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的故事
故事之管仲拜相
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管仲輔佐公子糾。為支持糾繼位,管仲曾射殺小白,小白詐死,提前回國繼位,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桓公。小白做了國君,鮑叔牙舉薦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鮑叔牙勸道:“難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在鮑叔牙的力薦下,齊桓公決定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管仲在齊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齊國的霸業,而齊桓公也成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個霸主。
故事之庭燎招士
春秋時期天子和國王在接待外國使者或商討國家大事時,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這是最高規格的接待禮儀。齊桓公因求賢若渴而“庭燎招士”,但一年過后,沒有一個賢士前來。這時,東野那里有個地位低下的人求見,齊桓公很高興地登堂接見,他問來人有何才能,來人回答:“我會九九算術。”桓公譏笑說:“會九九算術也能算一技之長嗎?齊國這樣的人到處都是!眮砣嘶卮鸬溃骸按笊讲痪芙^細小的石頭,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絕細小的溪流,所以才成為大海,九九算術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對我以禮相待,還怕比我高明的人不來嗎?”桓公深感有理,便設庭燎之禮接待來人。果不其然,一個月后四面八方的賢士接踵而至。
故事之風馬牛不相及
齊國征伐楚國,楚國派人對齊軍說:“你們在極北,我們在極南,真和放佚馬和牛,牝牡不能相誘相逐是一個道理,不料你們會來我們這里,究竟為了什么呢?”
故事之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么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它們在頭里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饼R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著人馬出了迷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806626.html
相關閱讀:重塑我的頭像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