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傳簡介
《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作者是西漢的儒家學者劉向,不過也有人認為該書不是劉向所做,因此,如今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處會標注佚名。也有人為認為,如今流傳的版本是后人在劉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來的!读信畟鳌饭卜制呔,共記敘了05名婦女的故事。這七卷是:母儀傳、賢明傳、仁智傳、貞順傳、節義傳、辯通傳和孽嬖傳。西漢時期,外戚勢力強大,宮廷動蕩多有外戚影子。劉向認為“王教由內及外,自近者始”,即王教應當從皇帝周邊的人開始教育,因此寫成此書,以勸諫皇帝、嬪妃及外戚!读信畟鳌愤x取的故事體現了儒家對婦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所贊揚的內容在如今的多數人看來是對婦女的不公平的待遇。
《列女傳》對后世影響很大。有一些故事流傳至今,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即出自該書。后來,中國的史書多有專門的篇章記敘各朝婦女事跡,隨著婦女觀的變化,各朝側重記敘表彰的婦女德行也有所不同。
列女傳目錄
卷一?母儀傳
卷二?賢明傳
卷三?仁智傳
卷四?貞順傳
卷五?節義傳
卷六?辯通傳
卷七?孽嬖傳
列女傳影響
《列女傳》的成書有其重要意義。不管作者編撰此書的主觀愿望如何,客觀上,劉向把古代著名婦女事跡,“種類相從”的搜集起來,便于人們查考和研究。人類社會本是男女兩性共同組成的,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也是男女共同勞動的結果。在數千年的古代社會里,重男輕女,婦女壓在社會的最底層,《列女傳》可以稍稍提高人們對于婦女的認識。自從劉向編撰《列女傳》以后,《漢書》即立《元后列傳》,《后漢書》則有《列女列傳》,其后許多史書有開設記載婦女活動的專欄,創立了重視婦女歷史地位的先例。所以,《列女傳》在中國古代婦女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劉向編撰《列女傳》,并不是為了反映客觀歷史進程,即不是為了作史,而是要勸諷宮闈,感悟天子,宣揚封建倫理道德。所以全書盡管是說理寓于傳人之中,但仍有一些地方記載失實,年世舛誤,甚至故為異說,陳列虛事。這種消極現象也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后世史家。他們有時在人物傳記中摻入缺乏史實依據的神靈怪異之言、佚聞傳說之辭,致使真贗雜糅,降低了傳體史書的真實性。然而,這種現象的發生,還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有著史家本身素質方面的原因,不能過多地歸咎劉向其人其書。
促使婦女傳記不斷增多,作為占人口總數一半的群體,婦女在創造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在人類自身生產中,婦女更具有特殊的價值,作出了特殊貢獻?墒窃谖覈,一跨入文明時代的門檻,形成以宗法制度為核心,以父系家族為細胞的私有制社會,男女有別、男尊女卑的原則就逐漸被確定下來,反映在史學上,就是輕視和忽略對婦女人物的記載。
劉向在一定程度上繼承和發展了司馬遷的進步觀點,通過《列女傳》的編撰,最早有意識地為婦女立傳,并形成了比較系統、完整的體裁結構⑺。在此之后,史家逐漸注重對女性人物的記載,隨時綴錄,代不乏人!吧w凡以列女名書者,皆祖之劉氏”。無論是紀傳體史書中的《列女傳》,還是野史雜傳和地方史志中的婦女列傳,都曾受到劉向《列女傳》的啟示和影響。
《列女傳》撰成后數十年,班固著《漢書》,除設《高后紀》和《外戚傳》外,獨列《元后傳》,所記女性比《史記》要多。《漢書》還受《列女傳》編撰主旨影響,增加了勸誡教化的色彩。其后陳壽《三國志》仍為后妃立傳。到了南朝宋時,范曄著《后漢書》,除了立《皇后紀》(附皇女),又仿劉向《列女傳》,在書中為皇族婦女之外的各階層婦女設《列女傳》,“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專在一操”,但又重“貞女亮明白之節”,立傳原則、編撰形式幾與劉向相合!逗鬂h書》設《列女傳》,后史因之,成為定則,《晉書》、《魏書》、《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以及《新元史》、《清史稿》等,都設有《列女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831892.html
相關閱讀:重塑我的頭像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