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楨個人資料
本名:劉楨
別名:字公干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東漢
所處時代:東漢時期
出生地:東平(山東寧陽)
出生日期:公元86年 逝世時間:公元27年
職業:文學家、詩人
主要成就:建安七子之一
代表作品:《毛詩義詞》十卷、文集四卷、后人集有《劉公干集》傳世。
劉楨簡介
劉楨[讀音:liú zhēn](公元86年?公元27年),字公干,東漢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山東寧陽人。博學有才,與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詩,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于世,今有《劉公干集》。
劉楨生平簡介
劉楨,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東平(今屬山東)人。父劉梁,以文學見貴。建安中,劉楨被曹操召為丞相掾屬。與曹丕兄弟頗相親愛。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視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勞役,后又免罪署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27),與陳琳、徐干、應?等同染疾疫而亡。
劉楨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詩歌、特別是五言詩創作方面。曹丕就曾說他“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其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氣勢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而格調頗高。他與王粲合稱“劉王”。清代劉熙載說“公□氣勝,仲宣情勝”,這是從對比中揭示了二人各自的長處。還有人把他同曹植合稱“曹劉”,也是從氣格方面著眼的。集中體現其風格的是《贈從弟》三首,抒寫詩人的胸懷志節,具有悲涼慷慨、高風跨俗的氣概。其中第二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愴,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尤為人所稱道。劉楨創作的弱點是辭采不夠豐富,所以鐘嶸說他“氣過其文,雕潤恨少”。他與王粲各有一篇《大暑賦》,在文采上的差異是很明顯的。
劉楨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 4卷、《毛詩義問》0卷,皆已佚。明代張溥輯有《劉公□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劉楨,字公干,存詩二十余首。劉楨當時甚有詩名。鐘嶸說他: “仗氣愛奇,動多振絕。貞骨凌霜,高風跨俗!
成就主要在詩,可分兩類,一類是贈答詩,一類是游樂詩。贈答詩中,最著名的是《贈從弟》三首,分別用蘋藻、松樹、鳳凰為喻,抒寫堅貞高潔的性格。游樂詩包括《公宴詩》、《斗雞詩》、《射鳶詩》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806631.html
相關閱讀: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重塑我的頭像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