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國演義》是基于史實加工而成的歷史演義小說,所以它一問世,就有人研究它到底有幾分真,三百多年來最權威的說法是章學誠的“七實三虛”,這已被大部分學者接受。近年來,就虛實問題先后出版了盛巽昌的《三國演義》(補正本)和張國光的《三國演義》(文史對照插圖本)。最近有人另立高見,認為《三國演義》五分真都不到。文中言之鑿鑿,似成一說,但畢竟是一面之詞,僅算一家之見。由于沒能分析全書,所以每出一說,均有支持者,不乏反對者。1.史實與虛構的劃分我自幼酷愛《三國演義》,亦喜《三國志》,有時為之而通宵達旦,每逢絕處常常拍案稱奇。最近終于將傳記體的《三國志》改成編年史的《三國志》,并完成了《<三國演義><三國志>對照本》。該書的排版方式為:左邊是《三國演義》,右邊為裴注的《三國志》,中間夾了一點《資治通鑒》資料。到了這一步應該說《三國演義》中的史實一目了然,其實大謬不然,全書排完后才發現史實與小說并不一致的方式很多,但不少地方是真中夾假,一時無法定論,大致有如下類型:一.《三國志》簡略,《三國演義》詳細《三國志》中記載了某一件事,但很簡略,廖廖數字;而《三國演義》則長篇大論,通情達理,且是某一回中的重頭戲。以三請諸葛亮為例:《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僅有12字: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而《三國演義》則從第三十七回中開始,至三十八中,用了整整一回篇幅,近4,900字來描寫“凡三往”。從這一例中可以看到,劉皇叔是去了三次隆中,也見到諸葛亮,這些全為史實,但遠非《三國演義》所說的如此活靈活現,那么這一件事能說有幾分真呢?二.《三國演義》更換角色《三國志》原有記載,而到了《三國演義》中卻換了主角。常常把他人的功勞貼到某人的臉上,或者把某人干的壞事栽贓到大白臉的頭上,這類例子頗多,下面僅舉二個例子。如《三國演義》中第三十九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雖非全為事實,但確有詳載,相差亦不太大。而“博望坡軍師初用兵”卻差別較大,博望坡確有一把火,放火者非“軍師”,而為劉先主所點,而且燒的是自己的營房!《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第二》云:使拒夏侯?、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等追之,為伏兵所破。又《三國志"魏書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載: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拒之。備一旦燒屯去,?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等果入賊伏里,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
區區144字,可到了《三國演義》中則起于第三十九回:“自是文官大備,乃聚武將商議南征。夏侯?進曰:……”跨越第四十回,至第四十一回:“令大軍分作八路,一齊去取樊城。”洋洋灑灑,凡7,073字。經羅貫中的描寫,自夏侯?之輩到張飛、關公們,從視諸葛村夫為無流之徒,一躍進為戰無不勝之神人!也是羅貫中這一筆,可苦了要弄清“真虛”之輩,是耶,非耶?三.以上情況兼而有之許多情節實際是上述兩種情況兼而有之,如世人津津樂道的關公溫酒斬華雄,就是一例,《三國志"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記載著: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度龂尽分袃H為24字,而《三國演義》中則從“華雄遣人赍鮑忠首級來相府報捷,卓加雄為都督”,一直到:“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計1,640字。書中華雄是先后斬了:鮑忠(且生擒將校極多)、祖茂、俞涉和潘鳳,還大敗了孫堅,一位如此之當世豪杰,卻為關英雄不費吹灰之力而斬之。如果說上述兩例還馬馬虎虎湊合著,這一例卻不一樣,但八鞭子也能挨得著:關公、華雄真有其人。由此可見,要確定一個事件的真假還不太容易,必須定個標準或假定,再分析全書。本文中最重要的標準有三條:①移花接木者。兩書中敘述相同,僅僅是《三國演義》中說明較細,描述居多,本人假定“基本屬實”一般定為0.8到0.9。只要字數相差不太多,僅換一個當事者時,將真實程度定在0.5到0.7之間。②由于本人已經將《三國志》改成了編年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量不一致之處,所以選取與《三國演義》最接近的史實。③對于裴注中的一切說明均認為是史料,本人不打算考證裴注內容的真假,同時都假定《三國演義》參考了這一部分內容。以上標準和假設僅作一家之說,歡迎與大家商榷。2.各回虛實的分析結果將《三國志》與《三國演義》對照本排列出來后,筆者按以上標準列出兩書中所述事件之間的差別。本文采取的真實度的標注方法為:如0.95意味著95%的內容錄源自于史實,以此類推,0.2則基本為虛構,即與史實相近程度不到20%,這種標明真實度的方法取自于數學,F先舉一例來說明這一編排方法。第一回0.9虛構的主要故事:三人桃園祭天地,三人救董卓虛構人物:程遠志其實際意義為:第一回中有80%的敘述與《三國志》相似,在《三國志》中僅“三人桃園祭天地”和“三人救董卓”沒有記載,本回中還虛構了一人物“程遠志”。
下面是各回對照結果,以及相應的一些說明,見下頁。將上述120回的真實度相加后得75.8,再除以120回,僅得0.63,即《三國演義》全書只有六分真,準確地說僅有6.3分真。這與章學誠的“七實三虛”非常接近,因為本人還沒有將《后漢書》與《晉書》對照的結果加上去,如能加上這兩書,真實度肯定會有所提高!
回數真實程度虛構的主要故事虛構人物虛構故事的目的。10.9三人桃園祭天地,三人救董卓。程遠志20.8玄德用牛血破張寶妖法,劉備怒鞭督郵,蹇碩實為何進所殺。嚴政,許韶,郭勝30.9李肅以赤兔、金甲、錦袍誘使布殺丁原。40.8丁管用象簡直擊董卓,曹操借刀殺董卓,陳宮捉曹操,殺呂伯奢。50.6盟詞為臧洪所作,華雄斬鮑忠,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殺胡軫。武安國,鮑忠,俞涉,潘鳳,方悅,穆順,趙岑襯托關羽。60.95袁紹奪玉璽,劉表戰孫堅。70.9孫堅屢戰屢勝,換孫堅尸。陳生80.4董卓殘暴一回全真,王司徒巧使連環計及董太師大鬧鳳儀亭全為虛構。貂蟬90.75除呂布戲貂蟬,具體描述誘殺董卓一節外,其余全為真。100.9馬超殺李蒙、王方一節。李別(李利)110.85陶謙的為人和讓位與史實不附。多出陳宮獻計伏擊曹操。曹德120.85曹操設計攻呂布。宗寶130.75劉備謙讓徐州牧,郭汜與李?徒手博斗。崔勇140.8曹操諸將迎駕及離間呂布與劉備。李暹,荀正劉備仁義。150.8太史慈酣斗小霸王。160.8張繡攻擊曹操,操誘奸妻鄒氏,火燒曹營。丑化曹操。170.9180.8陳宮搜得玄德回答曹操密書,關云激張遼。190.6劉安殺妻為食,陳?出賣呂布,并設計呂布自相攻殺,張遼投降過程。劉備得人心,張遼義氣。200.6董承受詔有其事,均沒有如此詳細。備之韜略。210.6董承十里長亭相送,車胄出迎劉備及備殺胄。劉備的仁慈。220.6捉放王忠、劉岱。劉備的仁慈。230.6《三國志》中為吉本,吉太醫下毒遭刑。曹操的殘忍。240.5劉備偷襲曹營。曹操的殘忍。250.4關公約三事,曹操待云長。云長的義氣。260.4顏良為曹軍所斬,云長戰龔都。辭曹操。云長的英雄。270杜遠,胡華,胡班,王植,孔秀,韓福,,孟坦,卞喜,普凈,秦琪云長的英雄。280.1斬蔡陽一回為移花結木。郭常,裴元紹,周倉關定,關寧兄弟義氣。290.9華佗徒弟醫治小霸王。300.95310.5操十面埋伏擊紹,大敗玄德,蔡瑁譖劉表。
320.95袁譚裝病。汪昭,岑璧330.95郭嘉之計實為丞相之謀。彭安340.6張武、陳孫反,伊籍相的盧,蔡氏竊聽,蔡瑁欲害玄德。張武,陳孫350.1徐庶計謀。360.3曹仁、李典連敗兩陣,程昱計賺徐庶母。徐庶用兵,曹操奸雄,為諸葛亮出場造勢。370.4徐母怒斥徐庶。為亮出場造勢。380.8第三顧的一路風景及面敘390.5凌統欲殺甘寧,請備為黃祖報仇。諸葛亮用兵。400.6李?至死大罵不絕,諸葛亮火燒新野(這一回不是重頭戲)。諸葛亮用兵。410.4徐庶勸降劉備,備欲投江而死,操未殺劉琮及蔡夫人,魏延投長沙,長坂坡。淳于導,夏侯恩,晏明,鐘縉,鐘紳劉備的仁義。420.5諸葛亮活動全無記載,東吳人馬全為史實。夏侯杰諸葛亮雄才。430.5除了諸葛亮言行外,全為史實?酌骺诓拧440.6徐亮之高見全真和銅雀臺賦為半真,其余眾將紛議全為虛構,程普不服瑜調遣,瑾說亮?酌饔嬛\。450.3斷聚鐵山糧道,計害劉備,蔣干中計中有一半為真,操殺“蔡瑁、張允”為烏有?酌饔嬛\。460.3草船借箭確有其事,但地點、主角均不對,黃蓋獻密計亦為史實,但非亮與瑜之謀。蔡中,蔡和亮之計謀。470.1黃蓋書為實,人物全有,其余全虛?嗳庥嫛480.1除操詩與劉馥確有其事外,其余全為虛構。呂通操之傲慢,鳳雛計謀。490.4僅赤壁之戰,黃蓋縱火與中箭落水為真。曹操慘敗。500.4曹操三笑,諸葛亮慶功,云長義釋華容道。操之傲慢,云長義氣。510.4周瑜過油江,周瑜裝死計。亮之雄才。520.4周瑜分南岸地以給備。取四郡為實,敘述為虛,云拒樊氏有其事,但與史載不盡相同邢道榮,陳應,鮑隆劉備虎將。530.4張飛取武陵,關公降漢升,未殺韓玄,金旋。鞏志,賈華,戈定云長才能。540國太,國老備之福星。550.3妹才捷剛猛及瑜上疏為真外,其余全為虛構。諸葛亮計謀。560.4取西川換荊州總設計師為孫權,沮計者是劉蜀之王觀也。諸葛亮計謀。570.4瑜死不實,亮吊喪,權輕鳳雛,黃奎與馬騰謀害曹操。黃奎,苗澤,春香580.8操欲下江南,馬超之夢,曹仁失潼關,曹操險遇害。鐘進,曹永,張橫曹操慘敗。590.6裸衣斗馬超,韓遂暗算馬超。許諸與馬超的勇力。600.6張松反難楊修,譏曹操,備迎張松,李恢態度不合史實。曹操的傲慢,劉備的仁慈。610.7酒宴舞劍,吳國太訓權,曹操夢。周善620.6張昭獻計,楊懷、高沛暗殺劉備,黃忠救魏延劉?劉備的仁慈。
630.5亮言西川兇兆,龐統兇兆,亮哭統,義釋嚴顏有過程但無細節。寫龐統。640.75卓鷹650.75馬超大戰張飛于葭萌關,楊松受賄賂,楊柏,李恢說詞。楊松660.85荀攸的死因。楊任670.9楊松680.75左慈戲曹操一回一半為虛構。690.9趙顏延壽。700.45老黃忠計奪天蕩山,無天蕩山。寫老黃忠。710.7殺夏侯淵的過程不對,過蔡邕莊。720.75五界山,褒州,“一人一口酥”,闊字。730.7玄德謙讓,云長大勝夏侯存、呂常。翟元,王甫740.6龐令明抬櫬,大戰關云長父子,對于禁污蔑之詞,罾口川。貶低于禁,抬高龐德。750.9呂蒙斬同鄉。760.9索要白米十萬石,諸葛瑾勸降。770.5呂蒙之死,玉泉山顯神,曹操感神,云長呼備。王甫神化關羽。780.85《青囊書》,操病勢轉加之夢。貶低曹操。790.85丕逼諸弟。800.85曹后罵兄,殺符寶郎祖弼,諸葛亮裝病。祖弼810.7亮等苦諫,張飛死前先兆,張苞關興比武。抬高劉備。820.5張苞、黃忠之死、夏恂、周平、馬忠、關興殺潘璋,大勝孫桓,殺范疆、張達。史跡劉備的軍事才能。830.3璋卒于嘉禾三年,黃忠,關平殺敵,薦舉陸遜。關公顯圣斬潘璋。劉備軍才。840.8孔明怒斥連營,八陣圖,孫夫人投江而死。程畿850.6諸葛亮安退五路大軍無記載。神化諸葛亮。860.7陸伯言高論,迎鄧芝,與孫韶之爭,張遼死的時間不對。870.5趙云戰三洞主。關索,鄂煥,金環三結,董荼那,阿會喃神化諸葛亮。880董荼,孟優神化諸葛亮。89朵思,楊鋒,孟節神化諸葛亮。900.3祝融氏,木鹿大王,帶來洞主神化諸葛亮。910.7祭瀘水,離間曹睿與司馬懿。神化諸葛亮。920.3韓鳳鳴山。董禧,薛則,崔諒,楊陵,程武,韓德及四子:瑤、瓊、瑛、琪。神化諸葛亮。930.4罵死王朗,偷襲淮營。神化諸葛亮。940.45關公顯圣,朱贊(名不符實)徐晃死的地點不對。陳造,蘇?,萬政,張普、徹里吉,雅丹,越吉,曹遵神化諸葛亮。950.9郭沖三事中有空城計的詳細記載。陳造960.95970.75王雙傷兩將,姜維獻詐書。謝雄,龔起,費耀神化諸葛亮。980.5仲達授計,魏兵反中亮計,取陳倉。神化諸葛亮。990.5大破魏兵,錦囊為虛。神化諸葛亮。1000張虎名不副實。秦良,茍安神化諸葛亮。1010.7諸葛妝神收麥。神化諸葛亮。1020.7夏侯淵四子中只有夏侯霸參加了蜀之戰,鄧艾詐降,郭淮失木牛流馬。秦明,鄧文,岑威神化諸葛亮。
1030.8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1040.9諸葛亮作大龕,懿用手摸頭曰:“我有頭否?”。1050.85馬岱斬魏延、楊儀魏延送緊急表。1060.95裴景1070.9無牛頭山。10811090.7昭困于鐵籠山上,姜維回馬殺郭淮,淮死的時間與地點不對,龍鳳汗衫血詔,迷當名實不符。俄何燒戈,王韜1100.951110.9姜維強辯,鄧艾慶功。鮑素1120.8諸葛誕設計敗朱異,姜維戰鄧忠,傅僉殺王真和李鵬。王真和李鵬,陳俊1130.6“姜維斗陣破鄧艾”一回的時間不對。鄭倫,黨均1140.6棄糧勝魏兵,投黑龍江而死。王?1150.9?正獻計。1160.85武侯顯圣,疆川口。1170.9“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瘪R邈1180.9司馬昭與賈充商議。1190.9司馬炎帶劍入內,亂瓜打死張節。張節12013.作者虛構故事的主要目的《三國演義》中除了文學藝術加工的需要外,那么虛構故事主要用在哪些地方呢?主要是神化諸葛亮和關云長,同時丑化曹操,如果諸葛亮與周瑜在一起時,周瑜成了反角。一.塑造關云長??虛構最多的部分之一在對照本排到18回時,我發現《三國演義》所用的史料較多,很多回的真實度在80%以上,尤其是一些人物的妙語,幾乎全抄史書。但關云長一出現后,虛構部分急劇增加,其中常用的藝術手法如下:(一)移花接木法。第一例為“溫酒斬華雄”,華雄被斬是事實,時間和地點也還一致,但為孫堅所殺。上面已有說明。第二例是斬文丑,這一例的情形與上一例幾乎相同,文丑是在官渡之戰的初期被殺,但是曹操所為,與云長挨不上邊。第三例舉了不值一提的小將??蔡陽。這是劉皇叔大作,即使是這位??仁兄加皇叔的功勞,也用來塑造了云長。(二)純為藝術而創造的人物!度龂萘x》中虛擬的大將級人物不多,但為云長特設兩員:關平與周倉。即使在《資治通鑒》中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究沒能查出個“據何典籍”來。(三)突出關云長虛構的故事為了突出云長,《三國演義》中虛構了“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且前后達二回半之長,1萬余字。文中寫得栩栩如生,所用筆墨僅次于諸葛亮。它成功的描述了一身正氣的云長:不近女色;信譽卓著;忠君。而“大奸雄”曹操為了攏絡他,前所未有的大發慈心,對云長是上馬金,下馬銀,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請。至于生活,怎一個“無微不至”了得,更有甚者還用上了十多位美女。到頭來換得個“來去明白,真丈夫也”。當然后面還有華容道一說。
(四)關公顯靈。關公顯靈共2處。除了“玉泉山顯圣”外,第一次顯圣是殺呂蒙,第二次在第九十四回的“諸葛亮乘雪破羌兵”中,時值關興被西羌國的鐵車密圍無法走脫,此時“看看至近,只見云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綠袍金鎧,提青龍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分明認得是父親關公”!度龂萘x》中雖將關云長寫為理想偉人,但羅貫中還是提到了他的一些壞脾氣,主要的是待人太傲,能在他眼中算上個英雄的人不多,初來時的諸葛亮也曾不買賬,還想脅迫劉備用“水”去擋曹軍。即使聽了令,又打算與難弟張飛來個秋后算賬。黃忠老將軍名字排在他的后面,居然聲稱“終不與老兵為列”,諸葛亮的一番夸耀使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當然最終其命也送在“傲”上!二.神化諸葛亮??虛構用得最多的地方歷史上的諸葛亮確是偉人,《三國志》全書為830,000字(連標點,下同),《三國志》中為皇帝以外的大人物單獨立傳者僅有兩人(另一人為陸遜),諸葛亮傳用了11,722字,不僅如此陳壽又用了1,000余字對他作了一個全面評價,最后的“評曰”,加上裴松之注達3,000字,其評語之多,評價之高,均屬史學罕見。而且《三國演義》問世前,后人對他的溢美之詞幾為空前,最為著名的如蘇軾的《赤壁賦》,和“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更不容易的是,直到今天,沒人說過他太多壞話(除文革外),由此可見他的人品確是無可非議!度龂萘x》中,有六分真,近四分虛,這四分虛構中有三分之一用在諸葛亮身上,為了描述這位偉人,在他仍在隆中時,就聲名遠揚,越接近他的出場,對他的贊美之詞越多,與其他英雄們相比,則是螢火與皓月,燕雀與鴻鵠之比,絕不能同日而語!(一)三顧茅蘆《三國演義》中要見上諸葛亮一面很難,小老百姓免談,就是皇叔之一晤,也遷宕時日,從年底到來年的陽春三月,“凡三往”,最后是“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焙纹渎≈!到了草堂,還不能賜見,只能“玄德徐步而入,見先生仰臥于草堂幾席之上。玄德拱立階下。半晌,先生未醒”。這一立又是達半晌。他翻個身亦需驚天動地,先有豪言壯語作先導,后洗梳半響,讓皇叔再涼一會兒。在他手下和身邊的親朋好友沒有一個是等閉之輩,連青童也出口不凡,能得與他同輩的四大人物之一者,便可得天下。諸葛亮的出場是從“元直走馬薦諸葛”到隆中對,計5,809字,偉人必竟是偉人,出個場竟那么難。在5,809字中,除了名字以外,幾乎全為虛構!
(二)赤壁之戰??《三國演義》中虛構的故事最多接下來的一大段是“火燒赤壁”,這八回幾乎全為藝術杜撰,經過這么一筆,諸葛亮成了通天文,曉地理,明陰陽,精陣法,算風云,擅長于火攻水淹,陸戰水戰車戰馬戰無一不精之神人。從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到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計八回,約37,900字,幾近一中篇小說,其中的故事絕大部分為虛構。在第四十三回中近5,200字,其中“諸葛亮舌戰群儒”一回除了人名外,所有對話均為虛構,但這一對話中立論如此正確,反駁如此準確有力,一言便擊中對方要害,以致立論方全無招架之余地,更談不上組織反擊,最終置對方全無容身之地。可以這樣講“舌戰群儒”乃一千古絕唱。第四十五回中有5,507字,史書記載少而又少,這一回中引用了一段“江表傳”中蔣干的事跡,前半部分還算給蔣干一些面子,可后半部分純屬虛有,大丈夫蔣干成了一跳梁小丑,這一切全了為描寫周瑜的雄才大略,當然僅為諸葛亮墊個底!度龂"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記載如下:《江表傳》曰:初曹公聞瑜年少有美才,謂可游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蔣干往見瑜。干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詣瑜。瑜出迎之,立謂干曰:“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干曰:“吾與足下州里,中間別隔,遙聞芳烈,故來敘闊,并觀雅規,而云說客,無乃逆詐乎?”瑜曰:“吾雖不及夔、曠,聞弦賞音,足知雅曲也!币蜓痈扇,為設酒食。畢,遣之曰:“適吾有密事,且出就館,事了,別自相請。”后三日,瑜請干與周觀營中,行視倉庫軍資器仗訖,還宴飲,示之侍者服飾珍玩之物,因謂干曰:“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干但笑,終無所言。干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庇344字。從史實中可知,蔣干是奉命行事,絕非為了邀功;貋砗蟮膱蟾媸恰胺Q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確是實事求是,并沒有做任何小動作,害得他人屈死曹操刀下。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為4,819字,而史實更少,借箭回中的《三國志"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弟一》僅有記載如下: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從記載中可以看到,借箭的始作俑者,孫權也。但到羅貫中筆下,卻成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而且是《三國演義》中最成功的故事之一,同時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把這一節再還給孫權,效果會怎么樣呢?
火攻一計的故事又是如出一轍,幾乎成了借箭的翻版,《三國志"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弟一》載: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到了《三國演義》中一切全變了,想出火攻之計的有兩人??諸葛亮和周瑜,而且兩英雄所見略同,手掌中全為“火”字,可見兩人的判斷是如此準確,真神了。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整個這一段中屬于史實的很少,多為虛構。但也有一點:這一段中,除了諸葛亮與周瑜外,其余數人的業績均屬史實,而周瑜這個人物的描述也有史實部分??只要不與諸葛亮在一起。整個赤壁之戰中,先是舌戰群儒,智激孫權和周瑜,草船借箭,議用火攻,神借東風,三氣周瑜,搶占彝陵,智算華容道,最后這樣一位完美的神人就造出來了!別小看這段故事中虛構居多,它是民間流傳最廣,也是最得人心的部分!(三)七縱七擒孟獲七縱七擒孟獲在歷史上還真這么一回事,《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中有樣一句話: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凡36字,如果把裴松之的注全加上去也僅334字,其書云:三年春,亮率眾南征,詔賜亮金?鉞一具,曲蓋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事在亮集。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到《三國演義》中整個面貌煥然一新,從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興師,抗天兵蠻王初受執”到第九十一回“祭瀘水漢相班師,伐中原武侯上表”的前半部分,共4回半,過23,000字。七擒孟獲與火燒赤壁還不一樣,虛構的故事特別多,其中的人名也多為烏有,如:鄂煥,董荼那、阿會喃,蠻將不說,諸葛亮手下的大將也冒出來一二位如關索!度龂萘x》的第八十八回情節在史書中是有一些記載,但不太多。到第九十回,史實就更少,僅《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記載: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薄稘h晉春秋》其中第八十九回就赤膊上陣了,沒有任何記載可言。由此可見,這幾回全為虛構故事,通過上述藝術加工一個偉人,一個家喻戶曉的神人就橫空出世了。一個根據史實創作出一個偉人,而且成功到了史無前例,很可能是空前絕后的,只要讀過該書的人都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有了諸葛亮就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誰要是背離這個原則,哪里不執行這一方針,哪里就要掉腦袋,就要走向失敗。對老百姓是如此,大將是這個結局,連皇叔大人也不例外。本書中的例子信手可拈:李平運糧,不按這一正確路線,結果削職為民,終為左衽,要知道李大人是白帝城五大托孤人之一。馬謖自以為熟讀兵書,占山立寨,則失街亭,最后是揮淚斬之。魏延大人膽敢另有主見,活著用你一技之長??勇猛,死后成了馬岱的刀下鬼,而且背上一個黑鍋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以上僅為小例,皇叔大人才為典范,不聽老人言,七十萬大軍葬送在夷陵,本人漂流他鄉,屈死白帝城!
反過來,在諸葛亮出山前,劉皇叔及兩位難弟們,只有失敗的份兒,如喪家之犬:投靠于袁紹,棲身于曹操,屈辱于呂布,寄跡于劉表,朗朗乾坤,大劉江山,竟無皇叔的立錐之地!自亮出山,如魚得水,火燒數十萬大軍于赤壁,巧借豪奪荊州于孫權,霸占益州于劉璋,掃蕩孟獲于南蠻,造木牛流于祁山,火燒司馬懿于上方谷,射死張?于木門關……。三國歷史上與諸葛亮同輩的謀士不下五人,東吳有呂蒙、陸遜,曹操手下有郭嘉、賈詡及司馬懿、鄧艾和鐘會輩,但經過《三國演義》的加工,能與諸葛亮相提并論的謀士全消失了,數百年來諸葛亮家喻戶曉,人人稱頌,杜撰之小說能有如此神通,尚有何言哉!三、受傷最深的人??周瑜周瑜死時年僅36歲,可他一生戰果輝煌,為人豁達,精通音樂,陳壽專門為他立了一傳,計4,952字,對周瑜的為人評價也不低:1.瑜長壯有姿貌。2.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廬江。由此可見,時人對周瑜的評價極高,度量不下于笑口常開的彌勒佛,程普“數陵侮瑜”,而瑜從不計較,“折節容下,終不與校!保灾掠诔唐瞻l自內心地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辫ぶ似窡o瑕可擊矣!而且他對音樂的造詣也極高,史云: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笨梢赃@樣講,歷史上的周郎是標準的男子漢,大丈夫,應有的才華他全占了,到羅貫中筆下也是無瑕可擊,但一碰到諸葛亮,周瑜的一切就改變了,最為特出的例子是在“火燒赤壁”的戰場上。(一)赤壁之戰中的周瑜歷史中確有赤壁之戰,而且不是一場小戰,此時的劉備已經走投無路,鼠竄到了夏口,曹操士氣正盛,滅掉劉備易如反掌,只等時機。此時諸葛亮最先看到了這一點,而且想到了出路,《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曰: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边是老辦法,不過換個瓶子,即再找個投靠主人??孫將軍。諸葛亮與劉備的意見可能不一致,他首先想到的是蒼梧太守吳巨,大概是怕孫權架子大,瞧不起這位皇叔。所以當魯肅一提出去東吳闖蕩時,劉備大喜過望,似有迫不及待之歉。《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第二》云:肅故進前,與備相遇于當陽。因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豫州今欲何至?”備曰:“與蒼梧太守(吳臣)〔吳巨〕有舊,欲往投之。”肅曰:“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使自結于東,崇連和之好,共濟世業,而云欲投(吳臣)〔吳巨〕,(臣)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豈足托乎?”備大喜,進住鄂縣,即遣諸葛亮隨肅詣孫權,結同盟誓。
這就是大戰前的態勢,《三國演義》中亦忠實于史書,出入不大。??即劉備已是無地自容,能投靠的都投靠過了,此時只要有奶就是娘,正巧魯肅送上門來,諸葛亮來個順水推舟,劉備則漁翁得利,大喜過望。到了東吳,諸葛亮在促成孫劉聯盟中起了很大作用,此時東吳大臣們已聞風喪膽,詐詞一發,個個腿軟股栗,像是少了膝蓋骨,唯有下跪才能保全江東。當時主戰者僅有魯肅。孫權雖被一時說服,大臣們一發高見,他又會動搖。此時的諸葛亮確有高明之處,他的說人方法很特別,先假借激將法,一激之下的孫權竟勃然大怒:“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吾計決矣!”然后又是一番高論(此論不亞于隆中對)和精辟分析,據《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豫州軍雖敗于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此論雖子牙亦不為之過,說得孫將軍心花怒放。在聯孫抗曹中,諸葛亮確實功不可沒。此時還有一位促成孫劉聯盟的最關鍵人物??周瑜。在做孫權的思想工作中,更有舉足輕重之勞,他先分析曹操之后患,一步一步入情入理地分析,一句一句切中主題,然后才發豪言壯語,真可為功到自然成,瑜云(《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不然。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請為將軍籌之: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場,又能與我校勝負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藁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禽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此論一出,效果立顯,孫權勃然大怒(《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這時孫權的決心之大,已經形影于色(《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權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周瑜的高明之處還在下一著,以數量對比開解孫權的狐疑之心,以堅定必勝信心,并使其付之于行動(《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及會罷之夜,瑜請見曰:“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萬,自足制之,原將軍勿慮!睓鄵岜吃唬骸肮溲灾链,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獨卿與子敬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五萬兵難卒合,已選三萬人,船糧戰具俱辦,卿與子敬、程公便在前發,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卿后援。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表槑б痪,從這一怒還反應出一個情況,劉備還是一無名小卒!由此可見說服孫權的功臣有三人,魯肅、諸葛亮和周瑜,其中功勞最大的要數:周公瑜!概而言之,促成孫劉聯盟者全非由亮用“自有對答之語”來舌戰群儒,智激孫權,計撥周瑜所奠定的基礎。而是周瑜先分析曹操的致命弱點,再以數字開解孫權,最后是用實際行動擔當起將曹操趕回老巢去的重任!此乃戰前,以后的赤壁之戰與諸葛亮就無緣了!度龂"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中對火燒赤壁的過程記載最全,摘錄如下: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蹦巳∶蓻_斗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督韨鳌份d蓋書曰……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督韨鳌吩唬褐翍鹑,蓋先取輕利艦十舫,載燥荻枯柴積其中,灌以魚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龍幡于艦上。時東南風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蓋舉火白諸校,使眾兵齊聲大叫曰:“降焉!”操軍人皆出營立觀。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瑜等率輕銳尋繼其后,雷鼓大進,北軍大壞,曹公退走。備與瑜等復共追。
區區540字,戰役過程中有特寫(火燒的全過程),有詳載,地點人物一一交代得清清楚楚,絕無含糊之處??即此場戰役的總設計師是黃蓋,總指揮者是周瑜,具體負責人還是黃蓋,此時的諸葛亮在云里,在霧里,在風中!回過頭來再讀一下《三國演義》,前前后后達8回,回回均是諸葛亮的重頭戲,處處都是孔明的神機妙算,事事不出亮之所料,大致過程為: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最后是他在隆冬季節借來了三天三夜的東南風,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也有可能孫權周瑜早已灰飛煙滅。此時的周瑜又干了些什么,主線有兩條:一是為了東吳遠大前程,處心積慮地謀害諸葛亮,二是積極備戰對抗曹操。應該說第二件還是符合歷史潮流,就是這一點,羅貫中還是沒有饒了他??坑害了同窗學友蔣干仁兄,害得黃蓋大吃皮肉之苦,龐統枉跑一趟曹營。題外之言少說,先談一談謀害諸葛亮的過程,共四步:聚鐵山斷曹操糧道??謀殺劉備??草船借箭??七星壇追斬諸葛亮。這一回要說明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將諸葛亮逼上死路,而且是屢敗屢戰,至死不回頭。每一次陰謀詭計又是由于諸葛亮巧施詭譎小計,化險為夷,而每一次遇險后,亮均不介意,常常付之一笑,何等的大度!各方面的備戰也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一點上確實沒有歪曲周瑜,大體如下:說服孫權??利用諸葛謹為兄長的特殊地位,引進諸葛亮這一人才??三江口曹操折兵??計賺蔣干,借刀殺害蔡瑁、張允??用黃蓋的苦肉計誘使曹操上鉤??派遣龐統打入敵人心臟??三江口周瑜縱火。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點:只要周瑜不碰上諸葛亮,便八面玲瓏,處處威風,小日子過得還真滋潤。ǘ⿲O權嫁妹與借荊州赤壁之戰后,格局已定,東吳空前鞏固,上下一心,可《三國志》中不知何故在《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第二》冒出了一句:
權稍畏之,進妹固好。按字面理解,孫權想巴結劉備,送上了自己的妹妹,這在當時的環境中,亦不失為一著高招,無可非議。可到了《三國演義》問題就復雜化了,而且連累了無辜??周瑜。嫁妹是家事,是隱私,諒公謹也不敢橫插一杠,更不敢奢想用皇妹作美人局手段。果真如此,則成何體統!其實孫權妹妹亦非常人,《三國志"蜀書七"龐統法正傳第七》載有: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余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亮又知先主雅愛信正,故言如此。這是典型的英雄遇美人,千年難逢之公主見王子的言情小說,沒有什么計中套計,一環連一環。再詳細一點,從史載中可以看到,孫權嫁妹中主角是孫權,是想傍大樹乘涼,與旁人無關。
在《三國演義》中,孫權嫁妹是周瑜先出了個餿主意??用現在的話來說叫放鴿子,只是這個鴿子大了一點,想釣對方的荊州,話說回來女方的代價也不小,是孫大人的妹妹。這場戲很怪,雙方主角??周瑜和諸葛亮均沒有出場,全在遙控,周瑜占盡地利,所以每出一計均可以直接傳達,諸葛亮沒有那么方便,但他神通廣大,叫趙云貼肉帶了三個錦囊。結局是可想而知的,周瑜是一步一步走向失敗,可每失敗一次,又能找到更好的妙計,實在無計,則圖盡匕首現,最后結論是千古絕句??陪了夫人又折兵,還說是周瑜闖的禍。事實呢?《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云:劉表故吏士多歸劉備,備以周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容其眾,乃自詣京見孫權,求都督荊州。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筑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睓嘁圆芄诒狈,當廣攬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從這一記載中可以看到,劉備詣京見孫權的目的非常明確,認為周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容其眾,因此求都督暫借荊州。此時的周瑜確實干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出了一個餿主意??向孫權奏了一疏,用“三陪小姐”使劉兄樂不思蜀,三兄弟天各一方,這美人局手段也太上不了臺面。(三)三氣周瑜在小說氣死一員大將或一開國老臣的情況不多見,但在《三國演義》卻發生了兩起,一起是下面要說的氣死周瑜,另一起是王朗。用一計二計三計而氣死一個大軍事家,這在歷史上恐怕是難得之怪例。先讀一下《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了解一下周瑜死的整個過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廖廖數語,全部才18字,但有一點很明確,周瑜是去巴丘的路上病逝的,F在回過來看一看三氣周瑜吧。一氣周瑜是為爭奪南郡而金槍迸裂,差點一命嗚呼,既然上面已有說明,這一步就不多談。二氣周瑜是由于上一節中“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一美人局手段失敗而氣出來的。第三是想用“假途滅虢”之計,結果又是反遭暗算,這次把性命都搭了進去。本來人死,恩恩怨怨也該結束了,可又冒出了“柴?谂P龍吊喪”,這一次不光諸葛亮表現出色??一紙吊唁文,兩行傷心淚,贏得了東吳的一片同情聲,還引來一鳳??龐統大謀士。這一本萬利之行,只有臥龍先生才能有此神力。
4.《三國演義》的偉大藝術成就現在再回到正題,《三國志》與《三國演義》均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四大史書中有《三國志》,四大名著中有《三國演義》,而且《三國演義》僅次于《紅樓夢》,絕不遜色于《水滸》和《西游記》。那么《三國演義》中引用了近65%的《三國志》史料,應該說這是典型的抄襲行為?善鋵嵅蝗,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而且《三國演義》比《三國志》更為深入人心,例如現在還有關帝廟,人們還在崇拜諸葛亮,神州大地處處有人在研究《三國演義》,年年均開《三國演義》研討會,人們還苦苦尋找《三國演義》的作者。而且不僅在中國,在日本、東南亞也是如此。其魅力何在?一.虛構故事及歷史影響《三國演義》中虛構故事不太多,但每一個故事都流傳極廣,下面僅僅列出其中的幾例,這些均為羅貫中們創造,且從下面18例借以窺《三國演義》的成功之處。1.第一回中有一小插曲,即劉關張桃園三結義。2.第五回中關公溫酒斬華雄。3.第八、九回王允利用貂蟬設連環計。4.第二十一回中的曹操煮酒論英雄和望梅止渴。5.第二十七回整個一章“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6.第三十七回中的劉玄德三顧草廬。7.第三十九回中博望坡軍師初用兵。8.第四十回中的諸葛亮火燒新野。9.第四十一回中長坂坡趙子龍單騎救主。10.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11.第四十五回群英會蔣干中計。12.第四十六回的草船借箭和黃蓋的苦肉計。13.第四十九回諸葛亮借東風。14.第五十回華容道義釋曹操。15.第五十一回到第五十六回中的孔明三氣周公瑾。16.第七十九回中兄逼弟曹植賦詩。17.從第八十八回到第九十回的燒藤甲兵與七擒孟獲。18.第九十五回的馬謖失街亭和諸葛亮的空城計。在這18個故事中能得一者就能永垂史冊,更何況它們還不是《三國演義》的全部精華!二.描寫各種人物死的藝術成就《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有目共睹,研究人員之多,范圍之廣非局外人能想像的,因此由我來談《三國演義》太不合適,但討論一下該書中最不引人注意的小處??描寫各種人物的死,來說明一下《三國演義》文學藝術成就。下面為本人的一點讀書體會。先看一下壯士們英雄犧牲的場面。①諸葛亮之死《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寫得太長,又夾了不少裝神弄鬼之處,但是臨終遺言仍不失為字字珠璣。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嘆息良久。
此時他盡力去做的是“出寨遍觀各營”,最先想到是“不能臨陣討賊”,革命了一輩子,到死還沒有想到為子孫撈好處,為本人樹碑立傳!也正因為這一點,后人沒有忘記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他的子子孫孫也因此蔭福綿延,要我說,這才是最大的遺產!又如史太慈之死。在《三國演義》中史太慈算不上革命家(大英雄),所以對他的死沒作任何評論,只是臨死時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作者的情感一覽無遺,就這短短的29字,勝過了氣吞河山的豪言壯語,激勵了一代代的讀者們。②忠臣之死《三國演義》中寫忠誠之士的死很多,本文僅舉兩例??沮授和審配,從這一不起眼的水珠來反射出《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沮授乃于營中盜馬,欲歸袁氏。操怒,乃殺之。授至死神色不變。操嘆曰:“吾誤殺忠義之士也!”命厚禮殯殮,為建墳安葬于黃河渡口,題其墓曰:“忠烈沮君之墓!本谑趬雅e不僅為河北義士引以為傲,而且感動了殺人如麻的曹操,使他幡然悔悟:“吾誤殺忠義之士也!”為了糾正這一錯誤,曹操命“厚禮殯殮”,樹碑紀念!爸伊揖诰本钩鲇跉⒑λ臄橙酥,誰還會懷疑他的忠誠之心呢!忠義之士審配之死是用另一角度來描寫,即重點“突出”他就義時的一瞬間:臨受刑,叱行刑者曰:“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乃向北跪,引頸就刃。這36個字中沒有一個字是豪言壯語,沒有一句要后人背下的“好字好句”,可字字催人淚下,處處使人想到審配的忠烈情景:大義凜然的審配叱吒行刑者的形象、向北而跪的忠義場面、引頸就刃的壯舉,將永遠銘刻在讀者心中,且無情地鞭韃著一切貪生怕死的小丑們!同時也說明英雄不是樹出來的,更不能全靠吹。是英雄,自己人不會忘記,敵人也會肅然起敬。壯烈場面能寫到如此,審配雖死猶生!其實最為壯烈的死是孔融二子之死,共41字,從這二子的一句話,計9個字,就能看到他們的未來,甚至可以這樣說“有子倘能如此,死復何恨!”《三國演義》曰:左右急報曰:“尊君被廷尉執去,將斬矣!二公子何不急避?”二子曰:“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我相信:再也找不到比它更能表示面對死亡而臨危不懼的遺言,而且這是出于兩個不懂事的孩子、郏《请u腸人??周瑜之死以上全是“朱時茂”們扮演的正面人物,其實反面人物也寫得各有千秋,例如寫小肚雞腸人的死??周瑜之死就是一例,其遺言僅六字,但足以遺臭萬年!度龂萘x》云:
徐徐又醒,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請注意不是死而是亡,不是一聲而是數次)。從這一長嘆中可以看到,周瑜的度量何其小也!“既生瑜,何生亮!”是小家子人物的最成功的絕妙寫照,是空前,亦為絕后。④最著名的遺言之一??劉備囑兒劉備戎馬一生,為人寬厚,自認為曹操占天時,孫權有地利,而他只能取人和,所以在他的遺言中全談道德的重要性。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勿!勿忘!前幾天我聽說,上海大街上拉了許多橫幅:“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眮砀嬲]市民們。遺言能到這一步,死復何恨。。、萸鄣廴诵南业臍⑷俗顬榍鄣廴诵南业臍⑷诉^程是殺呂布前一段對話,從這157字中可以看到呂布的求生渴望,曹操的猶豫不決,劉備的奸雄,呂布最后一句話揭穿了劉備處世的圓滑。全文如下: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玄德點頭。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辈倩仡櫺略唬骸昂稳?”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縊之。布回顧玄德曰:“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第一步呂布為了活命,全面展開外交攻勢,先向劉備求助,玄德老奸巨猾只是“點頭”,不置可否,不顯山水,沒露廬山真面目,可稱滴水不漏。到了樓上,呂布的“叫曰”成了最成功的說人術之一,僅32字就徹底打動了曹操的心,此時劉備如能念及“轅門射戟”,一言就能活呂布,可劉備畢竟是一代梟雄,13字就擊中曹操的要害,且一錘定音。此時呂布才明白劉備為人:“是兒最無信者!”布走前說道:“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這一句,無情地鞭韃了劉備的良心,也用事實向曹操說明這個忘恩負義之徒的為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1840.html
相關閱讀: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