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開發6歲以下孩子的潛能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潛能開發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家長常常認為,孩子那么小,他們能懂什么?實際上,孩子的學習能力遠遠超出成人的預計。在6歲以前的早教期,家長千萬不要忽視開發孩子的潛能。13日,由金寶貝邀請的留美學者、早教專家童俊教授在青少年宮給慕名前來的家長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愛的反面,是不聞不問

童教授說,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是建立基本安全感的時期,媽媽的心態和狀態很重要。此時,孩子無法分辨媽媽和自己,心理上與母親共生,媽媽的體驗和感覺能很快地傳遞給孩子,所以,媽媽要盡量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不要讓孩子體驗到恐懼感或者拋棄感,平時要盡量多地關注孩子,用眼神和寶寶交流,擁抱孩子,有更多皮膚上的接觸。對BABY來說,愛的反面并不是恨,而是不聞不問,冷漠最可怕。

三歲,寶寶首次獨立

一歲以內,孩子無“我”的概念,但三歲是孩子的第一個獨立期。這時,父母要盡量讓孩子順利完成“分化”和獨立的過程。童教授說,一歲半的孩子會有“我”的概念,到了三歲,就會意識到性別的不同。如果父母此時不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僅會影響到第二次獨立期(青春期)的個性,嚴重的會出現孩子成人后仍然離不開父母,走不完青春期的現象。

三歲時,要注意分床睡覺,讓孩子有自己的小空間,從小培養起獨立感;同時,要教會孩子學會觀察,主動獨立地了解事物間的差異。

玩具的作用

嬰兒愛吮手指,是把它當成了替代性的媽媽。童教授說,真正的過渡性課題,是如何讓孩子從只知道有媽媽轉變為開始關注其他事物,玩具就是一個最好的替代品,這是孩子在和其他人打交道前的過渡。游戲能讓孩子通過操作和體驗找到現實感,啟發孩子的想像力,是為孩子以后的人際交往打基礎的手段。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忽視給寶寶買玩具,平時也要多抽時間和寶寶做游戲。

父母不要全能

當孩子要求的父母做不到時,很多家長總認為:“我太無能”。童教授說,對孩子來說,人生第一課就是要學會失望和面對挫折。

在早教中,父母的態度是第一位的。孩子哭了,能一下子找到孩子的哭因當然更好,找不到原因,也沒關系,只要你一直在努力尋找,寶寶就能感受到。因此,早教,特別鼓勵父母的參與,和孩子一起玩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親子才有更多共同語言。

孩子應該懂什么

很多家長有一個共同的誤區:小孩子,他懂什么。實際上孩子知道的,比家長預想到的要多得多,孩子最能感知世界,學習能力最強。

但家長若急于要孩子多學知識和技能,是不對的。6歲以下應該開發的最大潛能是心理素質、獨立能力。家長懷著傳統的功利心理,總想和其他孩子比,總想孩子多學點什么,未必是好事。 文/沈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neng/kaifa/1220316.html

相關閱讀:拓展你的想像力
怎么開發寶寶的潛能
如何運用心理學發揮你的潛能
解行并重
愛上靜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