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龐統為何仕于劉備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三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周瑜在西征的路途中在巴丘病故,對東吳來說不啻擎天之柱崩折。三軍主將的逝世,留下的位置急需有人填補,但凡當時稍有眼力者,也能看出此職非魯肅莫屬。然而魯肅卻欲主動讓出兵馬大都督的職位,并推薦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具有曠世之才的鳳雛龐士元。魯肅忠厚長者,胸襟廣闊,能夠放下兵馬大都督的職位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孫權卻以貌取人,見龐統形容古怪便心中不喜,與之對談又頗有不快,于是不用。魯肅隨即修書一封,將龐統推薦給了劉備。龐統真的是不討孫權喜歡嗎?孫權并非以貌取人之輩(其實他自己相貌也好不到哪里去),并且還是有禮賢下士的美名,當魯肅向孫權提到鳳雛先生的大名的時候,孫權也表示久聞其名,并恭敬地邀請安排會見。但是在會見中卻對龐統冷遇,最后便是懶懶打發了事,在隨后魯肅提出質詢的時候還用“狂士”、“誓不用之”這樣的評價,這實在不像是孫權的作風。偶推測,這次會見的結果和龐統本身的意愿有很大關系。龐統其實并不太愿意仕于東吳。故而在會見的時候惹得孫權不快。以龐統的眼光和才學,他有充分的余地來挑選自己應該效力的勢力,曹劉孫三家中,曹操雖然勢力最大,但是去曹操那里對龐統不利,首先曹操手下人才濟濟,和龐統同一水平線上的名軍師也有數人之多,實在不利于自己出人頭地;其次曹操慣于自己帶兵,指揮決斷權全在自身,龐統去了充其量只是一個高級顧問;第三就是因為赤壁之戰龐統詐降獻了連環計,狠狠擺了曹操一道,曹操就算不計前嫌,可是心里總是老大一個疙瘩,尤其是這龐士元和諸葛亮的關系還不清不楚的,日后曹操猜忌病一犯,定是砍了拉倒(本來就看得不順眼)。龐統身在江東,自然會考慮效力東吳。孫仲謀也是個禮賢下士的主,但是此人用人有個毛病,同批提拔的官員中,吳地的官員總是優先安排重任,而外籍官員就落個閑差,比如諸葛瑾,一輩子也沒干出什么名堂,僅僅倚仗和諸葛亮的關系,辦了幾件外交的事情。龐統和諸葛家交往非淺,這點東吳官場上的慣例還是了解的。東吳的官場中也有所謂的四大家族,孫權手下同樣也不缺人才,雖然質量上不如龐統那么優秀,但是龐統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就騎到別人頭上去,總也要從科級干部混起。比起小自己幾歲卻身處高位的諸葛亮,龐統實在不愿意走這條路。其實龐統的心里應該早已鎖定劉備了。首先劉備此人把軍政權力下散軍師,這很對龐統的胃口,手拿印把子總是很有誘惑力的;其次劉備占據荊襄,龐統又是當地名門望族的成員,其地位和人望都相當有利,甚至比諸葛亮這個外省來的農民還要高,這里的仕途應該平坦得多;第三,劉備手下的謀士中,除了諸葛亮,其他的人和龐統都不是一個檔次上的,龐統可以順理成章得到很快提拔。《隆中對》三分天下的觀點雖然是諸葛亮提出來的,但是以龐統的學識,同樣也能認識到劉備集團取西川的必然性,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就算現下暫居諸葛亮之下,屆時勢必和諸葛亮各大一邊。一切的因素都顯示劉備是龐統最好的選擇。
故而龐統見孫權的事件,依我孟獲看來完全是魯肅的安排,龐統不愿違了魯肅的面子,卻故意在言語舉止之間使孫權不快(其實龐統還生怕孫權登用自己呢),使得自己可以名正言順去投奔劉備。其用心即是如此,一家之言,見笑。南帝孟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83542.html

相關閱讀: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