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康
湖北黃岡(現黃州市)是個歷史文化名城,北宋大詩人蘇軾受貶于此時,留下了諸多的壯麗詩篇,其中的豪放之作,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已成為中華文化的千古絕唱。八百多年后,也是在黃岡一個不起眼的大灣里,走出了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育容(林彪),他們在中國革命波讕壯闊的歷史舞臺上,扮演轟轟烈烈的歷史角色,推動著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然而,他們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歷史結局。林育英和林育南成為彪炳史冊的革命先烈。林彪則晚節淪喪,叛國外逃,成為歷史的罪人。
王明妄加不實之詞 林育南身后蒙冤屈
林育南生于1899年,小林育英2歲,長林彪8歲,和林育英同一曾祖父,和林彪同一祖父,為堂兄弟。林育南是林育英和林彪走向革命的引路人。
林育南在武昌中華大學中學部讀書時,便和惲代英相識成為朋友。此時,新文化運動方興未艾,惲代英正在武漢組織互助社,他受惲代英的影響,是互助社的中堅分子。五四運動爆發前,他創辦《新聲》半月刊,在武漢大中學生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五四運動爆發時,他正在北京,直接參加了天安門游行示威。當警察前來鎮壓時,他左沖右突才脫離險境;氐轿錆h后,他又和惲代英組織學生示威游行,以聲援北京的學生運動。1921年7月,他和惲代英等來到林家大灣,在這里重新成立一個新的組織??共存社,明確表示其宗旨是,“企求階級斗爭、勞務政治的實現!
這年秋天,他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1月,到蘇聯出席遠東各國共產黨和民族革命團體代表會議;貒,便擔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的領導工作,日夜奔走在武漢三鎮,發動粵漢鐵路工人為擺脫貧困而斗爭。他用辦夜校、工人子弟學校的辦法,向工人運動積極分子灌輸革命的思想。不久,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粵漢鐵路工人聯合會成立。自此,工人氣也壯了,膽也大了,10月11日,粵漢鐵路工人聯合會根據他的意見,派代表向鐵路當局提出改善工人生活待遇的要求。遭鐵路當局蠻橫拒絕后,粵漢鐵路武長線全線罷工,武漢到長沙的鐵路全線癱瘓。北洋軍閥吳佩孚慌了,立即指令湖北軍閥肖耀南接受工人提出的條件,以使武長路早日復工通車。
接著,林育南和施洋指導和組織了湖北省工團聯合會,他為秘書主任。他們還為湖北省工團聯合會創辦《真報》,這是一份極受工人歡迎的報紙,它對于動員工人、宣傳工人、組織工人,起到了輿論先導的作用。震驚全國的“二七”大罷工,他是主要領導者之一,“二七”大罷工失敗后,他一直隱蔽在湖北和敵人進行斗爭。在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他便離開武漢,擔任共青團中央書記和《中國青年》主編。三年后,他又回到武漢,領導湖北省的工人運動。1927年2月5日,他和劉少奇、李立三等人,發動數十萬群眾,召開反英示威運動大會。會后,群眾如潮般涌向江漢關附近的英國租界,繳了巡捕的槍械,備受帝國主義欺侮、壓迫的中國人,也終于有了揚眉吐氣的一天。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已明顯走向低潮,可是,李立三卻無視血的事實,還在鼓吹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指示各級工會快速組織政治罷工,同盟罷工,農村要組織暴動,奪取鄉村政權。林育南不同意李立三關于中國革命的形勢分析,多次找李立三談話,希望能客觀、實際地分析中國革命的形勢?墒,李立三根本聽不進他的意見,他只得分頭與黨的其他領導人,如羅章龍、林育英、張昆弟等交換意見,取得共識,以抵消李立三錯誤的消極影響。李立三對此較為惱火,多次以組織名義召開會議,對林育南的正確意見進行批判。1930年6月,中央政治局通過了《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數省首先勝利》的決議,李立三錯誤已在黨內占了上風,黨的事業面臨著嚴重的危機。他再也不能容忍李立三錯誤泛濫,除了繼續向李立三進言外,還和何孟雄、李求實等向中央反映,希望盡早結束李立三錯誤路線,重新改選中央領導機構。9月底,中共六屆三中全會在上海召開,結束了李立三“左”傾錯誤在黨內的統治。
次年1月7日,中共擴大的六屆四中全會在上海召開,共產國際東方部負責人米夫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對大會橫加干預,硬性地將他的得意門生王明塞進中央委員會,并突擊選舉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不久,又成為政治局常委,實際掌握了黨的最高領導權。王明由蘇聯而來,沒有把蘇聯的好東西學來,反而把殘酷的黨內斗爭的經驗帶了回來,瘋狂地打擊、排斥不同意見的人。他和何孟雄、李求實等就因為反對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而受到宗派主義的排斥和打擊,被扣上“右傾”、“右派反革命”、“調和主義”的帽子。
林育南和何孟雄、李求實等目睹過立三錯誤的危害,王明較之李立三更蠻橫、更霸道,并將給革命造成更大的危害。他們不能熟視無睹、聽之任之,于是,便決定分二處召開黨的會議,以喚起黨內同志的覺悟,糾正王明“左”傾錯誤。11月17日,當他和何孟雄等分別在漢口路東方旅社和天津路中山旅社集會時,幾乎同時被敵人逮捕。事實已經證明,他們的被捕是與王明的狹隘心理有關。王明早就知道國民黨特務已在東方旅社布下網,早就知道他們隨時有被捕的危險。當他們被捕的消息傳來時,王明竟無動于衷。有人提出應該營救,王明卻指示省委不要管,中央也不要管。他甚至幸災樂禍地說:“這是他們反黨反中央,搞分裂活動的必然結果,是咎由自取!彼麄儬奚,王明毫無悲憫之感,繼續向他們潑污水,說他們雖然死了,還是要清算他們的錯誤。
他們被捕后,很快便被移送到上海龍華監獄。蔣介石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派陳立夫前來勸降。陳立夫費盡口舌,勸說他們改變信仰?墒,他們卻以其堅定的信念、出色的辯才,把陳立夫駁得啞口無言。蔣介石見勸降不成,便指令就地處決。2月7日深夜,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實等英勇就義于上海龍華監獄。1945年4月,中央推翻了王明強加于何孟雄、林育南等的不實之詞,在《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對林育南等作了客觀、公正的結論,指出,強加于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實等所謂“右派”,“主要地是六屆四中全會宗派主義的‘反右傾’斗爭的產物。……至于林育南、李求實、何孟雄等二十幾個黨的重要干部,他們為黨和人民做過很多有益的工作,同群眾有很好的聯系,并且接著不久就被敵人逮捕,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慷慨就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1023938.html
相關閱讀: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重塑我的頭像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