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簡介
《鹽鐵論》是中國西漢桓寬根據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議記錄“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書中記述了當時對漢武帝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的一場大辯論。該書共分六十篇,標有題目,內容是前后相連的。
《鹽鐵論》是研究西漢經濟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由于《史記》對桑弘羊的記述不夠完備,《漢書》又未立專傳!尔}鐵論》因有桑弘羊的對話,可補此不足!尔}鐵論》的議論從實際出發,針砭時弊,頗中要害;語言簡潔流暢,渾樸質實。另外《鹽鐵論》采用對話體的寫法,并且各篇之間互相聯系,在古代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見的。
但美中不足的是《鹽鐵論》作者桓寬偏向儒家思想,并不能保持客觀立場;笇掛洞舜螘h記錄中對諸“賢良文學”有明顯偏頗的立場,書中多次描述官府官員們的窘態,或默然不對、或勃然作色、或憮然內慚,多有貶抑之辭。
鹽鐵論主要內容
《鹽鐵論》全書分為0卷60篇。前4篇是寫鹽鐵會議上的正式辯論,自第42篇至59篇是寫會后的余談,最后一篇“雜論”是作者寫的后序。篇各標目,前后聯成一氣,采用對話文體,以生動的語言真實反映當時的辯論情景,保存了不少西漢中葉的經濟史料和豐富的經濟思想資料。
書中記述,在漢昭帝下詔調集的這次鹽鐵會議上,賢良文學們提出,鹽鐵官府壟斷專營和“平準均輸”等經濟政策是造成百姓疾苦的主要原因,所以請求廢除鹽、鐵和酒的官府專營,并取消均輸官。
均輸和平準是漢武帝時期(公元前40年至公元前88年),其最初目的是利用行政手段干預市場和調劑物價的兩種措施,均輸就是在各地設置均輸官,負責征收、買賣和運輸貨物,地方應交納的貢物,折合成錢交給均輸官,均輸官再在各地之間賤買貴賣,調節物價,同時也為國家增加了收入。平準則是官府負責京師和大城市的平抑物價工作,賤時國家收買,貴時國家拋售,抑制奸商的投機倒把行為,穩定物價。但是由于理論的過于理想化,造成了百姓買什么什么貴的惡性循環。
書中的御史大夫即桑弘羊,站在封建中央政府的立場,強調法治,崇尚功利,堅持國家干涉經濟的政策,對鹽鐵官營、平準、均輸等重大政策措施采取堅決維護的態度,認為它“有益于國,無害于人”,既可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以佐助邊費”,又有發展農業生產,“離朋黨,禁淫侈,絕并兼之路”的作用,因而決不可廢止。他在為鹽鐵官營等政策辯護時,全面地提出了他對工商業的看法。他接受了范蠡、白圭的重商思想和國家經營工商業的思想,認為工商業在人民經濟生活中是不可少的,人民生活所需的“養生送終之具”均“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所以,他主張“開本末之途,通有無之用”,“農商交易,以利本末”。但他認為工商業應該由政府控制,發展官營工商業。這樣既可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又可以“排富商大賈”,抑制他們的兼并掠奪,有利于“使民務本,不營于末”,有利于“建本抑末”。
鹽鐵論歷史價值
鹽鐵會議上,賢良、文學在辯論中所闡述的當時的儒家經濟思想,經過《鹽鐵論》的“推衍”,更為全面系統,形成中國封建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經濟思想!尔}鐵論》的作者桓寬,服膺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站在反對桑弘羊的立場,但他把鹽鐵會議辯論雙方的思想、言論比較忠實地整理出來,因而使《鹽鐵論》這部著作,不僅保存了西漢中期較豐富的經濟史料,也把桑弘羊這一封建社會杰出理財家的概略生平、思想和言論相當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成為研究中國經濟思想史、特別是西漢經濟思想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953613.html
相關閱讀:重塑我的頭像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