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皇帝李世民登基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開疆拓土,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并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于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后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關于李世民的名言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遠饞佞,近忠良。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選賢之義,無私為本。
食為人天,農為政本。
理人必以文德,防邊必以武威。
官在得人,不在員多。
天下英雄入我轂中矣!
會須殺此田舍翁!
慷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直言鯁議,致天下太平。
甲兵之設,義在止戈。
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矣。
卿能執法,朕復何憂。
開直言之路,廣不諱之門。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今中華強盛,徒兵一千可敵夷狄數萬,夷雖眾,有何懼哉!
丈夫以意氣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靖以騎三千,蹀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
以奇為正者,敵意其奇,則吾正擊之;以正為奇者,敵意其正,則吾奇擊之。使敵勢常虛,我勢常實。當以此法授諸將,使易曉爾。
歸語爾可汗,我父子東征,能寇邊者可即來。
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堂褚苑罹q割肉以充腹,腹滿而身斃,君富而國亡。
戡亂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隨其時。卿謂文不及武,斯言過矣。
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
朕聞以德下人者昌,以貴高人者亡。是以五岳凌霄,四海亙地,納污藏疾,無損高深。志沖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當無罪,是其狂也。譬尺霧障天,不虧于大;寸云遮日,何損于明!
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饑,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幫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夫欲盛則費廣,費廣則賦重,賦重側民愁,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矣。
今人習《孫子》者,但誦空文,鮮克推廣其義。治力之法,宜遍告諸將。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而朕愛之如一也?梢娢幕手貞眩焕⑻炜珊怪。
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其對為本。
可愛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則推而為主,無道則棄而不用!
戎狄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龍興,光宅中夏,精兵百萬,所征無敵,奈何以胡寇擾邊,遽遷都以避之,貽四海之羞,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漢廷一將,猶志滅匈奴;況臣忝備?維,愿假數年之期,請系頡利之頸,致之闕下。若其不效,遷都未晚。
耕夫碌碌,多無隔夜之糧;織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 寸絲千命,匙飯百鞭,無功受祿,寢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 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貴功名可久。
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貴功名可久。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
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中矣。
朕昔受委專征,民間遂有此曲,雖非文德之雍容,然功業由茲而成,不敢忘本。
中國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李世民0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571549.html
相關閱讀: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重塑我的頭像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