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統治者篤信宗教,對各種宗教采取兼容并存政策,以此來維護其精神統治,因此,各種宗教和教派都很活躍,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全真道教和佛教。它們各自留有不少壁畫遺存。最有代表性的元代道教壁畫是山西芮城的全真教永樂宮壁畫。佛教壁畫遺存多數存在敦煌莫高窟和榆林窟,寺廟壁畫重要的有山西稷山興化寺的《七佛圖》,以及洪洞縣廣勝下寺等處的部分遺存。山西洪洞明應王廟(水神廟)的壁畫中的民俗性題材內容特別引人注意。永樂宮壁畫中以三清殿的壁畫規模最大、繪制最精,代表了元代壁畫藝術的最高成就。元代的敦煌畫風亦有所變化,造型多有密宗之風。第465窟是較為典型的密宗洞窟,畫法基本為單線平涂,略施渲染,形象神秘怪異,色彩鮮明強烈,體現著喇嘛教壁畫的藝術特色。此外元代依然流行在宮殿、衙署、宅第繪制壁畫的風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7025.html
相關閱讀: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蒙哥征宋
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
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篤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