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為什么以“魏、蜀、吳”稱三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三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每一集的片頭都有以“魏”、“蜀”、“吳”為標志的一隊隊旌旗,象征三國鼎立。在三國題材的其他影視、戲曲作品中,也都采用類似標志。應該說,這是不夠恰當的。以“魏、蜀、吳”指稱三國,人們早就習以為常;但為什么這樣稱,許多人卻從來沒有想過。在三國中,“魏”指由曹操奠基、曹丕建立的魏國;由于歷史上以“魏”為國號的政權有若干個,后人為了便于區別,故稱之為“曹魏”!皡恰敝赣蓪O權建立的吳國;由于歷史上以“吳”為國號的政權也不止一個,后人為了便于區別,故稱之為“孫吳”。這兩者都很清楚,不必多說;而“蜀”的問題則比較復雜。兩漢三國時期,“蜀”不是國名,而是地區名:它既可與“巴”對舉,指益州西部地區(“巴”則指益州東部地區);又可代指整個益州。劉備建立的政權,其國號并不是“蜀”,而是“漢”。作為漢室宗親,他針對曹丕的篡漢自立,把自己建立的政權稱為“漢”,表示劉氏政權繼續存在,以便強調自己的合法性,達到爭取人心,共討曹魏的目的。因此,劉備、劉禪及其部屬都自稱“漢”或“大漢”。當時并立的另外兩個國家,吳國開始與劉備對抗,故稱之為“蜀”,表示不承認其合法性,后來兩國恢復同盟關系,吳國又稱之為“漢”;魏國一直不承認劉備政權的合法性,故從不稱之為“漢”,而一直稱之為“蜀”。史書《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身為晉臣,不得不以魏為正統,因而也用“蜀”來代稱劉備政權。到了北宋司馬光的時代,已經無此顧忌,所以《資治通鑒》按照史實,稱劉備政權為“漢”,稱劉備、劉禪為“漢主”,稱其軍隊為“漢軍”。由于歷史上已經兩度建立漢王朝,后人為了便于區別,便把由劉邦創立、以長安為都的政權稱為“西漢”(前漢),把由劉秀創立、以洛陽為都的政權稱為“東漢”(后漢);而把由劉備創立、以蜀為疆域的政權稱為“蜀漢”,又進一步省稱為“蜀”。由此可見,后人可以用“蜀漢”或“蜀”來稱呼劉備政權,以“魏、蜀、吳”來稱三國;但這畢竟只是后代的習稱,劉備集團自身則只能稱為“漢”。所以,影視、戲曲中劉備方面旌旗上的“蜀”字不對,應當改為“漢”字。沈伯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57447.html

相關閱讀: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