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玄個人資料
本名:謝玄
別名:字幼度、謝羯、謝獻武、謝車騎
謚號:獻武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東晉
所處時代:東晉時期
出生地: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
出生日期:公元343年 逝世時間:公元388年
職業:軍事家
職位:散騎常侍、左將軍、會稽內史、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爵位:康樂縣公
成就:組建北府兵,率軍北伐中原;淝水之戰大破前秦;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代表作品:《疾篤上疏》《上疏經略河北》
謝玄簡介
謝玄字幼度(公元343年?公元388年),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裒之孫,謝奕之子,謝安之侄。東晉時期軍事家。謝玄有經國才略,善于治軍。早年為大司馬桓溫部將。太元二年(377年)為抵御前秦襲擾,謝安薦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他招募北來民眾中的驍勇之士,組建訓練一支精銳部隊,號為“北府兵”。
太元四年(379年),率兵擊敗前秦軍的進攻,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太元八年(383年),在淝水之戰中,任前鋒都督,先遣部將劉牢之率部夜襲洛澗,首戰告捷;繼而抓住戰機,計使秦軍后撤致亂,乘勢猛攻,取得以少勝多的巨大戰果。太元九年(384年),率兵為前鋒,乘勝開拓中原,先后收復了今河南、山東、陜西南部等地區。后因病改任左將軍、會稽內史。與吳興太守張玄之并稱“南北二玄”,為時人所稱美。
太元十三年(388年)卒,時年四十六。追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獻武。
謝玄生平簡介
謝玄字幼度,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東晉著名軍事家。
謝玄是宰相謝安之侄,自幼聰慧過人,與表兄謝朗一起,都被謝安所器重。謝安常告誡子侄,并問:“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唯謝玄回答:“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謝安聽后很高興。謝玄小時候喜歡佩帶紫羅香囊,謝安對此很是擔心,但為了不讓他傷心,于是便在一次和他作游戲的時候設法把香囊取到手中,把它燒掉,并勸說他以后別帶這種東西,謝玄很聽謝安的話,于是從此也不去佩帶這一類物什。
謝玄長大后,顯示出經國才略,朝廷幾次召用他,他都推辭不受。后來謝玄與王?被大將軍桓溫召為掾吏,不久任征西將軍桓豁的司馬、領南郡相,監北征諸軍事。
當時北方前秦最為強大,前秦王符堅四處用兵,逐漸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多次侵擾晉國邊境。于是朝廷商議要挑選一位能夠防御北方的良將。太元二年(377年)十月,謝安便推薦了謝玄。中書郎郗超雖然一向和謝氏不和,但聽到這一舉薦卻十分高興,他稱贊道:“安違眾舉親,明也。玄必不負舉 ,才也”。而別人卻不贊同郗超的意見,郗超又說:“吾嘗與玄共在桓公府,見其使才,雖履屐間亦得其任,所以知之”。于是朝廷召謝玄回朝,任他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守廣陵(今江蘇揚州市)。
謝玄上任后,仔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然后他鑒于當時晉軍缺乏戰斗力的事實,招募勇士,組成“北府兵”。他所招募的人多是從北方逃來的農民,他們這些人背井離鄉、歷盡磨難,有北上抗敵、重返故鄉的強烈愿望。經過一段時期的嚴格訓練,成了一支能征善戰的勁旅。
太元三年(378年)二月,符堅派軍攻打襄陽(屬今湖北省),但為晉軍守將朱序所阻,頓兵城下,久攻不克。苻堅遂采納兗州刺史彭超的建議,在襄陽以東開辟新的戰場,進攻東晉江北各戰略要點,威脅晉都建康,支援襄陽戰場的作戰。七月,令彭超都督東討諸軍事,進攻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令后將軍俱難、右禁將軍毛盛、洛州刺史鄒保率步騎7萬攻淮陽(今江蘇清江西)、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同時會梁州刺吏韋鐘進攻魏興(今陜西白河東漢江南),以牽制西部東晉軍。八月,彭超率兵7萬攻彭城,晉沛郡太守、龍驤將軍戴逯率眾守城。晉廷又派右將軍毛虎生率軍5萬鎮守姑孰(今安徽當涂),以抵御秦軍。
太元四年(379年)二月,謝玄率萬余人救援彭城,進駐泗口(今江蘇清江西南,即古泗水入淮水之口)。謝玄欲派人潛入城內通知戴逯援軍已到,部曲將田泓自請前往,卻被秦軍俘虜。秦軍用重金賄賂田泓,讓他宣傳晉軍已經失敗,田泓假裝答應。到城下時,田泓告訴城中守軍:“南軍垂至,我單行來報,為賊所得,勉之”!田泓遂為秦軍所殺。城中守軍聞后,士氣大振。當時彭超的輜重在留在留城(今江蘇沛縣東南),親率輕軍進攻彭城。謝玄于是揚言要派后軍將軍何謙襲擊留城,彭超聞后十分恐慌,放棄對彭城的包圍,返回留城,護衛輜重。戴遁和彭城太守戴祿乘機率彭城人馬,隨同何謙合力突圍,順利撤出,戴遁帶眾隨謝玄撤回廣陵。
同月,彭超入彭城后,遂留治中徐褒守衛,繼與俱難會師向南進軍。四月,秦將毛當、王顯率步騎2萬自襄陽(今屬湖北)出發,向東與俱難、彭超等人會合,進攻淮南。五月,俱難、彭超攻下盱眙,俘獲晉高密內史毛躁之。秦軍6萬人將晉幽州刺史田洛圍困于三阿(今江蘇金湖東南)。晉廷極為震驚,速派征虜將軍謝石率水軍屯涂中(指安徽、江蘇境內滁水流域)。晉右衛將軍毛安之等率4萬人屯堂邑(今江蘇六合北)。秦將毛當、毛盛率騎兵2萬襲擊,毛安之等潰退。謝玄自廣陵出發救援三阿。不久,秦軍失敗,退保盱眙。六月,謝玄與田洛率軍5萬進攻盱眙,俱難、彭超再次失敗,退往淮陰。謝玄派何謙等率領水軍乘潮而上,乘黑夜焚燒了前秦在淮水上鋪設的浮橋,邵保戰死,俱難、彭超倉皇北渡淮水。謝玄與何謙、田洛共同率軍追擊,與秦軍在君川(今江蘇盱眙北)決戰,晉軍大勝,俱難、彭超只身逃往北方。此次作戰之后,朝廷論功封他為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封東興縣候。
符堅雖遭挫折,但滅亡東晉統一天下之志絲毫未動。太元七年(382年)十月,符堅在長安(今西安西北)與群臣商議進攻東晉的事宜,他說曰:“吾統承大業垂二十載,芟夷逋穢,四方略定,惟東南一隅未賓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嘗不臨食輟?,今欲起天下兵以討之。略計兵杖精卒,可有九十七萬,吾將躬先啟行,薄伐南裔,于諸卿意何如”(《晉書?符堅載紀》)?時朝臣多反對,唯秘書監朱肜、冠軍將軍慕容垂等力主攻晉。苻堅自恃國強兵眾,夸口投鞭于江,足斷其流,堅持攻晉。
太元八年(383年)五月,東晉都督江、荊等七州諸軍事桓沖率軍0萬攻襄陽(今屬湖北),另派兵擊沔(今漢水及其北源陜西留壩西沮水)北諸城及武當(今湖北丹江口西北)。又遣將攻蜀,拔五城(今四川中江),進攻涪城(今四川綿陽東)。六月,桓沖別將攻拔萬歲、筑陽(今湖北谷城北)。
苻堅獲悉,倍加震怒,除分別派兵援救外,即于七月下詔大舉攻晉,征發各州郡公、私馬匹,平民十丁抽一。高門富豪子弟、精通武藝的都授以羽林郎,共得3萬多人,任命秦州主簿趙盛之為建威將軍、少年都統。對晉孝武帝司馬昌明、謝安和桓沖等人亦先任以官職。八月,苻堅派陽平公苻融統率驃騎將軍張蠔、撫軍將軍苻方、衛軍將軍梁成、平南將軍慕容?及慕容垂等步騎25萬人為前鋒,兗州刺史姚萇為龍驤將軍,都督、梁二州諸軍事。不久,苻堅自長安南下伐晉,統領步兵60多萬,騎兵27萬,隊伍首尾千余里,浩浩蕩蕩。
符融帶兵三十萬先到穎口(今安徽潁河入淮河口)。九月,苻堅到達項城(今河南沈丘),后續涼州兵始至咸陽(今陜西咸陽東北)。幽、冀之兵進抵彭城(今江蘇徐州),西路蜀漢方向的兵力順江而下,東路幽、冀方向的兵力到達彭城(今江蘇徐州)。東西綿延萬里,水陸并進,僅運糧船計有萬艘。
在前秦大軍壓境之下,晉廷調兵遣將迎擊。派謝安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諸軍事,鎮守建康,任命尚書仆射謝石為征虜將軍、征討大都督,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率眾8萬抵御秦軍。龍驤將軍胡彬率5000名水軍增援壽陽(今安徽壽縣)。
十月,苻融等攻破壽陽,俘晉平虜將軍徐元喜、安豐太守王先等。慕容垂攻克鄖城(今湖北安陸)。胡彬得到壽陽陷落的消息,遂退保硤石(今安徽壽縣西北)。苻融命衛將軍梁成率兵5萬屯駐洛澗(今安徽淮南東淮河支流洛河),并于洛澗入淮水處設木柵切斷淮水水道,使胡彬的水軍無法東撤。謝石、謝玄的主力部隊自東向西推進,因害怕梁成,到達距離洛澗25里處便停止前進。胡彬困守硤石,糧食將盡,派人向謝石報告。不料,信使被秦軍截獲,并送至苻融處。苻融即報告苻堅,說晉兵人少,糧食不繼,宜乘機發動攻擊。苻堅得此消息,即將大軍留于項城,自領輕騎8000趕往壽陽,倍道就苻融。謝石聞知符堅在壽陽,十分恐懼,不敢作戰。苻堅等至壽陽,即派在襄陽俘獲的晉將朱序前往晉營勸降。朱序仍心向東晉,便借機對謝石說,前秦百萬大軍還沒有全部到達,應趕快攻擊其前鋒。謝石采納朱序的建議。
十一月,謝玄派鷹揚將軍劉牢之率北府軍精兵5000人擊秦軍梁成部,未到十里,秦軍在洛澗中設置的阻礙便擋住去路。劉牢之見此情勢,果斷作出決定,揮軍奮勇渡河,大破秦軍,于陣擊斬梁成及其弟梁云,又分兵切斷秦軍退路。秦軍腹背受敵,潰逃,爭赴淮水,溺死.5萬人。晉軍擒前秦揚州刺史王顯等人,繳獲大批軍械物資。處于劣勢的晉軍首戰告捷,士氣振奮,乘勝水陸繼進,徑逼淝水。苻堅、苻融登上壽陽城,見對岸晉兵布陣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今壽縣城北四里)上草木,以為皆是晉兵,面有懼色。
前秦軍于壽陽城東淝水西岸布陣,晉軍進至淝水東岸,兩軍隔水相望。謝玄派人通告苻融:“君遠涉吾境,而臨水為陣,是不欲速戰。諸君稍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秦諸將表示反對,都說:“宜阻肥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必萬全 。”苻堅說:“但卻軍,令得過,而我以鐵騎數十萬向水,逼而殺之”。苻融亦以為然,于是下令讓軍隊后退。不料,秦軍一退不可收拾。朱序乘機在陣后大喊“秦兵敗了,秦兵敗了”,秦軍以為真敗,爭相逃命。謝玄、謝琰、桓伊等率精兵8000涉渡淝水猛攻。苻融上馬沖入軍陣,欲阻止秦軍盲目退卻,馬倒被晉軍所殺。前秦指揮無主,更加潰不成軍。謝玄等乘勝追擊,直至青岡(今壽陽西30里)。秦兵自相踐踏而死的蔽野塞川,逃出的士兵,秦軍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追至,因而草行露宿,不敢停息,加之饑寒交加,死者十之七八。苻堅中流矢,單騎逃往淮北。朱序、徐元喜及原前涼主張天錫等一起投奔晉營。晉軍收復壽陽,俘秦淮南太守郭褒。苻堅沿途收集離散士卒,及至洛陽,僅剩0余萬人。
晉軍所獲儀服,器械、軍資珍寶堆積如山,牛馬驢騾駱駝達十萬余。晉庭封謝玄為前將軍、假節,但被謝玄拒絕。后賜錢百萬,彩千匹。
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謝安認為符堅剛剛被挫敗,應當乘機開拓中原,于是以謝玄為前鋒都督,率豫州刺史、冠軍將軍桓石虔等進攻前秦。謝玄軍進至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古邳鎮東),前秦徐州刺史趙遷棄彭城(今江蘇徐州),謝玄進據之。九月,謝玄派彭城內史劉牢之進攻前秦駐守鄄城(山東鄄城西北)的兗州刺史張崇,張崇逃奔后燕,劉牢之遣將軍劉襲追張崇,戰于河南,斬其東平太守楊光。劉牢之遂據鄄城。
平定兗州后,謝玄怕水道難行,遂采納督護聞人的建議,整頓漕運,保證軍糧等物資的運輸。十月,謝玄派陰陵太守高素率步騎3000進攻前秦青州(治今山東青州西北),秦青州刺史苻朗請降。又進軍冀州(治今河北冀縣),命令龍驤將軍劉牢之和濟北太守丁匡據守確?(今山東茌平西南),濟陽太守郭滿據守滑臺(今河南滑縣東),奮武將軍顏肱渡黃河,于北岸扎營。苻堅子苻丕派將軍桑據屯黎陽(今河南?h東北)抵御。謝玄命劉襲夜襲桑據,桑據逃走。苻丕惶恐求降,謝玄派晉陵太守滕恬之渡黃河,駐守黎陽。至此,兗、青、司、豫等州為謝玄所據。謝玄加領都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諸軍事。
謝玄上書,認為:“方平河北,幽冀宜須總督,司州縣遠,應統豫州”。謝玄也因功被封為康樂縣令。謝玄準備令豫州刺史朱序鎮守梁國,自駐彭城,“北固河上,西援洛陽,內?朝廷”。后晉庭認為征戰過久,沒有同意,令謝玄鎮守淮陰,朱序鎮守壽陽。
回軍途中,謝玄染病,于是上書請求解職,但晉庭未許。謝玄有說自己不能治事,怕耽誤軍國大事,于是晉庭讓其鎮守東陽城。途中,謝玄病勢沉重,便上書說:
“臣以常人,才不佐世,忽蒙殊遇,不復自量,遂從戎政。驅馳十載,不辭鳴鏑之險,每有征事,輒請為軍鋒,由恩厚忘軀,甘死若生也。冀有毫厘,上報榮寵。天祚大晉,王威屢舉,實由陛下神武英斷,無思不服。亡叔臣安協贊雍熙,以成天工。而氛霧尚翳,六合未朗,遺黎涂炭,巢窟宜除,復命臣荷戈前驅,董司戎首。冀仰憑皇威,宇宙寧一,陛下致太平之化,庸臣以塵露報恩,然后從亡叔臣安退身東山,以道養壽。此誠以形于文旨,達于圣聽矣。臣所以區區家國,實在于此,不謂臣愆咎夙積,罪鐘中年,上延亡叔臣安、亡兄臣靖,數月之間,相系殂背,下逮稚子,尋復夭昏。哀毒兼纏,痛百常情。臣不勝禍酷暴集,每一慟殆弊。所以含哀忍悲,期之必存者,雖哲輔傾落,圣明方融,伊周嗣作,人懷自厲,猶欲申臣本志,隆國保家,故能豁其情滯,同之無心耳。
去冬奉司徒道子告括囊遠圖,逮問臣進止之宜。臣進不達事機,以蹙境為恥,退不自揆,故欲順其宿心。豈謂經略不振,自貽斯戾。是以奉送章節,待罪有司,執徇常儀,實有愧心。而圣恩赦過,黷法垂宥,使抱罪之臣復得更名于所司。木石猶感,而況臣乎!顧將身不良,動與釁會,謙德不著,害盈是荷,先疾既動,便至委篤,陛下體臣?重,使還?淮側。甫欲休兵靜眾,綏懷善撫,兼苦自療,冀日月漸瘳,繕甲俟會,思更奮迅。而所患沉頓,有增無損。今者??,救命朝夕。臣之平日,率其常矩,加以匪懈,猶不能令政理弘宣,況今內外天隔,永不復接,寧可臥居重任,以招患慮。
追尋前事,可為寒心。臣之微身,復何足惜,區區血誠,憂國實深。謹遣兼長史劉濟重奉送節蓋章傳。伏愿陛下垂天地之仁,拯將絕之氣,時遣軍司鎮慰荒雜,聽臣所乞,盡醫藥消息,歸誠道門,冀神?之佑。若此而不差,修短命也。使臣得及視息,瞻睹墳柏,以此之盡,公私真無恨矣,伏枕悲慨,不覺流涕”。
晉帝于是派御醫為謝玄治病,并回京口養病。謝玄奉詔而還,但久病不起,于是又上書說:“臣同生七人,凋落相繼,惟臣一己,孑然獨存。在生荼酷,無如臣比。所以含哀忍痛,希延視息者,欲報之德,實懷罔極,庶蒙一瘳,申其此志。且臣孤遣滿目,顧之惻然,為欲極其求生之心,未能自分于灰士。??之情,可哀可愍。伏愿陛下矜其所訴,霈然垂恕,不令微臣銜恨泉壤”。
但表被擱置未報,謝玄前后共上書十多次,很久,才轉授散騎常侍、左將軍、會稽內史。
當時吳興太守晉寧侯張玄之也以才學而顯名,但名聲僅次于謝玄,時人稱為南北二玄”。
太元十三年(388年)正月,謝玄死于任上,時年四十六歲。晉庭追贈謝玄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曰獻武,其子謝?嗣。
謝玄生平點評
謝玄文武兼備,立志挽救危亡,以圖恢復。他創建的“北府兵”,能征善戰,特別能吃苦耐勞,成為東晉最為精銳的武裝力量。在淝水之戰中,“北府兵”軍陣嚴整,使秦主望而生畏,可見其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836390.html
相關閱讀:重塑我的頭像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