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俞平伯 介紹簡介-俞平伯 簡歷-俞平伯 作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古典文學研究家,紅學家,詩人,作家。原名俞銘衡,以字行,字平伯,德清東郊南埭村(今城關鎮金星村)人。清代樸學大師俞樾曾孫。早年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為新潮社、文學研究會、語絲社成員。191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曾赴日本考察教育。曾在杭州第一師范學校執教。后歷任上海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1947年加入九三學社。建國后,歷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顧問,中國文聯第一至四屆委員,中國作協第一、二屆理事。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俞平伯最初以創作新詩為主。1918年,以白話詩《春水》嶄露頭角。次年,與朱自清等人創辦我國最早的新詩月刊《詩》。至抗戰
前夕,先后結集的有《冬夜》、《西還》、《憶》等。亦擅詞學,曾有《讀詞偶得》、《古槐書屋詞》等。在散文方面,先后結集出版有《雜拌兒》、《燕知草》、《雜拌兒之二》、《古槐夢遇》、《燕郊集》等。其中《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曾傳誦一時。
1921年,俞平伯開始研究《紅樓夢》。兩年后,亞東圖書館出版專著《紅樓夢辨》。1952年,又由棠棣出版社出版《紅樓夢研究》。1954年3月,復于《新建設》雜志發表《紅樓夢簡論》。同年9月,遭受非學術的政治批判,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然仍不放棄對《紅樓夢》的研究。1987年,應邀赴香港,發表了《紅樓夢》研究中的新成果。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論著合集。還著有《論詩詞曲雜著》、《紅樓夢八十回校本》,有《俞平伯散文選集》等。
1990年10月15日逝世,終年91歲。葬于北京福田公墓。(散文集目錄)
“標語” 怕-并序
《冬夜》自序 清河坊
《孤墳》序 秋荔亭記
《近代散文鈔》跋 秋荔亭隨筆
《西還》書后 人力車
《燕知草》自序 山陰五日記游
《憶》自序 身后名
《致死者》序 隨筆兩則
重刊《浮生六記》序 談虎丘截
代擬吾廬約言草稿(代序) 陶然亭的雪
重印《人間詞話》序 為《中外文叢》擬創刊詞
谷音社社約引言 為暴春霆題其先德《林屋山民饋米圖》
跋《灰色馬》譯本 為何經海募款啟
重來之“日” 文學的游離與其獨在
城站 文訓
出賣信紙 我的道德談
春來 我生的那一年
春在堂日記記概 我想
打桔子 無題(一)
打破中國神怪思想的一種主張?嚴禁陰歷 無題(二)
冬晚的別 五四憶往
讀《毀滅》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風化的傷痕等于零 析“愛”
賦得早春 閑言
古槐夢遇 賢明的??聰明的父母
怪異的印象(殘稿) 性(女)與不凈
廣亡征! 雪晚歸船
癸酉年南歸日記 演連珠
國難與娛樂 陽臺山大覺寺
湖樓小擷 以漫畫初刊與子愷書
祭舅氏墓下文 與紹原論祓
堅匏別墅的碧桃與楓葉 元旦試筆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月下老人祠下
教育論 芝田留夢記
戒壇瑣記 致汪君原放書
進城 稚翠和她情人的故事
救國及其成為問題的條件 中年
雷峰塔考略 重過西園碼頭
略談杭州北京的飲食 眠月
夢記 夢游
編后記
1975年夏,在京南團河宮乾隆皇帝罪己碑前發生的。當天社科院(當時稱學部)文研所的工作人員在農場勞動之余,到團河宮參觀。我陪同前往。俞先生因年高體弱,在整個參觀過程中情緒不高。當來到罪己碑前,聽介紹說該碑是根據乾隆皇帝為修建團河宮耗資過大而下的罪己詔刻制而成,先生頓時精神一振,擠過人群,走到碑前,仔仔細細看完了整個碑文,很感慨地說了一句:“連封建皇帝都知道做個自我批評!绷r全場肅然。在當時的背景下,能公開講出這句話,是需要有足夠的勇氣、高度和知慧的,只有俞先生這樣學識淵博的長者,才能機智、委婉而入木三分地說出這句話。當時“文革”敗局已定,冤獄遍布全國,經濟頻頻崩潰,但江青等人不肯認輸,不做半句自我批評,而在搞什么“評水滸,批宋江,批投降派”。全國有正義感的人民早已義憤填膺,可都是敢怒不敢言。我把俞老先生的這句話和其他兩件事寫成文章《俞平伯先生二三事》寄給北京晚報。發表時只有前兩件事,但也引起不少讀者的興趣。據當時晚報副總編李鳳祥先生說:文章見報不久,他就接到俞先生的高足、北大名教授吳小如先生的信。吳教授說文中的俞先生寫得很像本人,很生動。當時俞先生的家鄉浙江省德清縣正在編一本有關俞先生的書,吳教授立刻推薦了我那篇小文,并被收編在書中。幾家文摘報做了轉載,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老槐下的俞平伯》一書也選用了是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806672.html

相關閱讀: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重塑我的頭像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