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吳大帝孫權,無疑是位博弈的高手,讓自詡英雄的曹、劉二人徒嘆奈何。他曾是英明的賢主。曹操一生甚少服人,卻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少年英姿可以想見。只是人到老年,竟然晚節不保,把才俊之士全部殺盡。
主次不分
歷史上的南魯黨爭,又叫“二宮并闕”,指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在朝廷享受同樣的禮遇。按制度,太子作為儲君,儀仗、供養等各方面待遇理應高于藩王。但孫權是情種啊,孫和、孫霸,均為王夫人所出,愛屋及烏,對兩兒子的感情也就難分彼此。由于孫權的縱容,從而助長了孫霸的野心,----覬覦太子之位,“圍獵”太子。
兩子爭帝
孫權那些日子倒還不算糊涂,聽聞和、霸不穆,遂以“精學”為由,下令兄弟二人從此不準見面?墒遣灰娒婢湍芟喟擦藛?太子為求自保,固然小心謹慎,以淡化兄弟“矛盾”,人如其名,他確實做到了和為貴。但是魯王及其黨羽會放過太子嗎?太子的擁泵們會坐視不管嗎?雙方的斗爭仍然一度白熱化,或單挑、或群挑、或團戰,煞是熱鬧。
廢長立幼
孫權生病,太子祭祀太廟為老爸祈福,順便到某個妃子的叔父家坐了坐,被孫魯班的哨探發現,她立馬告發太子不誠心,可能還借機策劃了什么,此所謂不忠不孝;孫權終于發出暴烈的吼聲,下決心廢太子,再然后才行文昭告天下。七歲的孫亮做了太子。
人才凋零
孫權晚年縱容腐敗,繼而無端廢太子,陸遜被氣死,魯王賜死,全琮之子全寄等也遭誅殺。 其間律政之昏招,導致人才凋零,教訓深刻,瞧他為孫亮選的兩個輔政大臣,就知道有多無奈。陳壽尖銳批評道:“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一塌糊涂
孫權死后,太子孫亮被孫?廢黜,孫休又誅殺孫?。孫休只活了三十歲,他的兒子孫皓繼位,殺人如麻,殘暴無度,直到國家覆滅,這一切追源溯始,都要拜孫權一手造成的兩宮之爭所賜。當離死亡已經不遠的孫權環顧膝下,不得已而立了幼子孫亮為太子時,他是否產生過一絲后悔,一絲悲涼?
是功是過
有人認為孫權一生“七分功績,三分過失”,這顯然是太過寬容的觀點,因為晚年的惡跡足以毀掉他之前所有美好的聲名。是孫權有預謀地、惡意發動的一場意在排斥異己、鞏固權力的政治大清洗,這一事件不但從肉體上消滅了陸遜等一大批忠誠、正直、善良的大臣,也在精神上使這片國土上的人們迷失了善良的本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8764.html
相關閱讀: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