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闊臺個人資料
中文名:孛兒只斤?窩闊臺
別名:窩闊臺汗
謚號:英文皇帝
廟號:太宗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蒙古帝國
所處時代:蒙古帝國時期
出生地:漠北草原
出生時間:公元86年 逝世時間:公元24年2月日
職業:大汗
在位時間:229年9月3日?24年2月日
成就:西征歐洲;滅亡金朝,統一北方;定官制
陵墓:蒙古肯特山起輦谷
窩闊臺簡介
孛兒只斤?窩闊臺(公元86年?公元24年2月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窩闊臺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公元225年受封于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額敏縣)。公元229年忽里臺大會被擁戴登基,管理整個蒙古帝國。他繼續父親的遺志擴張領土,南下滅金朝,派拔都遠征歐洲,他在位期間疆域版圖曾擴充到中亞、華北和東歐。公元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窩闊臺廟號為太宗,謚號英文皇帝。
窩闊臺生平簡介
窩闊臺(86?24),又作斡歌歹、諤格德依等。即元太宗。蒙古國第二代大汗86?24即元太宗。蒙古國大汗(229?24年在位),軍事統帥。蒙古族,孛兒只斤氏。成吉思汗第三子。
初隨父統一漠北諸部,在合蘭真沙陀之戰中率部與克烈部王汗激戰,受箭傷。蒙古成吉思汗六年(2),從父南下攻金,與兄術赤、察合臺共統右軍,分掠云內(今內蒙古土默特左旗東南)、東勝、武州、朔州(今屬山西)等地。八年,與術赤、察合臺率右軍,沿太行山東麓南下,直抵黃河,復繞太行西路北行,攻掠二十余州,并與諸軍配合,圍攻金中都(今北京)。十四年,蒙古軍西征前,被成吉思汗定為大汗繼承人。后隨父西征,與察合臺率軍攻克訛答剌城(在今錫爾河中游),擒其酋長哈只兒只蘭禿;十六年(22),統一指揮術赤與察合臺兩軍,攻拔玉龍杰赤城(今土庫曼斯坦庫尼亞烏爾根奇)。十七年,與成吉思汗合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札蘭丁至申河(印度河),不獲,十九年班師。西征后,受封于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首府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后隨成吉思汗攻西夏。二十二年,在成吉思汗病卒后還師葉密立河封地。時過近兩年,于229年被諸王貴族擁為大汗。即汗位后,建立必?赤機構佐理政務,以鎮海、耶律楚材為長,定諸路課稅,頒律令,置倉廩,立驛站。
在位期間,蒙古的軍事活動繼續發展。窩闊臺汗二年(230),率軍攻金,克天成(今山西天鎮)等堡,旋渡黃河,連克韓城、鳳翔(今均屬陜西),迫金棄京兆府(今西安)遷民于河南,占據潼關以西之地。三年,遵其父成吉思汗聯宋滅金遺訓,與拖雷、斡陳那顏分兵三道攻金。四年初,自領中軍從白坡(今河南孟縣西南)渡河,攻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西),策應借道于宋、繞至鈞州(今禹州)的右軍拖雷,殲滅金軍精銳,連下河南十余州。形成對汴京三面圍攻。留速不臺攻金南京(今河南開封),自與拖雷北還。是年底,遣宣撫王楫使宋,訂聯宋滅金之約,爭取宋出兵共圍蔡州(今汝南)。五年(233)春,攻占金新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六年正月,蒙、宋軍合破蔡州,金哀宗自殺,滅亡金朝。七年,以宋敗盟攻汴京為由,派兵攻宋。次子闊端由陜入川,招降亡金將領所據秦、鞏二十余城。興建和林城(今蒙古國哈爾和林),為蒙古國都。遣宗王拔都、貴由、蒙哥等西征,因諸王、那顏均派長子從征,史稱“長子出征”。歷時七年,相繼攻滅不里阿耳(在今伏爾加河上游)、欽察(里海、黑海以北之突厥語部族)、斡羅思(俄羅斯)諸國,十二年(240),破乞瓦(今基輔),隨后分路侵入孛烈兒(波蘭)、馬札兒(匈牙利)。次年連破布達、佩斯,進軍至維也納附近。次年占成都;三子闊出占襄陽。九年下光州,至黃州受阻,罷兵。
在位期間,取耶律楚材等建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立朝儀,制定諸王拜見大汗禮,提高汗權;建中書省,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定賦稅制度,漢民以戶計,西域人以丁計,并建十路課稅使;再次頒行大札撒(法令),約束諸王大臣,以鞏固和強化汗權;使用文士,設編修所、經籍所,編集經史,保存典籍。同時在蒙古地區確立百分取一的賦稅制度;改變諸王駙馬聚會時向百姓征斂的作法,由各千戶提供聚會之需;置倉廩,以貯金帛器械;創建和林城,建造萬安宮;派人察視荒原戈壁,掘井取水,以供牧民駐牧;設站赤,供使臣來往之需。八年(236),括中州民戶,得續戶一百一十余萬,按蒙古體制,將民戶分賜諸王勛戚,定新稅法,行五戶絲制。每二戶出絲一斤交朝廷,每五戶出絲一斤交給受封諸王。其統治時期,蒙古政權的建設,法令的增頒,賦稅的確立,驛站的建立等都有新的發展,對蒙古社會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時稱治平”。十三年十一月,酗酒暴卒。元世祖至元三年(266),追謚英文皇帝,廟號太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836405.html
相關閱讀: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重塑我的頭像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