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期的預備活動
靈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人腦進行創造性活動的產物。對問題長期進行探討,是捕獲靈感的最基本條件。德國著名科學家黑姆霍茲在心理學、生理學、物理學等幾個科學領域都有著重要發現和發明。他在慶祝他70歲誕辰的宴會上,報告他對創造性工作的靈感問題時說:“就我經驗的范圍內說……首先,始終必需把問題在一切方面翻來覆去地考慮過,弄到我‘在頭腦里’掌握了這個問題的一切角度和復雜方面,能夠不用寫出來而自如地從頭想到尾。”通常,沒有長久的預備勞動而要達到這一地步是不可能的。
2、珍惜最佳時機和環境
許多科學家和藝術家的事例表明,靈感的產生往往在經過長期的、緊張的思索之后的暫時松弛狀態;蛟谂R睡前,或在散步,或上下班時走路或騎車,或穿衣服、刮須、洗澡,或從事輕快活動,或在花園里賞花搞園藝,或打高爾夫球、聽音樂、釣魚,或幻想,或與人討論、交談、爭辯,甚至養病中。一夜酣睡之后的早上,是不少科學家和藝術家靈感光臨的大好時光。蘇格蘭詩人和小說家司各脫說:“我的一生證明,睡醒和起床之間半小時非常有助于發揮我創造性的任何工作。期待的想法,總是在我一睜眼的時候大量涌現 潛意識。”
科學家黑姆霍茲也說過:靈感“往往在早晨當我醒來時就有了”。
英國著名進化論學者華萊士在發瘧疾時想到進化論中自然選擇的觀點。愛因斯坦有關時間空間的深奧概括也是在病床上想到的。
3、原型啟發是捕捉靈感的一個重要途徑
原型啟發在創造發明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啟發是從其他事物能夠看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起了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很多事物都可能有啟發作用,自然現象、日常用品、機器、示意圖、文字描述、口頭提問都可以作為原型。原型啟發的事例在創造發明的歷史中屢見不鮮。飛鳥啟發飛機的發明,木梳啟發插秧機的發明。傳說我國古代著名工程師魯班是從絲茅草割破手這一現象中獲得啟發而發明了鋸子。哈格里沃斯經常在想怎樣提高只能抽出一根線的紡車的效率。在一次與他的妻子珍尼談話時,把紡車碰翻了,輪子帶動那根錠子飛快地轉動著,他從這一現象中受到了啟發,立刻制止珍尼的講話,想到把幾個錠子同時豎起來,其效率不是要比一個橫錠的效率大大提高嗎?于是他發明了效率高8倍的8個豎錠的紡車。某一事物能否起著啟發的作用,不僅決定于這一事物本身的特點,還要取決于發明者當時的心理活動狀態如何。原型具有啟發作用是由于原型與所要創造的東西有某些相似之處,通過聯想,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案。為了促進創造者的發明過程,可以根據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特意畫好示意圖和制作簡略模型,布置展覽會和組織參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neng/kaifa/33815.html
相關閱讀:拓展你的想像力
解行并重
如何運用心理學發揮你的潛能
愛上靜心
怎么開發寶寶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