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個人資料
中文名:羅貫中
別名:字貫中,號湖海散人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元末明初
所處時代:元末明初時期
出生地:山西太原府
出生時間:約公元330年 逝世時間:約公元400年
職業:小說家
成就:《三國演義》;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
代表作品:《三國演義》
羅貫中簡介
羅貫中(約公元330年-約400年),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的作者!度龂就ㄋ籽萘x》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后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趙太祖龍虎風云會》。
羅貫中生平簡介
7歲時在私塾學四書五經。4歲時母親病故,于是輟學隨父親去蘇州、杭州一帶做生意。但是羅貫中對商業不感興趣,在父親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隨當時的著名學者趙寶豐學習。羅貫中號“湖海散人”,這個稱號就寄寓著漫游江湖、浪跡天涯的意味。大約在公元345?355年間,他來到了杭州。羅貫中與志同道合者為友。加上他對民間文學又極其喜愛,到了這里,自然不愿離開遠去。
元惠宗至正十六年(356年),羅貫中辭別趙寶豐,“有志圖王”的羅貫中到農民起義軍張士誠幕府作賓。起事稱霸的張士誠是滅元功臣。第二年在羅貫中的建議下,張士誠打敗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進攻。同年,張士誠的弟弟兵敗被元朝俘虜,張士誠只好投降。降元后,張士誠貪圖享樂。到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看到元朝沒落,又再次稱王。包括羅貫中在內的許多幕僚都建議暫緩稱王,但是不被采納。劉亮、魯淵等人紛紛離去,羅貫中自此對張士誠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太原。至正二十三年(公元363年)九月,不久,羅貫中也離開了張士誠,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羅貫中又回到了杭州!度龂就ㄋ籽萘x》的寫作,當在該年以后。這時,他已五十多歲,對歷史、對人生都有了比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備了創作《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條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370年),羅貫中已寫了十二卷,之后卷數的寫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羅貫中寫作《三國志通俗演義》期間,施耐庵從蘇州遷移到興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為了紀念他的師傅施耐庵,羅貫中在完成《三國志通俗演義》之后,決定加工、增補施氏的《水滸傳》。成書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間。在加工、增補《水滸傳》的同時,羅貫中繼續創作歷史演義系列作品。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他也曾參與其中。明人王圻在《稗史匯編》中,稱他是一位“有志圖王者,乃遇真主”,也就是看到天下將不免落到朱元璋手里,才不得已淡出江湖。不久,羅貫中遠走江南,流寓于江、浙一帶,以小說抒寫其“圖王”霸業之胸襟。圖王未果,發憤著書。
不過,這也可能只是一個傳說。因為清顧苓《塔影園集》卷四《跋水滸圖》記載“羅貫中客霸府張士誠”,這與“有志圖王者”的形象不符合。這兩則記載雖有矛盾的地方,但足以表明羅貫中在元末曾經想有所作為,“傳神稗史”,只是在現實中失敗后無奈的選擇。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曾令各行省連試三年。由于曾與朱元璋為敵,羅貫中不得不放棄了讀書人步入官場的機會。明洪武4年,羅貫中寫出了《三遂平妖傳》,此后,便一發而不可收,創作了《殘唐五代史演義傳》《隋唐志傳》等著作。
羅貫中在創作完了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幾歲的老人了。他為了出版這些作品,于洪武十三年左右從杭州來到了福建,因為當時福建的建陽是出版業的中心之一。但是,羅貫中的這一目的未能實現。羅貫中的創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寫過樂府隱語和戲曲,但以小說成就為主。關于他的小說,《西湖游覽志馀》稱他“編撰小說數十種”,又相傳他寫過《十七史演義》。今存署名羅貫中的作品,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還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和《三遂平妖傳》也和施耐庵一起編寫過《水滸傳》。
大約在公元385?388年間,羅貫中活了七十歲,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廬陵(今江西吉安)逝世。
羅貫中生平評價
羅貫中不僅是公認中國最早的章回體小說之一、“歷史演義”類型的開山作《三國演義》的作者,而且分別被認為開創了章回小說中“英雄傳奇”和“神魔小說”類型的《水滸傳》和《三遂平妖傳》的作者都有包含羅貫中的說法,而另一大類“世情小說”則源自改編自《水滸傳》情節的《金瓶梅》。由此可以認為,羅貫中一人擔當了中國古典長篇章回體小說四大主要類別鼻祖,對中國小說的發展有劃時代的意義。有人甚至稱羅貫中為“中國古代小說之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917563.html
相關閱讀: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重塑我的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