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何應欽:接收岡村寧次軍刀的中國軍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黃埔系”首領何應欽

中華民國第3任行政院院長何應欽

1945年9月9日,何應欽代表中國接受日軍投降書。

何應欽夫婦

  1987年10月21日,何應欽病逝。

  何應欽(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字敬之,貴州興義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曾任黃埔軍?偨坦佟④娢瘯䥇⒅\總長、行政院院長等政府要職。

  1901年入讀貴州陸軍小學,后入武昌陸軍中學。1908年到日本,初入東京振武學校,后入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十一期,并加入同盟會。1916年回中國。1924年任黃埔軍校總教官。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任潮梅警備司令,由廣東潮梅平定福建;后任東路總指揮入浙。1927年寧漢分裂時在龍潭大敗孫傳芳,之后調任全軍總司令部總參謀長。1929年,任海陸空軍總參謀長。1930年,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長,此后多次任軍委會行營主任,擔任“剿匪”前線指揮。何應欽于九一八事變后與日本交涉華北問題,負責簽署塘沽?定及何梅協定。

西安事變時,何應欽暫代總司令,主張武力討伐張學良。中日戰爭爆發后,他兼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軍委會參謀總長等職。1944年11月后,歷任同盟國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重慶行轅主任?谷諔馉巹倮,前往南京,接受日軍投降。1946年6月赴美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1948年接白崇禧任國防部長、1949年6月12日于李宗仁行代總統時任行政院長。1949年赴臺灣,擔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直至去世。1982年出任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首任會長。

  何應欽:蔣介石嫡系部隊中的第一首領

  1934 年4 月,國民黨軍重新頒授將官軍銜,有八名高級將領被授予一級上將,何應欽名列其中,他是當時中央軍系統唯一的一級上將。

  何應欽,字敬之,一級陸軍上將,曾任黃埔軍?偨坦,后來成為"黃埔系"中地位僅次于校長蔣介石的第二號人物,有"蔣何"之并稱,歷任第一軍軍長、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參謀總長、軍政部長、中國陸軍總司令、國防部長、行政院長等職,退臺后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

  (一)

  何應欽1889 年4 月2 日生于貴州興義泥蕩村。父親何其敏,經商。

  何應欽在兄弟5 人中行三。7 歲入鄉塾,10 歲讀初小,13 歲進縣立高小,后以考選第一名被保送入貴州陸軍小學,1908 年又被保送武昌陸軍中學,同年秋赴日本留學,入振武學校第十一期,與谷正倫等同學一并加入同盟會。1911 年辛亥革命爆發后,何應欽輟學回國,參加上海光復之役。二次革命時,何任江蘇陸軍第一師營長,二次革命失敗后,返回日本完成學業,1913 年秋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二期步科。1915 年,何應欽從士官學校畢業回國,應黔軍總司令王文華之邀,任黔軍第一師步兵第四團團長兼貴州講武學校校長。1916 年,何應欽娶了原貴州督軍劉顯世外甥女、王文華之妹王文湘為妻。

  以后,何又升任黔軍第五混成旅旅長、黔軍總司令部參謀長等職,何應欽并晉銜為陸軍少將,成為黔軍總司令王文華的得力干將,并是貴州新派中的核心人物。1920 年,王文華被政敵劉顯世派人刺死,何應欽也被刺傷,經一法國醫生治療,才免于一死,此后在上海寓居數年。

  1924 年,孫中山在廣州籌建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何應欽經日本士官學校同學王柏齡推薦,出任黃埔軍校少將總教官。從此,何應欽長期追隨蔣介石,成為蔣家王朝幾十年統治的重要支柱。蔣何雖為留日同學,且又同在陳其美手下共過事,但兩人以前并無深交。何應欽到軍校后,工作謹慎,辦事認真,思想右傾,且無不良嗜好,無論在上班或下班的時間內一找必到。這些都受到蔣介石的贊賞,并逐漸加以信任,常把一些重要任務托付給何。何受到如此重視,也知恩必報,帶著劉峙、顧祝同、錢大鈞、陳繼承等一批軍事教官,干得愈加出色,深得蔣介石的歡心。蔣、何之間的關系,從此也愈來愈密切了。以后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組成兩個教導團,何任第一團團長,錢大鈞、劉峙、顧祝同為他手下的營長。他率領黃埔學生軍,在平定"商團叛亂",兩次東征,討平劉、楊叛亂等作戰中,屢建戰功。

  廣東國民政府完成對粵的初步統一和鞏固后,蔣介石即將黃埔學生軍的兩個教導團擴編成兩個教導師,成立了第一軍,蔣親任第一軍軍長,何任第一師師長。

  1926 年7 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蔣介石任總司令,下設7 個軍。何應欽升任第一軍軍長。第一軍由黃埔學生軍組成,軍政素質很高,是以后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的基礎,也是國民黨"中央軍"的基本班底,是蔣介石幾十年反革命統治所依賴的嫡系力量。何應欽出掌第一軍,在黃埔師生中建立了威信,也奠定了他在蔣介石嫡系部隊中的首領地位。

  北伐戰爭中,何應欽先后升任北伐軍東路總指揮、第一路軍總指揮。1927 年7 月,桂系首領白崇禧等"逼宮",要蔣介石下野,與白私交不錯的何應欽態度曖昧,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蔣介石無奈,只得通電下野。當白崇禧在會上要蔣離職時,蔣回顧何,而何一聲不吭,蔣傷心異常,拂袖而走。蔣事后說:"當時只要他何應欽一句話,我是可以不走的。"這是蔣、何的第一次矛盾。從此,蔣何間埋下了芥蒂。

  1928 年1 月,蔣介石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后,繼續北伐。2 月9 日,蔣介石突然奪了何應欽第一路軍總指揮的兵符,后又經別人圓場,調任其為有職無權的總司令部參謀長。何肚里有氣,托病于杭州附近莫干山。蔣親自跑去對何說:"我離了你,沒有問題,照樣干下去;你若離開我,就無辦法。"何權衡利弊,只好隨蔣到南京就職。蔣介石的這一手,對何應欽震動很大,他深知蔣"愛之加膝,惡之墜淵"的脾氣,從此對蔣俯首貼耳,處處小心謹慎。

  在1929 年2 月到1930 年10 月的國民黨新軍閥混戰時期,何應欽先后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武漢行營、開封行營、廣州行營、鄭州行營主任,在前線指揮對唐生智、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新軍閥作戰,積極為蔣賣力,成為蔣的主要軍事助手。1929 年,其父何其敏去世,此時正逢蔣馮閻中原大戰,何一直在前線督軍,無暇回興義奔喪,蔣深為感動,親往設在南京的何父靈堂祭吊,并親筆寫了贊辭,使何深受感動。1930 年3 月,何應欽被任命為軍政部長,此后一直連任至1944年,長達14 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941009.html

相關閱讀: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重塑我的頭像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