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斯:(公元1274~1344年),字曼碩;龍興富州人(今江西豐城)。著名元朝史學家、文學家。揭?斯是中國揭氏名人中最為著名的一位。他在史學、文學、書法等方面的成就,在中國古代文史學界占有重要地位。揭?斯之父揭來成,宋鄉貢進士,飽學宿儒。從小就對揭?斯進行嚴格教育,他十余歲時,就已經學業有成。后為家計所迫,出游湖湘,為當時名公所器重,湖北憲使程矩夫特別欣賞他的才華,把他留在郡學中任教,并把堂妹許配給他為妻。朝廷征程矩末為翰林學士,程便將揭?斯帶到元大都伶北京,京城不少名流都爭與之交往,延祜元年(1314),揭?斯以李孟等大臣推薦,召為翰林國史院編修,歷翰林應奉、奎章閣授經郎、藝文監丞,翰林待制,集賢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升翰林侍講學士,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元順帝下詔修遼金宋三史,任命揭?斯為總裁官。次年,《遼史》成,《金史》將竣時,揭?斯因積勞成疾,卒于任所,追封豫章郡公,謚文安,葬今豐城市秀市鎮紅洲村鳳凰山(墓碑為元朝著名書法家趙孟?所寫,今藏于豐城市博物館)。
【歷史功績】
揭?斯是元朝最優秀的史學家之?,在參加修撰各類國家大典過程中,他嚴謹捕核、條理明晰、語言簡煉的語言風格,受到當時乃至以后史學界的高度評價。這都得益于他在翰林院時,對“朝廷之事,臺閣之儀,靡不閑習”,對歷代掌故也很精通。所以他撰寫功臣列傳,就被人稱贊為“史筆”。他先后參與修撰《經世大典》,《明宗神御殷碑》等,但最有影響的,還是他與修遼、金、宋三史。盡管他實際上只參與完成了《遼史》就去世了,但史學家們對《遼史》評價都很高,因為遼國?直被視為“異族”政權,被漢文化圈所排斥,不予其正統國家地位,所以遼史研究一直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加上遼國本身產生并流傳的文字資料非常少,這些因素都給遼史撰修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當時開展遼史編撰,主要是劫后余存的遼國耶律儼的《實錄》和金國陳大任所撰《遼史》,揭?斯與另外四位總裁官、四位纂修官一起,努力克服資料短缺的現狀,四處尋訪已滅亡二百余年遼國史料,他充分運用了不少回鶻文原始檔案,大大豐富了《遼史》內容。使《遼史》在不足一年的時間內,形成了這部一百十六卷的紀傳體史書!哆|史》相對其他史書來說相對單簿一些,但它仍然是研究遼代歷史最基本、最重要的史料,其營衛、兵衛、地理、百官、禮儀衛系志,游幸、部族等表,也較有特色,反映了遼朝以契丹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農牧業并重的特色,而《遼史?國語解》則是研究契丹語的重要資料,到現在為止,它仍然是破解遼代出土文字碑刻的重要工具。與揭?斯史學地位相提并論的,則是他在論文和書法方面的成就。揭?斯與虞集、柳貫、黃晉號稱“儒林四杰”,又與虞集、楊載、范槨并稱“元詩四大家”,而在這兩個并稱的詩人團體中,又以揭?斯的詩文作品思想性最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38641.html
相關閱讀: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篤哇
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
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蒙哥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