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歐陽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元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歐陽玄,字原功,號圭齋,瀏陽人。祖籍江西,系歐陽修的族裔。清康熙年間修瀏陽縣志時因避康熙皇帝玄燁諱,改玄為元,所以又有歐陽元之稱。1315年(元延二年),取中進士第三名,為官40余年先后六人翰林,兩為祭酒,兩任主考,千生以史學成就最為突出,同時也以詩文聞名天下,因其學識淵博,文績卓著,人稱“一代宗師”。
   1333年(元統六年),元惠帝以歐陽玄任翰林院直學士,負責編修《泰定帝實錄》、《明宗實錄》、《文宗實錄》和《寧宗實錄》,合稱“四朝實錄”,受到朝野好評。因此,當至正(1341-1367)初年元惠帝下詔修撰遼、金、宋三史時,又以歐陽玄為總裁官。接受了這一任命后,歐陽玄極為負責。丞相脫脫問他三史編撰從何人手,他回答:“編史好比造屋,關鍵是聚材、擇匠。聚材就應當先購書,擇匠就必須遂選史官!泵撁撏馑慕ㄗh。歐陽玄便本量搜集史料,仔細選定撰寫者,并先親自定出凡例,讓參加編寫者有所依據。待記、傳的正文完成后,他又一一寫出論、贊、表、奏,對史事人物作一大略的評價。編寫過程中有些撰稿者為顯示自己的才華使某些議論不公正,也有部分書稿因編寫者眾多而文字差異很大。對這些情況,歐陽玄不多作口舌辯爭,等初稿呈上后自己詳加推敲,斟酌改定。因而三史體例統一,文筆一致,對人物史事的評價較為公允。元惠帝閱讀完成稿后再三稱贊,后人評價也較高,認為三史共600卷千萬言宇都由歐陽玄一人改定,很不容易;不足是由于卷佚浩繁,其中難免有所差錯,有的同一件事、同一個人在書中出現多次,卻先后記載不同。不過瑕不掩瑜,遼、金、宋三史總體而言堪稱信史。
   三史修成后,歐陽玄因功升翰林學士承旨,朝廷又命他纂修“仿周禮之天官,作皇朝三大典”的《經世大典從此外,他還編成《太平經國》、《至正條格》、《經考大典》、《纂修通議》、《康書纂要》、《元律》等史著多種,共達 1120卷?上У氖,這些史學方面很有價值的書籍大多已經散佚,未能傳至現世。
   如果說歐陽玄編修三史和其他史學著作有使人借鑒歷史經驗教訓功效的話,那么他所撰寫的《至正河防記》則對治理黃河,安定民生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1351年(至正十一年),元朝以賈魯為總治河防使負責治理黃河,功成后又命歐陽玄制作河平碑文以表旋此次治河的功績。歐陽玄遵令完成了河平碑的制作,但在這過程中他感到以前司馬遷《史記》和班固《漢書》中所記載的修得河渠溝恤的狀況,僅僅記下了治水的道理及水流趨向,不涉及到治水的具體方法,使后世擔任治理黃河任務的負責者無從了解和考究。于是他向賈魯和熟悉河情者仔細詢問,并將治河過程中所作的各種記錄詳加勘質,然后寫就了《至正河防記》。詳盡記載了這次至正年間治理黃河的方略方法,對后世治河有一定參考價值。
   歐陽玄不僅在史學方面成就卓著,在詩文方面也享有盛譽,有《圭齋文集》15卷遺世。他的詩題材廣泛,不論是寫景詠物,還是酬和應答,都文辭典雅,《元詩選》、《全金元詞》等共錄入他的詩詞百余首,其中不乏意境深遠之作。如《漫題二絕》之一吟道:
   “鈴索無聲玉漏稀,青續夜直月侵扉。五更一覺梅花夢,催得江南學士歸。”
   詩中描寫了作者深夜工作的情景,而懷鄉思歸之意襲上心頭,含蓄深沉,真摯感人。由于歐陽玄仕途通達,以布衣而躋身高,所以詩中常有一種躊躇滿志的意態,還有不少應酬之作。歐陽玄的散文成就很高。他作文效法族祖歐陽修,以廉靜深醇、舒徐和易為法。曾說:“夫文廉則不夸,靜則不躁,深則不膚,醇則不靡!睔W陽玄的文章確能做到不浮夸,而且據事直書,沒有世俗的夸誕之弊。歐陽玄最為人稱道的是制誥碑銘一類文體,當時朝廷宗廟制造大多出自他手,海內名山大川佛寺道觀、王公大人的碑文墓志,也都以能得到他的文辭為榮耀。后人評價:“海內爭思得公文辭以為榮,片言只字流播人間,咸知寶重。”如歐陽玄撰文、趙期頤篆額、危素書寫的《義門王氏先塋碑》,就是元代名碑,反映了陜西蒲城義門王氏孝義治家、受朝廷表彰等事跡。

   頗有意趣的是,歐陽玄對戲曲說唱也很在行,他曾作《漁家傲南詞》12首,是仿“鼓子詞”的說唱形式而創作的,清代張九鉞在《漁家傲小序》中說:“楊升庵作《滇南月節詞漁家傲十二調》,仿歐陽圭齋專詠燕京風景體!笨梢娪幸欢ㄓ绊憽W陽玄還寫了小說《睽東記》,以鬼神警世喻人,這比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早了幾百年。
   歐陽玄雖身為高官,平時卻生活儉樸,待人謙和,同時代的詩人大家孫風洲贊頌他:“奎齋還是舊圭齋,不帶些兒官樣來!1357(至正十七年),歐陽玄病逝于大都(今北京),享年83歲。朝廷謚號文,追贈大司徒、柱國,封楚國公。葬宛平香山,后歸葬瀏陽天馬山,并建詞紀念,受到湖南士人世代祭祝崇敬,至今瀏陽還有“奎齋路”的街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7026.html

相關閱讀: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
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篤哇
蒙哥征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