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毅英由于及時偵知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情報被嘉獎,晉升為軍統本部第四處電臺臺長,后來成為軍統局唯一的女少將。
戴笠 資料圖
本文摘自:《同舟共進》年第10期,作者:毛劍杰,原題為:《情報暗戰,沒有硝煙的生死搏殺》,本文系節選
中日雙方特工在淪陷區直面搏殺的同時,中國大后方的密電破譯戰也悄無聲息地展開了。在重慶,早年留學日本的譯電員池步洲,年僅30歲,經驗尚無,但是他發現收到的日軍密電基本是英文字母、數字、日文的混合體,這成為他破譯日軍密碼的起點。
“在翻閱英文日密過程中,只見英文字母一個接一個地連綴在一起……”他很快找到門道,“首先,我斷定它只能以兩個字母為一組來代表日語的一個字母或一個漢字,或一組漢字。其次,就按我這個思路把每一份日密從首到尾劃為雙字組,然后再進行觀察,看一看能否從中找出什么名堂來。”
“這是一個十分瑣碎而又枯燥乏味的繁重工作。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話不差。一天晚上,我對若干份英文日密進行劃組觀察時,發現有那么若干雙字組特別顯眼,例如MY、HL、GI……”
池步洲作了進一步統計后,發現這樣的英文雙字組正好有10組,極可能代表著0~9的10個數字。根據這一發現,池步洲做了大膽的猜想:他將這十組假設的數字代碼使用頻率最高的MY定為“1”,把頻率最低的GI定為“9”。另外,日軍密電中的數字,很可能表示的是當時交戰軍隊的部隊番號和兵員數目等數字。然后池步洲到部隊進行核對,由此找到了越來越多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他并結合密碼中的許多隱語,如“西風緊”表示與美國關系緊張,“北方晴”表示與蘇聯關系緩和,“東南有雨”表示中國戰場吃緊……順藤摸瓜,最終破譯出一份份日本軍部大本營發出的密電。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破譯了截獲的一份由日本外務省致駐美大使野村的特級密電:
1.立即燒毀一切機密文件;2.盡可能通知有關存款人將存款轉移到中立國家銀行;3.帝國政府決定采取斷然行動。
與此同時,軍統女譯電員姜毅英也破譯了日本軍部無線電密碼,偵知日軍將于同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美國海軍的絕密情報。她立即將此情報交戴笠親自處理,戴笠極為興奮,立刻將電報轉呈蔣介石。
蔣如獲至寶,即批示“速通知美國政府”。但美國人一向輕視中國,因而對中國提供的情報付之一笑。一位海軍官員還說:“哪有這種事,是中國故意挑撥美日關系的伎倆吧!”由于美方絲毫沒有采取預防措施,結果日本于美國時間1941年12月7日凌晨突襲珍珠港,使美軍太平洋艦隊幾乎遭到滅頂之災。
盡管如此,蔣介石對戴笠能及時獲得日軍情報,并事先轉告美國,感到十分滿意,稱軍統情報工作做得好,提高了中國情報工作的聲譽。
日軍的偷襲證實了軍統情報的可靠性,美方開始對軍統刮目相看。后來,美國海軍司令部主動找戴笠,協商成立了“中美情報合作所”,由戴笠任主任,美國海軍準將梅樂斯任副職。從此,大批美國特務人員及特種裝備源源進入中國。
姜毅英由于及時偵知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情報被嘉獎,晉升為軍統本部第四處電臺臺長,后來成為軍統局唯一的女少將。由于姜毅英是諜報人員,必須保密,所以她晉升的消息并未記錄在臺灣“國防部”等單位官方公開的數據中,但在“情報局”內部檔案卻有清楚的記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953623.html
相關閱讀: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重塑我的頭像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