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谷(黃庭堅)出生于公元1045年,字魯直,號涪翁、山谷道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修水(宋朝時稱分寧)縣雙井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北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進士,歷任國子監教授、泰和縣令、(神宗實錄)檢討官、著作佐郎等職,因受人暗陷,多次遭貶,最終在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卒于宜州(治今廣西宜洲市)貶所,只是到了南宋紹興初(1131年),才由高宗追贈直龍圖閣學士,加太師,謚號文節。 黃庭堅的一生雖然在仕途上并不得志,但是,他卻因手中一桿筆而千載揚名。他早年因文章詩詞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后與蘇軾齊名,又有“蘇黃”之稱。其詩以杜甫為宗,講究修辭造句,風格奇崛,為“江西詩派”開創者;其書法自成一家,擅長行、草書,字體中宮斂結、長筆四展,筆畫變化不受羈束,與蘇東坡、米芾、蔡襄齊名,號稱“宋四家”。 據《宋史黃庭堅本傳》記載:“大觀三年(1109年)蘇仙固、蔣緯護樞歸葬雙井祖塋之西!逼淠棺运纬詠矶啻尉S修,1959年即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撥款全面維修。2005年在紀念黃庭堅960周年之際,修水縣人民政府再次撥款進行修葺。修復后的陵園四周護有圍墻,墻外是一圈挺拔的白楊樹,陵園南面建有兩層牌坊式門樓。門樓對著開闊的田野和遠處的修河、群山,樓上方有我國書法家協會沈鵬同志的“山谷園”親筆題詞,左右兩邊題有“杭山擁翠碧水揚波此處詩魂稱鼻祖;左史垂名右軍攬勝先生筆法耀千秋”長聯。進門迎面是一尊黃庭堅的石雕像,石雕四周圍鋪有南京雨花石。石雕后為坐北朝南的墓塋。陵墓高1.93米,直徑2.76米,墓前有四柱三碑,中碑豎刻“宋謚黃文節公之墓”,左右碑刻其傳略,并有“看黃庭有味,笑白發無顏”的對聯,陵園內還種有花草樹木,設置有供參觀憑吊者休息的石凳。 按照修水人葉落歸根的說法,黃庭堅及其“十龍”的墳墓都安葬在出生地??雙井,對面山上的進士墓群就是“十龍”墓。拼音:shāngǔ
英文:valley釋義:兩山之間狹窄低凹的地方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沖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形狀像山的:山墻(人字形房屋兩側的墻壁。亦稱“房山”)。形容大聲:山響。山呼萬歲。地理上山谷的定義:等高線凸向高處山谷連線;山脊之間低洼部分;山谷線也叫集水線。谷(③④谷) gǔ 兩山間的夾道或流水道,或指兩山之間:山谷。河谷。喻困境:進退維谷(進退兩難)。莊稼和糧食的總稱:五谷。百谷。粟的別稱,亦指稻的子實:谷物。谷米。稻谷。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43/10 民 族: 漢族 原名谷傳發。江蘇南京人。1961年參加工作。1989年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江蘇省作家協會雨花雜志社編輯、編輯部主任、副主編,鐘山雜志社副社長、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報告文學集《丹青引》、《天堂不是夢》、《君到姑蘇見》,散文詩集《江南風采》,文化隨筆集《陶瓷談叢》、《遙望姑蘇江》、《走遍中國南京》、《中國紫砂大師》、《宜興紫砂珍品》、《藝術大師之路??傅艷石》,中短篇小說集《回門》,長篇散文及隨筆《沉浸孝陵》、《江南畫舫》、《卻嫌脂粉污顏色》、《滿身蒼翠驚高風》等!堵返暮艉啊(責編)、《歷經艱難樂事多》獲首屆江蘇文學獎報告文學獎!独ド街贰(責編)獲全國報告文學獎,《漆黑的羽毛》獲全國短篇小說獎。1959年8月出生,大學本科,中級職稱。自1994年至今,一直擔任桂林人民廣播電臺《象山夜話》節目主持人。十多年來通過探索,努力尋求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并根據熱線節目特點,逐步形成了追求真誠、睿智的主持風格。多年來,收到聽眾來信、電子郵件、手機短信數萬封(條),接聽電話一萬多個,《象山夜話》已成為桂林電臺最有影響力的品牌節目之一。熱愛主持工作,刻苦鉆研業務,深入采訪,不斷提高節目質量,到龍勝泗水鄉瑤寨采寫錄制的錄音報道《祈盼》獲廣西新聞獎一等獎。勇于創新,不斷開拓,去年推出《象山夜話???桂林周刊》,嘗試用桂林方言主持節目,是目前桂林電臺唯一一檔桂林方言節目,深受聽眾歡迎。2008年桂林市最佳主持人候選人。2008年10月獲桂林市最佳主持人稱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900885.html
相關閱讀: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重塑我的頭像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