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甫個人資料
中文名:李吉甫
別名:字弘憲、安邑李丞相
謚號:忠懿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唐朝
所處時代:唐朝時期
出生地: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
出生時間:公元758年 逝世時間:公元84年
職業:唐代政治家、地理學家
職位: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宰相
爵位:贊皇縣侯→趙國公
成就:輔佐唐憲宗開創元和中興
代表作品:《元和郡縣圖志》等
李吉甫簡介
李吉甫字弘憲(公元758年-公元84年),唐代政治家、地理學家,趙郡贊皇人(今河北贊皇),御史大夫李棲筠之子。
李吉甫出身于趙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門蔭入仕,歷任左司御率府倉曹參軍、太常博士、屯田員外郎、明州長史、忠州刺史、柳州刺史、考功郎中、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年間,李吉甫兩次被拜為宰相,期間一度出掌淮南藩鎮,爵封趙國公。他策劃討平西川、鎮海,削弱藩鎮勢力,還裁汰冗官、鞏固邊防,輔佐憲宗開創元和中興。
元和九年(84年),李吉甫去世,追贈司空,謚號忠懿。
李吉甫生平簡介
李吉甫年輕時勤奮好學,善寫文章,以門蔭補任左司御率府倉曹參軍,二十七歲便擔任太常博士。他學識淵博,尤精國朝典故,歷任屯田員外郎、駕部員外郎,受到宰相李泌、竇參的器重。貞元八年(792年),李吉甫被外放為明州(治今浙江鄞州)長史,后起復為忠州(治今重慶忠縣)刺史,歷任柳州(治今廣西柳州)刺史、饒州(治今江西鄱陽)刺史。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憲宗繼位,征召李吉甫回朝,授為考功郎中、知制誥。他返回朝廷后,又被召入翰林院,擔任翰林學士,并改任中書舍人,獲賜紫衣。
元和元年(806年),西川節度副使劉辟叛亂。朝臣都認為蜀地險要,易守難攻,不主張出兵討伐。宰相杜黃裳卻極力主戰,還推薦神策軍使高崇文為伐蜀主帥,李吉甫也贊同出兵。唐憲宗便命高崇文與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入川平叛。高崇文久攻不破鹿頭關(在今四川德陽),李吉甫奏道:“漢晉南朝五次伐蜀,四次都是沿江而上。江淮地區的宣州(治今安徽宣城)、洪州(治今江西南昌)、蘄州(治今湖北蘄春)、鄂州(治今湖北鄂州),強弓勁弩,號稱天下精兵。陛下可讓江淮軍直搗三峽腹心,叛軍必會分散兵力,前去救援。而且高崇文擔心江淮軍率先建功,也會增強斗志!蔽鞔ㄆ蕉ê,李吉甫又建議讓高崇文、嚴礪分別節度西川(治今四川成都)、東川(治今四川三臺),使兩川相互制衡。
元和二年(807年),杜黃裳罷相,李吉甫則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外放江淮十余年,深知百姓疾苦,拜相之后鑒于藩鎮節度使貪婪恣肆,便奏請皇帝,讓節度使屬下各郡刺史獨自為政。李吉甫還建議,應禁止州刺史擅自謁見本道節度使,禁止節度使以歲末巡檢為名向管內州縣苛斂賦役。唐憲宗對他愈加倚重。
鎮海節度使李?驕橫不法,李吉甫認為他定會反叛,便勸憲宗召他回朝,加以控制。面對朝廷三次征召,李?都稱病不應,還以重金賄賂朝中權貴。十月,李?攻掠州縣,發動叛亂。李吉甫道:“李?不過是個庸材,網羅的都是些亡命群盜,哪有什么斗志?如果朝廷征伐,定可成功!彼终髡{素為江南藩鎮所畏懼的徐州軍和汴州軍參與平叛,以震懾叛軍。叛軍聽聞徐州(治今江蘇徐州)、汴州(治今河南開封)興師南下,果然斬殺李?,向朝廷投降。李吉甫因功獲封贊皇縣侯。
唐朝自德宗年間以來,對藩鎮一直采取姑息的態度。很多節度使都是終身任職,擁兵自重,形成尾大不掉的態勢。李吉甫針對這一弊病,加以改革。他在拜相后的一年多時間內,共調換了三十六個藩鎮的節帥,使得節度使難以長期有效地控制某個藩鎮。
元和三年(808年),右仆射裴均交結權幸,欲求取宰相之職。當時朝廷正舉行“直言極諫科”制舉考試,有舉子在考卷中抨擊朝政,唐憲宗非常不滿。裴均便指使黨羽,稱此事背后有宰相教唆,希望借此讓李吉甫罷相。諫官李約、獨孤郁、李正辭、蕭?等人上疏陳述原委,竭力為李吉甫辯白,唐憲宗這才怒氣稍解。
李吉甫原本與竇群、羊士諤、呂溫交好。竇群擔任為御史中丞后,舉薦羊士諤為侍御史、呂溫為知雜事。李吉甫卻惱怒他事先沒有向自己稟報,不肯批準,引起竇群等人的怨恨。后來,李吉甫患病,讓醫士留宿在家中。竇群卻抓捕醫士,上書彈劾李吉甫,稱他結交術士。唐憲宗查知實情,貶逐竇群等人。李吉甫知道自己樹敵過多,便請辭相位,并推薦裴?接任。同年九月,李吉甫出鎮淮南(治今江蘇揚州),授檢校兵部尚書、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淮南節度使。唐憲宗親自在通化門為他餞行。
李吉甫在淮南三年,常上書議政,指陳朝政得失,論列軍國利害。他率領民眾修筑富人塘、固本塘、平津堰(在今江蘇高郵)等水利工程,灌溉農田近萬頃,還奏請朝廷,免去當地百姓數百萬石欠租。
元和六年(8年),裴?因病罷相。憲宗遂將李吉甫從淮南召回,再次任命他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加授金紫光祿大夫、集賢殿大學士、監修國史、上柱國,進爵趙國公。他建議裁汰冗雜官吏,減低百官俸祿,以節省國家財政開支。唐憲宗采納了他的建議,最終裁減內外冗官八百余人、冗吏一千七百余人。當時,宗室諸王居住在十六宅中,連女兒的婚姻都要由宦官掌管。諸王只能厚禮賄賂宦官,以求得到嫁女的目的。李吉甫奏知皇帝,唐憲宗遂封諸王之女為縣主,命有司挑選門閥子弟加以婚配。
元和七年(82年),魏博節度使田季安病逝,其子田懷諫繼任。李吉甫勸唐憲宗出兵征討,并推薦薛平為義成節度使,欲趁機收復魏博鎮(治今河北大名)。但唐憲宗因宰相李絳極力反對,最終沒有采納。李絳剛正不阿,唐憲宗為制衡李吉甫,特意擢其為相。二人常在御前爭論,唐憲宗認為李絳耿直,常聽從他的主張。后來,李吉甫又繪制《河北險要圖》,呈獻給唐憲宗。憲宗將地圖掛在浴堂門壁上,每逢議論河北局勢,都對李吉甫大加贊揚。
元和八年(83年),回鶻越過大漠,南攻吐蕃。朝廷得報,卻認為回鶻表面聲稱討伐吐蕃,真實意圖是要入侵唐境。李吉甫道:“回鶻并未與朝廷斷絕和好關系,南下目的不大可能是侵擾邊境,我們只要加強戒備,則不足為慮。”他建議恢復自夏州至天德軍之間的十一所驛站,以便傳遞邊境軍情,又征調夏州精騎五百人駐屯經略故城,以接應驛使,同時護衛黨項部落。李吉甫又建議朝廷復置宥州,以防御回鶻,安撫黨項。唐憲宗遂在經略故城重新設置宥州,隸屬于綏銀道,并征調?城九千神策軍前往駐守。李吉甫又征調江淮地區的三十萬件兵器與千余匹戰馬,補充給太原、澤潞兩軍,以加強唐朝北部邊防。
元和九年(84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病逝,其子吳元濟請求襲任。李吉甫認為淮西鎮(治今河南汝南)深處內陸,四周又無黨援,不宜效仿河朔三鎮父死子繼的慣例,主張趁機出兵奪取淮西。唐憲宗贊同他的意見,便讓他策劃征伐淮西之事。
同年十月,李吉甫暴病去世,時年五十七歲。唐憲宗聞訊傷悼,派宦官前去吊唁,在按慣例饋贈之外,又從內庫拿出絹帛五百匹以撫恤其家屬,并追贈他為司空。太常博士為李吉甫擬謚號為敬憲,度支郎中張仲方卻表示反對,認為謚號過于美化。憲宗大怒,貶斥張仲方,賜李吉甫謚號為忠懿。
李吉甫生平評價
李吉甫在元和年間兩次擔任宰相,共計三年七個月,被譽為“元和名相”。他的政績主要有:、抑制藩鎮:加強藩鎮所屬州郡的權力;平定鎮海李?叛亂;調換藩鎮節帥;將普潤軍劃歸涇原;策劃征討淮西(未完成便病逝)。2、打擊宦官:削去宦官對宗室諸女的婚配管理權。3、整頓吏治:裁汰冗雜官吏;減低百官俸祿。4、鞏固邊防:恢復邊境驛站;屯兵經略故城;增置宥州;為邊軍補充戰馬兵器。
李吉甫著有《元和郡縣圖志》,敘述全國政區的建置沿革、山川險易、人口物產,以備唐憲宗制馭各方藩鎮之用!对涂たh圖志》繼承和發展了漢魏以來地理志、圖記、圖經的優良體例傳統,對各項地理內容作了翔實的記載,又在府州下增加府境、州境、八到、貢賦等項內容,這是以往地理志、地理總志所沒有的,是李吉甫的獨創,這個創新為后來的地理志、地理總志所效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1054083.html
相關閱讀:重塑我的頭像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