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岳飛死后南宋又存在百年的原因:岳飛紹興十年北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岳飛紹興十年北伐的影響:

  (1).岳飛抗旨繼續北進

  宋高宗在紹興十年七月十日左右,即收到岳飛收復西京的捷報前后,下詔書班師(因古代交通條件限制,此時岳飛郾城捷奏還在路途中,尚未送至南宋朝廷)。七月十八日,岳飛才收到這份班師詔,而在同一天,張憲戰于臨穎并再次取得大捷,金兵敗逃,張憲率部“追奔十五里,中原大震”。岳飛于當天發出一份奏章,“言辭激切”地反對班師。最能說明岳飛態度的是,他的大軍繼續向北挺進。

  《金史》卷82《仆散渾坦傳》記載“與宋岳飛相據,渾坦領六十騎深入覘伺,至鄢陵”,金國將領仆散渾坦在鄢陵一帶與岳家軍的運糧隊遭遇。事實上,鄢陵在臨穎之北,也在潁昌府的東北方,而這一地帶已經被《金史》確認成岳飛軍的背后。對于輕騎兵來說,40公里也許說不上是“深入”,而朱仙鎮就在鄢陵以北約40公里,則岳飛大軍已經抵達朱仙鎮一帶,絕非虛言。

  (2). 河北、河東、京東路的義軍

  經營敵后抗金武裝是岳飛北上作戰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紹興七年后尤其如此。金國受限于自己的野蠻落后,不僅無法有效經營所奪取的北宋領土,而且還強行推行奴隸制等落后制度,造成治所內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當地百姓不得不起兵反抗,投入到光復國土這樣正義的事業中來。

  金國不止野蠻落后,也受限于人口稀少、兵源不足的問題。紹興十年,為了和岳飛軍作戰,兀術從各地抽調人馬,如河北路的主簽軍完顏賽里就被招至前線,各路鎮守的兵力更加薄弱。

  這時候各地義軍揭竿而起,形成燎原之勢。

  在京東、京西路,岳家軍的忠義統制都取得重要勝利,并攻克占領了如永安軍、南城軍等地;

  在河東路,忠義軍收復了十一州軍;

  在河北路,眾多州縣的民眾起義,雖然《宋史》中僅記載了收復慶源府,但據《金史》記載可知,當時河北路的重鎮大名府也已經被忠義軍攻占。

  在東京衰落后,大名府已成為北方第一大城,金兵的重要后勤基地。連這樣的基地都丟了,充分說明金兵喪失屬地的控制權,已漸漸日暮途窮的事實和義軍出色的作戰能力。

  金國自燕山以南,“號令不復行”。后院不僅起火,且火勢熊熊。

  而“河北忠義四十余萬,皆以岳字號旗幟,愿公早渡河。”——義軍英勇奮戰,等待著配合岳飛大軍北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2843.html

相關閱讀: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