當成肉體上的靈魂,不許惹起禍端,更不能違反他的法令。二是提出“聯宋滅金”計劃和方案。他說,金朝的精兵在潼關一線,南接連山,北靠大河,一時難以攻破取勝。只有聯合宋朝,讓宋朝舉兵唐、鄧一線,逼近大梁。金兵必然增兵潼關。金兵千里增援潼關,人馬疲憊之時,汗國再出兵一舉破金。三是指出消滅西夏的方法。他告訴自己的部眾,等他駕崩后,封鎖消息,密不發葬。等待西夏兵眾從城里出來時,擇機將其殲滅。一代天驕的“六盤山遺囑”,最終生效,對蒙古汗國消滅西夏和金國的戰爭中得到了應驗。
長期以來,關于成吉思汗的去世地點有3種說法:寧夏六盤山、甘肅清水縣、寧夏靈武。他們的根據是:成吉思汗病逝時正值炎炎盛夏,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遺體不便于長途移動、送到遠處安葬。但這樣的觀點也沒有得到廣泛認同。成吉思汗墓地成為難解之謎與蒙古族獨特的喪葬習俗有直接關系。按習俗,蒙古“汗”的墓地都是保密的,地面無跡可尋。據史書記載,蒙古族的王公貴族死后的遺體多被裝入鑿空的粗木之中深埋地下。下葬后,人們在母駱駝的面前殺死子駱駝,然后放馬將留有子駱駝血跡的地面踏平,再派兵守護,直到地面長出青草、與周圍的土地毫無異樣之后才撤兵而去。此后如果要到墓地祭祀,則由母駱駝引路,它們悲鳴的地方就是墓地。成吉思汗墓葬地點的撲朔迷離,更給六盤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成吉思汗在寧夏南部的六盤山一帶度過了最后歲月,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成吉思汗病逝后,再到蒙哥汗即位時,將京兆(今西安)列為忽必烈的封地。忽必烈重用漢人,推行漢法,得到了關中百姓的愛戴。1253年,忽必烈駐軍六盤山,與蒙傳佛教薩迦派結成了深厚的政治和宗教關系,并多次會見八思巴,接受宗教灌頂。這一切對后來西藏納入中國的版圖和祖國的統一,都尤為重要。
1258年,蒙哥汗率軍進攻宋國,六盤山為進攻宋國的軍事基地和后勤保障的大本營,并且后續駐兵2萬于六盤山地區。是年,蒙哥汗的夫人也在六盤山病逝。蒙哥汗死后,忽必烈和弟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六盤山又成了西部主戰場。后來,忽必烈的兒子忙哥剌被封為安西王,安西王府所在地是固原地區的開城,那也屬于六盤山地區。忙哥剌的兒子阿難答繼承安西王王位后,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將自己卷入元朝皇位之爭,最終失敗,直接導致安西王的王號被廢除。
1206年蒙古大漢建國到1368年元朝滅亡,共162年。期間,和六盤山發生政治和軍事聯系的,斷斷續續算起來就有80余年。蒙元政權在膠著和飄忽的162年里,無論經歷了多少禍福興衰,六盤山地區都是歷史上有事實記載的見證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28876.html
相關閱讀: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
蒙哥征宋
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篤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