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 ?? 作曲家,人聲表演家,作家。劉索拉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于杜鳴心先生。 畢業后先后為影視戲劇作曲,曾被電影作曲金雞獎聯合提名,她的鋼琴獨奏作品也曾在全國鋼琴創作比賽中獲獎。1985年她創作了小說[你別無選擇],在全國引起轟動,曾被香港媒體稱為“劉索拉旋風”。此中篇小說獲全國中篇小說獎。1987年她應美國新聞總署邀請赴美訪問,回國后根據同名獲獎小說創作了中國第一部搖滾歌劇[藍天綠海]。 1988年至2002年她先后定居倫敦和紐約,曾經專程去美國曼菲斯學習藍調,93年移居紐約后又受到自由爵士大師們的直接指教, 先后在英美組織自己的樂隊,在國際各大藝術節上演出自己的作品,并和世界各流派的知名藝術家廣泛合作。 她的唱片[藍調在東方](美國寶利金唱片公司),曾被英美權威音樂雜志Billboard作為焦點聚光唱片推出,稱其為“一種新流派的醞釀”, 并被列入《英美新世界音樂》排行榜前 10 名。此唱片引起眾多美國媒體的關注和探討,并稱劉為“唯一有資格在新奧爾良爵士音樂節演奏的中國音樂家(紐約評論)”。隨后她推出的[中國拼貼](日本阿萬德唱片公司) 由于它的“極端瘋狂(周.撒克)”和“豐富有力的表現了同種文化的不同處(紐約時報)”引起了先鋒音樂界的關注。隨后她在美國制作了若干唱片,包括[纏]等等。 1997年,她在紐約建立了[索拉與朋友們]樂隊,混合了民樂、搖滾爵士樂及新音樂的風格,這支樂隊在1999年北京爵士音樂節上破土而出。2000年,劉索拉聯合打擊樂家李真貴先生及其弟子們在北京首圖音樂廳做了民族器樂“爵士”即興音樂會,2003年[劉索拉與朋友們樂隊]以美國搖滾爵士樂家和中國民樂家的聯合形式在德國新音響現代音樂節作為開幕樂隊演出,引起德國媒體的關注:“劉索拉在尋求避免向西方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徹底投降的道路。(南德日報)”“這樣的全球化完全可以對西方置之不理。(南德日報)”。 2005年后,“傳統重新主宰了劉索拉。(南德日報)”, 樂隊完全成為民樂隊,風格特異,有“中國式的心醉神迷狀態。(南德日報)”。 2006年,劉索拉創作了大型室內歌劇[驚夢],由著名的德國現代室內樂團[ENSEMBLE MODERN]和[劉索拉與朋友們]中國樂隊共同參演。她本人是編劇,作曲及總導演并領演。在歌劇中她大膽運用了“傳統和現代音樂各流派及流行音樂(法蘭克福評論)”, 音樂語言“驚人的清晰和緊湊 (法蘭克福評論)”。 2007年, 劉索拉作為重點音樂家被丹麥環響音樂雙年展邀請,丹麥皇家音院打擊樂團世界首演了她的新作品[節奏的密碼],丹麥電影中心及作家協會重點介紹了她的電影音樂作品及她的文學作品,[劉索拉與朋友們]樂隊的演出成為音樂節的熱點。2002年至06年,劉接受德國文化媒體部長的邀請,擔任德國世界文化大廈世界顧問組成員,策劃了有美國天才音樂家約翰.縱參與的[反叛者音樂家系列音樂會]、[你別無選擇]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77屆音樂會等等。[你別無選擇]音樂會成為德國現代室內樂團連年世界巡演項目,曾在北京國際音樂節演出。劉索拉近年創作的電影音樂作品包括:寧瀛的獲獎電影[無窮動](參與編劇和演出), 呂樂的獲獎電影[十三棵泡桐樹]等等。作為作家,劉索拉的作品多次獲獎和被譯成多國語言。 由于喜歡用不同風格的中文構造小說,英文版譯文[混屯加哩咯楞]獲得英國比較文學翻譯獎(Richard King 譯),最新的譯文版是小說[女貞湯]的法文版(Sylvie Gentil 譯)由法國著名出版社Seuil出版。劉索拉近年新書先后由海峽出版社,昆侖出版社,上海文匯出版社出版。 劉索拉目前定居于中國北京和美國鄂宛。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發表代表作、中篇小說《你別無選擇》,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8年后旅居英國,目前定居紐約。于1997年在紐約成立自己的音樂制作公司,致力于使中國傳統音樂以一種新形象進入世界音樂界。主要音樂作品有《藍調在東方》、《中國拼貼》、《纏》、《六月雪》、《春雪圖》、《隱現》等,有室內樂作品《形非形1、2》、《靈》及搖滾歌劇《藍天綠海》等。主要文學作品有小說《你別無選擇》、《藍天綠!、《尋找歌王》、《混沌加哩格楞》、《香港一條街的故事》、《大繼家的小故事》,散文《藍調之緣》,對話散文集《行走中的劉索拉》、《曼哈頓隨筆》等。小說有英、日、意等外文譯本,曾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及多項文學獎。目前回國發展,最近出版小說《女貞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348918.html
相關閱讀: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重塑我的頭像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