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三國劉虞十萬雄兵為何打不過公孫瓚幾百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三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劉虞此人,是漢末忠臣,在他擔任幽州刺史、幽州牧其間,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當時,幽州文官自然以劉虞為首,可是武將卻以公孫瓚為首。本來,公孫瓚要接受劉虞的節制,尤其是公孫瓚的軍需供應要倚仗劉虞。因此,兩人之間,在表面上還算是比較平和。

  可是,隨著公孫瓚的強大,劉虞感覺公孫瓚就像一條魚,越來越大,越來越滑,越來越抓不住了。尤其是在公元191年時,公孫瓚以兩萬幽州兵馬,大敗侵入幽州的三十萬黃巾,并且成功收編了7萬降卒。公孫瓚兵鋒所指,即便是得到冀州的袁紹也為之側目,主動將自己佩戴的渤海太守印交給公孫瓚的兄弟,討好公孫瓚。雖然,在第二年,即公元192年的界橋大戰上,公孫瓚白馬義從被袁紹弩兵擊敗,但是青州大部分,幽州全境,依然在公孫瓚的控制之下。

  公孫瓚勢力壯大,自然對擔任幽州牧的劉虞不放在眼里。在公孫瓚看來,幽州若非有他,劉虞早就淪為他人刀下之鬼。

  而劉虞也對公孫瓚越來越不滿。劉虞治理幽州,善待百姓,寬容夷狄,幽州內外一片贊譽,幾年來,從走遍地區到幽州避難的百姓竟然有一百多萬人。劉虞認為,治民首先要安民,愛民?墒,公孫瓚卻始終強調武力才是亂世生存的王道。

  公孫瓚多次違背劉虞的指令,劉虞就上表朝廷,彈劾公孫瓚。而公孫瓚自然也不甘落后,上表彈劾劉虞,說劉虞故意扣下軍糧,萬一激起兵變,后果不堪設想。其實,當時董卓已經死去,朝廷由郭汜、李?等人執政,哪里關心什么幽州事務,無非是推諉拖延而已。

  既然朝廷無法調停,公孫瓚和劉虞之間的矛盾就只能自己動手解決了。

  公孫瓚早就準備和劉虞鬧翻了,于是私下里修建城堡,鞏固防御,籌備糧草,準備和劉虞一戰。而劉虞也多次找公孫瓚開會,希望借機除去公孫瓚,可公孫瓚也看出風向不對,根本不去赴宴。劉虞擔心公孫瓚最終會作亂,于是決定自己搶先出手,收拾掉公孫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3766.html

相關閱讀: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