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天錫(1202?1267年),字君疇,號裕昆,又名陽巖。泉州石獅后廳人。生于宋嘉泰二年(1202年)。年少好學,于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年)舉進士。初授廣州司法參軍,其州長吏以盛氣欺壓僚屬,天錫不畏權勢,常出面調和,多所匡正。不久,調潮州司理參軍。發現潮州勢家豪紳侵占民田,即時報告太守,勒令歸還。莆田人方大琮鎮守江蘇真州(今儀征縣)時,推薦天錫為通判,留置幕府。后遷福建古田知縣。古田情況復雜,打官司告狀者特別多。天錫到任后,把長期積壓的案件盡快剖決結案。旋調建寧府(治今建甌縣),任通判。有一次發大水,天錫果斷開常平倉發糧賑濟災民。不久,擢升諸司糧料院,拜監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
宋理宗寶?三年(1255年)五月,宦官董宋臣奉命營繕佑圣觀,為逢迎上意,強奪民田,大蓋梅堂、芙蓉閣、香蘭亭,并引娼優入宮,招權納賄,無所不至,老百姓稱為“董閻羅”。天錫連上五道奏章,要求罷斥董宋臣、將作監謝堂和慶元知府厲文翁,并做好被罷官的思想準備,“出關待罪”。中書牟子才、御史兼侍講同安人吳燧挽留天錫,共同向理宗施加壓力,迫使理宗下詔:“二人已改命,宋臣續處之!碧戾a知道理宗旨在包庇董宋臣,堅持“臣留則宋臣去,宋臣留則臣當斥,愿早賜裁斷”。最后,理宗只得做出較大讓步!澳肆铋刻米躁惼蜢舫毰c郡,宋臣自乞解罷,文翁別與州郡差遣。”命吳燧勸說天錫回院供職。
是年立夏之日,“天雨土”。天錫借此機會疏言“陰陽君子小人之所以辨,乞屏絕私邪,休息土木,消天災!辈椲郎俦O余作賓、外戚謝欒懋。當年四川中部地震,浙、閩鬧大水,天錫又上疏:“上下窮空,遠兵怨疾,獨貴戚巨閹享富貴耳。舉天下窮且怨,陛下能獨與數十人者共天下乎?”適逢蘇州百姓大論等“列訴宋臣奪其田”,天錫立即交有關官署查處。豈料御前提舉卻移文聲稱“田屬御莊,不當白臺”,儀鸞司亦因此發文給常平司,企圖把水攪渾,以達包庇目的。天錫義憤填膺,上疏責問:“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役,若中貴人得以控之,則內外臺可廢,猶為國有紀綱乎?”他毫不氣餒地繼續彈劾董宋臣和都知盧允升,列舉他們的罪惡。但理宗極力庇護二人。他又接連上六七道奏疏,都無效果,最后只好提出辭職,“請還御史印”,并沉痛地告誡理宗道:“明君當為后人除害,不應留下后患給后人。今朝廷輕給舍臺諫,輕百司庶府,而北司獨重,倉卒之際,臣實懼怕!彼闹已噪m沒有立即被理宗采納,但如《宋史》所說:“然終宋世閹人不能竊弄主威者,皆天錫之力!庇捎诶碜诨栌梗戾a憤然離開朝廷,盡管改任為大理少卿,再遷為太常,他都不接受。
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理宗改派天錫為廣東提點刑獄,他5次辭絕。翌年,起知潭州,也拖了很久才赴任。天錫一到潭州,尊先賢,除宿寇,逾年大治。爾后,升直寶謨閣,再遷廣東轉運判官兼湖南安撫使,所到之處,決疑獄,劾貪吏,治財賦,整肅有法。理宗召為秘書監兼侍講,天錫以耳聾堅辭;又加秘閣修撰和福建轉運副使,仍被他婉言謝絕。咸淳元年(1265年),度宗即位,召天錫為侍御史兼侍讀,他一再辭謝,不許,只好上路。赴任途中,監察御史張桂忽然提出彈劾,結果未到任就被罷免。他不以自己進退為念,仍上疏病民五事:曰公田,曰關子,曰銀綱,曰鹽鈔,曰賦役。又言:“在廷無嚴憚之士,何以寢奸謀?遇事無敢諍之臣,何以臨大節?人物稀疏,精采銷軟,隱惰惜已者多,忘身殉國者少。”度宗接連委任天錫為工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加顯文閣待制、湖南安撫使、潭州知州、漳州知州,他都極力辭卻。咸淳二年,度宗改任天錫為福建安撫使,又力辭,不許,乃上任。任內疏陳鹽戶破家隕身之慘,請求罷免鹽稅,獲準。又請罷荔枝貢。不久,召為刑部尚書,后進為顯文閣直學士、提舉太平興國宮,御書三札,催促上道,天錫皆力辭。第二年,進華文閣直學士。不久致仕,加端明殿道士,轉一官。病危臨終,猶親自起草遺表,規說君相,以天下為重。天錫言動有準繩,居官耿介,臨事是非侃侃,不可回折。他曾自書刊號春聯“生平要識瓊崖面,到此當堅鐵石心”。宋人周密說:“近世敢言之士,始終一節,明目張膽,言人所難,惟溫陵洪公一人!毕檀救,天錫逝世。度宗特贈正議大夫,謚文毅。所著有《經筵講義》、《通禮輯略》、《味言發墨》、《陽巖文集》和《洪文毅奏議》等,弟天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7011.html
相關閱讀: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