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劉曉燕 介紹簡介-劉曉燕 簡歷-劉曉燕 作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劉曉燕
在深圳放飛夢想的女人劉曉燕,女,1970年9月出生,江西鷹潭人,碩士學位。
1992年,22歲的劉曉燕從老家江西鷹潭只身南下,在一家電子廠打工,月薪900元;2003年,曉燕一手創立的深圳奔霓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已成為中國職業裝50強知名企業;今天,曉燕正在為做強做大自己的品牌奔霓詩而不斷努力。她走的是一條做強做大中國民族企業的必走之路,她說:這條路走起來不容易,但走出去,海闊天空。
劉曉燕是一個有夢想,有激情,感情細膩的女性,這一點,從她優雅的談吐和夢幻般的眼神中一望而知。但她的強大的行動力和對于夢想的堅強信念,記者卻是在了解過她的創業故事后,方才有所領悟。夢想和強大的行動力,正是這二者的完美結合,在深圳的土地上演繹了曉燕成功放飛夢想的故事。我當時是因為一首歌而來深圳的。劉曉燕笑著說,那首歌叫《夜色闌珊》,是描寫深圳的,我至今仍記得里面的一句歌詞深圳的夜色多么美好。1992年,中專畢業的劉曉燕南下深圳,當時我懷揣著100元錢,還有一顆躁動的心。
在龍華的一家電子廠,劉曉燕找到了自己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做品質管理員。她每個月的工資是900元,她只花100元,剩余的800元全部存起來,那時幾乎每天都待在工廠,也不出去玩,也沒有朋友。有同事不理解,問她為什么?劉曉燕回答說:因為我心中有夢想,我沒有家世沒有背景,要想成功,唯有靠自己的勤儉和努力。曉燕喜歡寫詩、寫散文,喜歡做夢,早從16歲開始,她的零用錢差不多都來自全國各地寄來的稿費了。1992年曉燕揣著滿腦子的夢想,不管不顧就到了深圳。當時就是想出來闖闖,一門心思想自己創業,做老板,至于該做什么,自己也不知道。曉燕到深圳時,是8月份,正在刮臺風,滿天風雨,滿地落葉,口袋里也只剩下100元錢了。但很奇怪,這樣的情景并沒有令感性的她感到失落。當時只是舉著自己發表的作品,沒什么目標地四處打聽就業機會,沒錢買飲料,只好啃著2毛錢的速食面填肚子。望著深南路林立的樓房、絢爛的夜色,我沒有理由地相信自己肯定會成為這個城市的一員,會在這里找到自己的位子。曉燕所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東莞一間毛紡廠做流水線的半成品檢驗,一個月后她重又殺回深圳,在大浪一家電子廠做經理助理,其間連加班費每個月工資900元,但她堅持每個月一定要存800元。每個月只花100元錢,肯定不夠用,不敢與同事出去吃飯,不去逛街,也沒什么朋友,在外人看來近乎自虐,但我都覺得無所謂,因為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要盡快存多點錢,自己創業。經過一年多的積累,曉燕有了第一筆存款:15000元?恐@15000元的積蓄,1994年4月,7臺縫紉機、8名工人,在大浪一間三房一廳的民房里,以一個小制衣作坊為起點,曉燕的夢想開始放飛。
如此低的門檻,一個全新的行業,困難可想而知?偣膊15000元,買縫紉機就花掉10000元,手上僅有的那點錢不知該用來發工資還是用來買材料,眼看出貨的時間就要到了,很多技術骨干卻甩手不干,我就拎著幾大包禮品,在一片農民房里挨個找,沒有電話和手機,也不清楚他們住在哪一門哪一戶,就挨家挨戶地找,總算找回幾名師傅,好不容易把手上的訂單完成了。為了拉訂單,早在奔霓實業公司成立前一個月,曉燕就開始寫信,投往平時在大巴上看到的、在黃頁上找到的,總之所有能想得到地址的公司,希望為這些公司做制服,有的就自己上門去找。那時的龍華到處修路,四處黃土飛揚,還記得一次拜訪客戶,我騎自行車1個多小時后到了客人的廠門口,看我滿身滿頭的黃土,保安同情地提醒我說,你要不要梳一下頭發再進去。曉燕的第一個訂單來自原來打工的電子廠的一個鄰居,一天曉燕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找到這家公司的老總,希望幫對方做制服,沒想對方一口答應,2000多件制服,換來3萬多元的銷售額。這首個訂單成就了曉燕支付的第一筆工資,也是令曉燕至為感激的一份訂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346594.html

相關閱讀: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重塑我的頭像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