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史是一部受盡侮辱,令人心酸心痛的歷史。南宋的6個皇帝,再加上3個流離失所如同難民的孩皇帝,雖然貴為天子,大多過得窩窩囊囊,悲悲戚戚,從來沒有過揚眉吐氣的時候。他們似乎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但面對強敵的入侵和掠奪,除了割地賠款外都沒有什么辦法,朝廷內部又受陰沉狡詐、詭計迭出的權臣控制,甚至被玩弄于股掌之中。南宋王朝及其趙氏皇族最后落得國破家亡、投海自盡的悲慘下場,人人為之嘆息。
后人都說南宋小朝廷軟弱無能、茍且偷安、庸庸碌碌,和賣國求榮的漢奸政府差不多,其實南宋的6個皇帝都有雄心壯志,都想振作一番,都想恢復大宋皇朝的威嚴和氣派,都想收復失地、直搗黃龍、報仇雪恨,國家觀念和民族氣節并沒有喪失,也確實組織并實施了多次大規模的北伐戰爭,但敵強宋弱,北伐戰爭總是遭到失敗,雄心壯志一年一年地減弱,最后一蹶不振,國破家亡。
南宋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敵強宋弱,特別是軍事上相當落后。金國和蒙古有強大的騎兵,當騎兵部隊如草原風暴地沖來,硬弓發出的利箭如飛蝗般射來,以步兵為主的南宋軍隊很快被沖得七零八落。落后只能挨打,落后總是招致失敗和侮辱。南宋6個皇帝死后不能葬到祖宗的基地而埋在浙江紹興市的城郊。有良知的中國人看了宋六陵,重溫南宋史,都會恨得咬牙切齒,熱血沸騰。宋六陵是落后挨打最有感染力的見證。宋六陵里一共埋了七個宋朝皇帝。第一個是宋徽宗趙佶,其陵墓叫永佑陵;第二個是宋高宗趙構,其陵墓叫永思陵;第三個是宋孝宗趙慎,其陵墓叫永阜陵;第四個是宋光宗趙,其陵墓叫永崇陵;第五個是宋寧宗趙擴,其陵墓叫永茂陵;第六個是宋理宗趙昀,其陵墓叫永穆陵。
公元1131年,宋高宗趙構24歲,在皇帝的寶座上才坐了4年,他的祖母隆佑太后病死,興建皇陵就作為國家大事擺到皇族的議程上。北宋的皇陵在河南省鞏義縣,但已經淪為金國的國土,趙構就派一個叫楊華的吏部侍郎在江南勘察新的陵址。浙江本是個多山的省份,適宜建皇陵的風水寶地比比皆是,楊華偏偏看中了浙江省紹興市東南17公里的一條山溝,山溝里有座泰寧寺,是南宋大詩人陸游的祖先陸佃的功德院。楊華在泰寧寺住了一晚,對那里的山水感覺很好,回京向趙構寫了個調查報告說:“泰寧寺四面環山,雄壯峻秀,東是青龍山,南接紫云山,西靠五峰山,北倚連霧山,是塊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寶地,在那里建皇陵,有層層山峰相拱,青龍白虎保衛,不僅適宜埋藏先帝的弓箭,而且預示皇朝萬載的興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1188.html
相關閱讀: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