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字慰庭(又作慰廷或慰亭),別號容庵,因其為河南項城人,故又稱袁項城。生于咸豐九年(1859)八月二十日。他五短身材,頸粗腿短,走路正八字步,民間傳說他是“西山十戾”中的“癩蛤蟆”投胎轉世。袁世凱年輕時科場失意,22歲棄文從軍。曾隨軍東渡朝鮮平叛。甲午戰爭后,被李鴻章舉薦到小站編練新軍,掌握了一支7000多人的武裝力量。從此,逐漸為清廷所倚重。
袁世凱是清末政治舞臺上一個縱橫捭闔的重要人物,從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晚清新政到辛亥革命,都與其有密切聯系。
鰲拜,生年不詳,卒于康熙八年(1669),滿洲鑲黃旗人。他的叔父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勛。鰲拜本人隨皇太極征討各地,戰功赫赫。順治去世,遺詔命鰲拜與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共同輔佐年僅8歲的康熙皇帝,為輔政四大臣之一?滴醢四辏棸菀驅I门獧喽痪薪,不久就死于幽所。鰲拜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鰲拜作為“天子自將之師”鑲黃旗的重要將領,忠心事主,始終不渝,在皇太極去世后堅決擁立其子為皇位繼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見,最終爭得福臨繼位。他為此與睿親王多爾袞結下怨仇,在后者攝政期間,多次遭受殘酷打擊,三次論死。鰲拜作為清初一員驍將,其性格是耿直倔強、敢于抗爭的。他對故主皇太極忠心耿耿,一片赤誠,而對順治也始終堅守臣節,稱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臣。在目前熱播的影視劇中,鰲拜給人們留下的都是驕橫跋扈、貪婪不法的奸惡形象,他的忠貞耿直這一面恐怕還是鮮為人知的。
縱觀鰲拜的一生,早年戰功赫赫,雖偶有波折,但還算是榮寵一時;又歷事三朝,輔佐幼主,忠心耿耿。但最后他卻因擅權而被革職抄家、身死禁所,可嘆可惜。
在清朝近300年的歷史中,以廉潔著稱的官員不算少,但其中著名的當推曾被康熙帝譽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
于成龍,字北溟,別號子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離石)人。生于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他出身于一個官宦家庭,其先祖和父親都在明朝做過官。受家庭熏陶的于成龍性格端莊,不茍言笑,又才智過人,勤儉耐勞。
于成龍是清康熙年間的重要大臣。他在明崇禎十二年(1639)曾經參加過鄉試并中副榜貢生,但因為父親年邁需要照顧而沒有出去做官。直到45歲才以明經謁選清廷吏部,被授以廣西柳州羅城縣知縣。此后,他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等地方官,一直做到藩臬二司(按察使、布政使)、督撫大員,所到之處,皆有政聲。尤其是始終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愛戴。
紀曉嵐(1724~1805),名昀,曉嵐是他的字,直隸河間獻縣(今河北滄縣)人。據史書記載,他一生詼諧、滑稽,機敏多變,才華出眾,給后世留下許多趣話,素有“風流才子”和“幽默大師”之稱。他是清代著名的學者、詩人、目錄學家和小說家?傮w而言,他的一生與民間傳說中的形象和銀屏上的形象存在很大的不同。
據史書上記載,紀曉嵐“貌寢短視”。所謂“寢”,就是相貌丑陋;所謂“短視”,就是近視眼。長得丑,近視眼,口吃,這些生理特點都成為紀曉嵐一輩子與乾隆貌合神離、不得乾隆真正信任的重要原因。
相貌丑陋的紀曉嵐卻偏偏又碰上乾隆,所以即便他再才華橫溢,也難得到真正的重視,難以參與重大的政治決策,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紀曉嵐只能做乾隆的詞臣,而難以做乾隆的寵臣、重臣。紀曉嵐一生中兩次任鄉試考官,六次任會試考官,三次任禮部尚書,均是這種際遇的體現。這種官職并無重權、實權,只是大清朝廷的擺設而已。
和?發跡很早,20多歲的時候受到乾隆賞識,此后便平步青云,迅速成為大清帝國政治舞臺上一手遮天的人物,聞名全國。
但是人們對他的早年生活卻所知不多。馮佐哲曾在《和?評傳》中作過詳細考證,和?應該是滿洲正紅旗人,他家曾一度被抬入正黃旗,獲罪后其家屬又被劃歸正紅旗。有人說和?出身“貧賤”、“卑微”,估計是和?當政時升遷太快,又飛揚跋扈,故被人所痛恨,遭到過他打擊、排擠的人,故意造謠,以表示他不配當宰相。當然,和?出生時,家境并不富裕,卻是事實。從許多野史中可以知道,和?童年時曾在家里與弟弟和琳一起接受私塾先生的啟蒙教育。又由于他的父親曾任福建副都統,所以和?10來歲時,得以和弟弟一起進入咸安宮官學。咸安宮官學實際上是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學生質量很高的全國重點學校。
事實上,有史料記載說,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男子,玉樹臨風,臉龐白皙,行動敏捷,舉止端莊,言語詼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923045.html
相關閱讀:重塑我的頭像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