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擁有自己的才藝是很好地一件事,但是,有些家長為了挖掘寶寶的才藝潛能,強迫孩子學習一些自己不特長,甚至是不喜歡的一些藝術是很不正確的教育方法。以下這些培養寶寶才藝的潛能的誤區,如果您踩了或者即將準備踩,請您趕快改正。
目前,有不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在接受正常教育的前提下,再接受一項或幾項特長教育,以便于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去迎接未來的挑戰。于是,以培養孩子某些特殊能力為目的的各種特長教育應運而生,諸如書法班、美術班、舞蹈班、音樂班等等,應有盡有不一而足。
特長教育對孩子來說,的確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貪玩好耍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的興趣與愛好都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今天喜歡的東西,明天也許就不再喜歡了。因此,家長要注意因勢利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卻沒有做到這一點,當孩子對學習生厭時,家長不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而是采取強迫壓制的辦法逼著孩子去學,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這正好應驗了那句老話:“強扭的瓜不甜”。
由于某些家長在思想認識上的錯誤,致使特長教育進入了種種誤區:
一廂情愿
進特長班學習,對于許多孩子來說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家長一手包辦,不少孩子對究竟該學什么好、自己是否適合進行特長教育等問題都心中無數,報名參加特長班的學習完全是家長的一廂情愿。如此,若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缺乏學習興趣,這不但收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倒會阻礙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發展。
強迫性
當孩子還沒有一定的選擇權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當家長的角度與孩子的意愿相違背的時候,才藝培養有可能就會成為一個悲劇。當家長自認為是好的才藝,有發展前景的才藝,有可能會自行幫孩子報讀,甚至強迫孩子去上興趣班,這樣不僅沒能得到好的成效,同時會導致孩子的不快樂情緒。
貪多求全
一些家長盲目認為多學總比少學好,今天讓孩子學鋼琴,明天讓孩子學美術,過兩天又讓孩子改學書法。不堪重負的孩子,平時忙雙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外,還要忙寫字彈琴或繪畫,難怪有些孩子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放學后,我寧愿被老師留下來也不愿立即回家!
方法不當
特長教育對孩子來說,的確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貪玩好耍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的興趣與愛好都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今天喜歡的東西,明天也許就不再喜歡了。因此,家長要注意因勢利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卻沒有做到這一點,當孩子對學習生厭時,家長不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而是采取強迫壓制的辦法逼著孩子去學,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這正好應驗了那句老話:“強扭的瓜不甜。”孩子往往是比較好動而且具有好奇性的,家長不要以為他今天喜歡跳舞,就是真的愛跳舞,他今天彈了一下琴就是有潛能。應該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以及與孩子的溝通,才落實到報讀,不然家長的“誤以為”只會事與愿違。
非專攻
很多時候,家長單方面認為多學就是好,就會自行去幫孩子報讀各種興趣班。首先,在報讀之前,要了解孩子真正的愛好與潛能,其次,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孩兒根本就沒辦法真正消化,不僅浪費了孩子的時間與精力,而且會讓孩子覺得身心疲勞,出現反感的情緒。
簡單定位
即使寶寶表現出扭扭唱唱或涂涂畫畫,也不能簡單地推斷說寶寶的藝術興趣點就在畫畫或唱歌上。在寶寶的早期發展中,興趣點有可能是多方面的,過早地、簡單地把寶寶的藝術表現定位在某個方面,往往會造成寶寶片面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neng/kaifa/1242688.html
相關閱讀:愛上靜心
如何運用心理學發揮你的潛能
解行并重
拓展你的想像力
怎么開發寶寶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