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八年(1858)秋,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同時,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也常來會商,一時間,大佬云集,蔚為盛況。大佬們經常就各種問題交換意見,一旦形不成共識,則常能擦出文斗的火花,甚至還演出武斗的鬧劇。
左宗棠在營,稱呼他人從來都直呼其名,惟對曾國藩客氣一點,叫他“滌生”(國藩字)。有一次,兩人辯論,互不相下,曾國藩為緩和氣氛,乃改換話題,說咱們對對子吧,并出了上聯:“季子自鳴高,與吾意見常相左”;意謂老弟你莫總是牛氣烘烘,非要跟我對著干;而聯中巧妙嵌進“左季高”(宗棠字)三個字,算是一半玩笑一半頂真。左宗棠正在氣頭上,不假思索對了下聯:“藩臣身許國,問君經濟有何曾?”其意則云:我看你不過口頭救國,真論經世濟民之術,你是屁都不懂;下聯也嵌進“曾國藩”三個字。但是,這是直呼其名,比起上聯“季高”的字呼,極為無禮。曾國藩本擬借對聯化解紛爭,孰料引火燒身,反被左宗棠狠狠修理一餐。這頓飯終于不歡而散。
飯桌上口舌爭勝是營中常事,更狠的是廳堂上拳腳相交。
公馀,眾人圍坐扯閑諞,扯著扯著,總不免搞搞地域攻擊。有一次便扯到安徽人身上,語多調笑。既稱湘軍,在座自以湖南人為多,為安徽辯護的就只有李鴻章,他孤軍奮戰,苦苦支撐,無奈敵方人多勢眾,漸漸就顯出頹勢。于是,李鴻章以彭玉麟父曾在安徽作官為“機會點”,開始陰一句陽一句的反撲。這還了得,竟罵到老子的老子頭上,一貫火爆的玉麟二話不說,“遂用老拳”,玉麟個小,不到一米七,一米八幾的鴻章怎會怕他,“亦施毒手”。
于是,參謀總長和海軍司令“相扭撲地”,斯文盡喪。至于這場架誰打贏了,暫無史料佐證,據我分析:鴻章身體占優,玉麟格斗技巧嫻熟,初一接戰,當是兩分之勢,而旁人必會上前勸架扯間,最終應算平手。
后來,各位大佬都混成了一品大員,文斗仍不能盡免,激烈程度則有所降減(至少不會當面直呼其名);武斗則再未發生,令圍觀群眾如我輩不由得意興索然,掩卷太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951893.html
相關閱讀: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重塑我的頭像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