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檔案】
生于公元630年,卒于公元700年。字懷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經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歷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寧州刺史、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
中國有個成語叫作“唾面自干”,按照這個詞的要求,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應該讓它自己風干。人們往往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受了污辱卻極度隱忍,從不加以。
不要以為這個詞是憑空捏造,是文人虛構。這個詞和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婁師德。
婁師德字宗仁,唐朝大臣、名將,曾任宰相。婁師德最大的特點是事事講究忍讓。據《唐書》記載,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興致勃勃地來向哥哥辭行。在兄弟二人就要分手的時候,弟弟問哥哥還有沒有什么要交代的,婁師德語重心長地詢問道:“我坐在宰相的位置上,你現在又要去當州官,我們兄弟二人可以算得上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了。但是,我們榮寵過盛,必定有人暗自忌恨我們,對此你有什么對策嗎?”聽到哥哥這樣問,弟弟馬上跪在地下說:“我是這樣打算的,假如現在有人往我臉上吐唾沫,我一定會自己擦干凈,決不為此和人計較。請哥哥指點,不知這樣做行不行?”聽完兄弟的話,婁師德神色憂慮地說:“你的做法正是我所憂慮的!”弟弟本來想被哥哥表揚幾句,沒想到哥哥根本不以為然,弄得他有些不好意思!澳菓撛趺崔k呢?”“怎么辦?我的意思是不擦!你想啊,別人好不容易把唾沫吐在了你的臉上,你卻一擦了之,別人的快感還從何而來?別人既然沒有了快感,那他一定還會繼續記恨你的。我的建議,別人往你臉上吐唾沫,你不應該自己擦掉,而應該等待自然風干。在這個過程中,你還應該保持微笑!”
婁師德到底做沒做到“唾面自干”,我們不得而知,因為他貴為一朝宰相,敢往他臉上吐唾沫的人估計不會太多。但是婁師德的謙讓卻是出了名的,除了謙讓,婁師德的肚量大也被廣泛傳頌,以至于后人經常說他是“宰相肚里能撐船”。
說了這么多,其實只是為了引出狄仁杰來。
婁師德和狄仁杰有什么關系呢?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婁師德和狄仁杰是同事??兩個人一同做。
盡管兩個人同做相國,但兩個的能力卻有差別。狄仁杰出類拔萃,而婁師德卻顯得有些平庸。盡管婁師德是個謙謙君子,從來不會和任何人發生矛盾,但盛氣凌人的狄仁杰就是看不慣和婁師德和自己平起平坐。因此,平時擠兌起婁師德來,狄仁杰從來都是不遺余力。
但是,婁師德是個“唾面自干”的人,任憑狄仁杰怎么欺負,他似乎都不放在心上,似乎也沒什么怨言。這樣一來,反而讓外人都看不上了,外人都認為狄仁杰連老婁都不放過就做得有些過火了。但大家都知道狄仁杰向來自高自大的秉性,所以也沒有一個人敢出來調解此事。最后,連武則天也看不下去了,她只好親自出面做狄仁杰的工作。
武則天是最高領導人,掌握的材料當然比任何人都多。同時,武則天也特別會做思想政治工作。
有一天,散朝的時候,武則天留下狄仁杰,聊了一會閑天之后,武則天單刀直入地問狄仁杰:“我這么重用你,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狄仁杰答得也很干脆:“我是一個從來不知道依靠別人的人,而最后皇上您居然重用了我,我想一定是因為我的文章出色外加品行端方!北M管這樣的回答在武則天意料之中,但是狄仁杰的口氣還是令她有些小小的不快,她呷了一口茶,又咽了一口唾沫,盡量用平靜的語氣說道:“狄先生啊,這您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當年,我對你其實一點了解也沒有,為什么想起來提拔你啊,全仗的是有人在我面前推薦您!边@次輪到狄仁杰吃驚了:“真的。课以趺聪氩黄饋頃钦l推薦了我呢?”“給你三次機會,你猜一下吧?但我想,就是給你十次機會你也猜不出來?”狄仁杰是個聰明人,見皇上這么說,就順口答道:“那就請皇上您就直接告訴我好了!薄案嬖V你吧,你能有今天,靠的不是別人,而是婁師德。是他在我面前三番五次地推薦你!”武則天似乎看出來了狄仁杰的驚詫和難以置信,她隨即讓侍從取來檔案柜,笑著對狄仁杰說:“你就自己去打開看一下里面的東西吧!睓n案柜打開了,十幾封寫給皇上的推薦信呈現狄仁杰面前,這些推薦信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推薦狄仁杰擔任重要職務。十幾封推薦信的作者也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婁師德。這一下輪到了狄仁杰無地自容了,原來自己能有今天,靠的全是婁師德當年的大力推薦。自己不領情也就罷了,誰知自己還時時打擊婁師德。而更令人慚愧的是,婁師德居然從來不居功自傲,居然一直默默承受冷嘲熱諷而不做任何!
這件事對狄仁杰是個不大不小的諷刺,讓他反思自己走過來的歲月。
狄仁杰雖然現在升到了高位,但他的家世卻一點也不顯赫。狄仁杰的父親也只是做過夔州長史而已。狄仁杰本人早年似乎也沒什么出眾之處,因為他僅僅是以“明經”出道。在唐朝以“明經”出道的人往往會很受外人歧視,“明經”在世人眼中的地位似乎很近于今天的“自考”文憑。家庭背景一般,加上“明經”出身,似乎注定了狄仁杰很難出人頭地。
但狄仁杰卻是一個有真功夫的人,唐高宗儀鳳年間,狄仁杰升任大理丞,在任期間,他曾創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記錄: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雖然狄仁杰判過的案件涉及17000人,但是卻沒有一人喊冤。一時間,狄仁杰成為了世人推崇的神探。
在唐高宗的時候,狄仁杰就是著名的“反對派”,只要看不順眼,他敢于反對一切事,對抗一切人。
譬如,唐高宗要到汾陽宮去視察,為了討好皇上,當地的長官決定新開一條御道,在狄仁杰堅決反對之下,御道只好停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606147.html
相關閱讀: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重塑我的頭像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