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戰斗英雄劉文華:朝戰殘酷 我們上去就沒有想回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朝鮮戰場太殘酷了,一個連上去能回來幾十人就不錯了,我們上去就沒想回來”,他含著淚說:“我們是幸運者!”

《遼沈晚報》2009年08月05日第A09版版面圖

本文摘自:《遼沈晚報》2009年08月05日第A09版,作者:吳會山,原題:懷念全國戰斗英雄劉文華

我與戰英雄劉文華家只有一領之隔,因屬二個不同區村,沒見過面。同在一個部隊,也不相識。

1951年,劉文華從朝鮮回國,參加全國英雄模范會議。趕上過大年,組織安排他回家與親人團聚。

縣領導得知,請他為機關干部和青少年學生作報告。當時縣里沒有俱樂部也沒有禮堂,大型活動都借用戲園子劇場。老鐘家解放前建的劇場,一趟木架磚瓦結構廂房,有散座、樓座,座位是長條木凳,凳上捆綁谷草,如似現在泡沫墊子,定員八百人。劇場屬于特種營業,歸公安派出所管理,借用劇場和公共場所安全任務落到我的身上。

1952年1月23日,是農歷臘月二十七。建國初期舊歷年關,是防范敵特破壞和治安案件發生的非常時期,公安工作是嚴加防范。報告是上午九點開始,派出所離劇場不到200米,吃過早飯不到八點,我就叫開劇場的門,察看取暖爐火和座位下面有無隱患。

劉文華家在二區執中村,離城里八里地,他徒步趕到,是進劇場第二個人?次掖┲鴱牟筷爭Щ氐木G色大衣,知道我是從部隊轉業回來的戰友。當時軍人之間有一種特殊感情,尤其是在地方相遇。他大我三歲,聽我說赴朝的戰友,大部分都犧牲在朝鮮戰場。“朝鮮戰場太殘酷了,一個連上去能回來幾十人就不錯了,我們上去就沒想回來”,他含著淚說:“我們是幸運者!”

一個時代一種風氣,建國初期,不論職位多高,功勞多大,講話都是站著,不用講稿,也沒有套話。他每次開頭都是強調“我是一個普通的兵,是戰友支持,是同志血汗把我培養成英雄。”他講的是回到祖國參觀看到的偉大成就,和到蘇聯訪問看見集體農莊幸福生活場景。對朝鮮戰場,他講的是身邊戰友英勇無畏,博得陣陣掌聲。全縣機關還沒有一架照相機,那天是照相館用三角架支起的照相機,人和照相機在黑紅兩色防光布罩里,前邊點燃鎂粉閃光,拍下這張照片。

戰爭年代,在后防偏遠縣城,能聆聽到全國戰斗英雄報告是難得的機遇,有的同志因為工作沒有聽到報告,覺得很遺憾。我得天獨厚,聽了二次報告,還得到英雄簽字留念?杉缲摫Pl英雄,維護會場安全的任務,不能全神貫注去聽。因有特殊戰友情感,找出求印刷工人幫忙訂的筆記本(那時我們一人一月發二張白紙,因工作關系常去印刷廠,他們給我訂的和商品相似,很精致)。第二天會前,我請他到后臺,把筆記本和鋼筆放在桌上,讓他寫贈言。他在我的新筆記本只寫三個字“劉文華”。我讓他再寫,他說沒文化只會寫名?次沂,他說:“我講你記在心上吧,遇到困難,想想在朝鮮犧牲的戰友;取得成績和榮譽,也讓戰友分享;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臘月二十八做完報告,我們握手相別。50多年了,我從遼寧到吉林,又從吉林回到遼寧。在不同單位不同崗位工作,經歷許多風風雨雨,在迷惑、困難和挫折中,想到在朝鮮犧牲的戰友我沒有迷失方向。50多年,我總想起劉文華同志說的“普通一兵,我們是幸運者”。我確實是幸運者,我們那代人參軍,誰也沒想到有離休這個待遇。離休了,我想起“英雄說的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黨和人民把我這個拿槍的兵,培養成拿筆的高級知識分子,我該用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多少年來,我總想再一次與英雄握手,1982年,我為民政局整理檔案,才知英雄已成烈士。多少年來,我想寫懷念英雄文字,我想讓英雄贈言與英雄照片會面,可英雄家屬早已搬離西豐,烈士檔案不僅沒有照片,記敘也很簡略。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去檔案館查找1951年水災圖片,意外發現這張史料照片。如獲至寶,如見英雄,翻拍下來寫下這段緬懷文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838736.html

相關閱讀: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重塑我的頭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