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怎么面對死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效腦波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生命是通向死亡的漫長旅途。在生命之初,死亡便已經降臨。從你誕生的那一刻起,死亡便已開始向你靠近;而你也已經開始走向死亡。

    然而人類的頭腦所遭遇的最大的災難恰恰是因為它抗拒死亡?咕芩劳鲆馕吨銓㈠e過最偉大的奧秘?咕芩劳鐾瑫r也意味著你將錯過生命本身——因為它們彼此間是如此緊密地聯系著,它們無法一分為二。生命在生長,死亡是它的花開。旅程與目的地是不可分的——旅程以目的地為終點。步人死亡

    濕婆說:“注意火焰正通過你的身體在上升,從腳趾開始向上蔓延,直至將你的整個身體燃燒成灰燼,但那不是你。”

    佛陀非常喜歡這種技巧;并且他把這種技巧傳給了他的門徒。

    每當有人接受佛陀的點化時,第一件事便是:他讓他去火化場,觀察尸體的焚化,一具死尸的焚化。整整三個月他不需要去做任何事情,而只是坐在那里觀看。

佛陀說:“不要去想它,只是看著它。”但這很難做到,你會禁不住地去想你的身體遲早也會被焚燒。

    如果你非常害怕死亡,那你就不能用這種方法。因為恐懼會阻止你,你就無法進入它。或者你只能留于表面地去想象它,而你的靈魂深處卻無法深入其中。于是,對你來說便什么也不會發生。

    記住,無論你害怕與否,死亡是唯一確定無疑的事。在生命中,除了死亡,沒有一樣事情是確定無疑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只有死亡是必然的。其它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它可以發生,它也可以不發生——只有死亡不是一種偶然。再來看看人類的頭腦。我們總在談論死亡,仿佛它是一種偶然。每當有人死亡了,我們會說他死得太早了。每當有人死了,我們就會談論,似乎那只是一種偶然。只有死亡不是一種偶然——只有死亡。其它每一件事都是偶然的。死亡則是確定無疑的。你終究要死。

    我說你終究要死,聽起來似乎是將來的事,非常的遙遠。其實并不是如此——你已經死了。在你降生的那一刻,你就已經死了。伴隨著你的出生,死亡成了一種必然的現象。事物的第一部分發生了——降生;現在只剩下第二部分,這后半部分終究是要發生的。所以你早已經死了,你早已半死了,因為一個人一旦降生于世,他便已經來到了死亡的領地,步入了其中,F在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去改變它,沒有什么辦法能夠改變它。你已經步入了其中。你已經隨著出生而半死了。其次死亡并不是最終才發生的;它已經在發生著了。它是一個過程。就如同生命是一個過程,死亡亦是一種過程。我們創立了二元論——但生命與死亡就如同你的兩只腳,你的兩條腿,生命與死亡是同一個過程。你每一刻都在死去。

    讓我這樣來闡述吧:當你吸氣的時候,那是生命,而當你呼氣的時候,那便是死亡。

    一個孩子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吸氣。初生兒不會呼氣。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吸氣。他無法呼氣,因為他的胸腔內沒有空氣;他只能吸氣。他的第一個行為就是吸氣。而老人,在他臨死的時候,做的最后一件事便是呼氣。臨死的時候,你不會吸氣——你會嗎?在你臨死前,你是無法吸氣的。最終的一個行為不可能是吸氣,最終的行為只會是呼氣。最初的行為是吸氣,而最終的行為則是呼氣。吸氣是生命,呼氣是死亡。但你每時每刻都在同時做這兩件事——吸氣,呼氣。吸氣代表生命,呼氣代表死亡。

    也許你不曾注意過,但要試著去注意它。每次你呼氣的時候,你都會更加舒坦些。深深地呼氣,你將會感覺到內在有某種平和。每次你吸氣的時候,你會變得很緊張,你會變得很激動。急劇地吸氣會制造出緊張。通常情況下我們一般總是注重吸氣。如果我讓你深呼吸,你將總是從吸氣開始。

事實上,我們害怕呼氣。這就使得我們的呼吸變得很淺。你從不呼氣,你不停地吸氣。只有身體在不斷地呼氣,因為身體無法只靠吸氣而存在。它兩個都需要:生命和死亡。

 

第一步

    去試著實踐一下。全天,無論什么時候你都要記著,要深深地呼氣,不要吸氣。讓身體去吸氣;你只需深深地呼氣。你會感覺到一種很深的詳和,因為死亡是安詳的,死亡是平靜的。如果你能注重呼氣,更多地注重呼氣,你會感覺到無我。吸氣將會使你更多地感覺到自我,而呼氣則會使你更多地感覺到無我。要更注重呼氣。全天,無論何時想起,你都要深深地呼氣,不要吸氣。讓身體去吸氣;你什么也別做。

    注重呼氣對你做這種嘗試會有很大幫助,因為這樣你會對死有所準備。這種準備是必須的,否則這種方法就沒有多大作用了。而只有當你以某種方式嘗試過死亡以后,你才能夠有所準備。深深地呼氣,你就能嘗試死亡的滋味。那將是非常美麗的。

    死亡確實是美麗的,因為沒有什么能像死亡那樣——如此平靜,如此輕松,如此安詳,如此泰然自若。但是我們害怕死亡。那么為什么我們會害怕死亡呢?為什么我們會對死亡存在那么多的恐懼呢?我們害怕死亡并不是因為死亡本身——而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它。你怎么可能去怕一件你從未遇到過的事情呢?,你怎么可能去怕一樣你從不知道的東西呢?至少你必須了解了以后才會害怕。因此,事實上你害怕的并不是死亡;你害怕的是另外一些東西,你從未真正生活過——那才造成了你對死亡的恐懼。

    這種恐懼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你并沒有生活過,所以你會害怕——“我還沒有活過,如果現在死了,那還有什么呢?一切都還沒有完成,我還沒有真正地活過,我卻要死了。只有那些沒有真正活過的人才會懼怕死亡,如果你活過,你就會歡迎死亡的到來,就不會有恐懼。你已經領悟了生命,現在你將同樣去領悟死亡。但由于我們對生命本身的害怕,我們并沒有真正地領悟它,我們并沒有深入地進入它。由此便產生了對死亡的恐懼。

如果你想進入這種方法,你就必須去覺知這份深深的恐懼,并且你必須拋開這份深深的恐懼,清洗掉這份恐懼,只有到那時你才能進入這種技巧。這樣做會對你有所幫助:多注重呼氣。由此你一整天都會感到很輕松,并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寧靜。

 

第二步

    如果你做另外一種嘗試,那會加深你這種感覺。只需每天十五分鐘深深地呼氣。坐在椅子上或地板上,深深地呼氣。呼氣時閉上雙眼,在空氣呼出來的同時,你便進入了。然后讓身體去吸氣,當空氣進入的時候,睜開雙眼,那樣你便出來了。這正好是相反的:空氣出來的時候你進入,空氣進入的時候你出來。

    當你呼氣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內在的空間,因為吸氣意味著生命。當你深深地呼氣時,你便成空了,生命隨之離去。從某種意義上說你早已死了,在那一瞬間你已經死了。在死亡的寧靜中,要進入你的內在?諝馀帕顺鰜恚耗汩]上眼睛便可以進入內在,那里有空間,你可以隨意移動。

在運用以下技巧前,先做十五分鐘這種嘗試,這樣你就可以有所準備——不僅僅是準備,而是去歡迎,去接納。對死亡的恐懼就會消失,因為此刻死亡就象是一種放松,死亡就像是一種深入地休息。

 

第三步

    就地躺下。首先想象你自己已經死了;你的身體就如同一具死尸。躺下,然后將你的注意力放在腳趾匕。閉上雙眼進入內在。將你的注意力放在腳趾上,感覺火正從那里向上蔓延,一切都被焚毀了。隨著火焰的上升,你的身體在逐步消失。從腳趾開始慢慢地向上移動。

    為什么要從腳趾開始呢?這樣做比較容易,因為腳趾離你的我、自我很遠,你的自我存在于你的頭腦里。你無法從頭部開始,這將會是很困難的,所以要從最遠處開始——腳趾是距離自我最遠的地方。要從那里開始燃燒。感覺你的腳趾被焚毀了,只剩下了灰燼,然后慢慢移動,火焰焚燒了所經過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部位,雙腿,雙股,全都將消失。

    就這樣繼續去想象它們都變成了灰燼。火焰在向上蔓延,它的所經之處都已不復存在,都變成了灰燼。繼續向上,最后頭腦也消失了。你便成了山上的觀照者。身體留在那兒——沒有生命,燒毀了,成了灰燼——而你將會是觀照者,你將會是那個觀照,這樣的觀照沒有自我。

    這種技巧對達到無我狀態很有益。為什么呢?——因為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東西。它看上去很簡單;但其實并不怎么簡單。其內部結構很復雜。首先:你的記憶是身體的一部分。記憶是物質的;所以它能被記錄——它被記錄在腦細胞里。它們是物質,是身體的一部分。你的腦細胞可以被切除,而一旦某些腦細胞去掉了,某些記憶便會從你身上消失。

    記住,有一點必須要領悟:如果記憶猶存,那么身體就還在,而你只是受到了愚弄。如果你真正深入進去了,感覺到你的身體是毫無生命的,你的身體正在燃燒,而火焰已經完全摧毀了它,那么在這一刻你是不會有任何記憶的。在觀照的那一瞬間,沒有頭腦。一切都停止了——沒有思想活動,只是在觀照,只是在目睹所發生的一切。

    一旦你領悟了這一點,你便可以長久地保持這種狀態。一旦你領悟到你可以將你自己與身體分開——這種技巧只是一種將你與你的身體分離的方法,只是在你和你的身體之間制造一個空隙,只是暫時離開你的身體。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那么你就可以存在于身體之中,而游離于身體之外。你就可以繼續像以前那樣生活,卻再也不會回到從前。

這種技巧至少需要花三個月。要持之以恒。這不會在一日之內見效,但如果你堅持每天做一小時的話,三個月之內,想象會突然加入進來,間隙就會形成,而你將會親眼目睹身體燃成了灰燼。那時你便能夠觀照了。

在觀照中,你會認識到一個深刻的現象——自我只是一種虛假的存在。它之所以會存在,那是因為你被認為是等同于身體,等同于思想,等同于頭腦的。但你都不是——既非頭腦,亦非身體。你與你周圍的一切完全不同,你與你周圍的一切完全不同。

 

慶祝死亡

    我曾聽說過三個和尚。沒有人提起過他們的名字,因為他們從不把他們的名字告訴任何人,他們從不回答任何問題。所以在中國,人們只是簡稱他們為三笑佛。

    他們只做一件事:他們每到一個村莊,就站在集市中,然后開始大笑。這一下子便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而他們則會全身心地大笑不止。于是別人也會受到感染,聚成一群看著他們笑,最后整個人群便也會開始大笑。怎么回事?于是全鎮的人都會參與進來,那時他們便會轉到另一個村鎮。他們非常受愛戴,他們唯一的布道,唯一的啟示——便是歡笑。他們從不去訓導,他們只是營造這樣一種情境。

    最后他們名揚全國——“三笑佛。全中國的人都愛戴他們,尊敬他們。沒有人做過這樣的布道——即生命必須只是一種歡笑,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是。他們并不是特別在笑某一個人,他們只是在笑,仿佛他們剛聽明白了一個極大的笑話。他們不用一個詞卻在全中國范圍內播撒了那么多的歡樂。人們會問起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只顧大笑,由此而得名——“三笑佛。

    后來他們老了,在某個村莊三個和尚中有一個死了。整個村莊的人都在熱切地期待,都在滿心地盼望,因為現在他們中有一個人死了,他們至少應該哭泣一下吧。這是很值得一看的事情,因為甚至沒有人能夠想象他們會哭泣。于是全鎮都聚集到了一起,兩個和尚站在第三個和尚的尸體邊大笑,那簡直是在捧腹大笑。于是村民們問道:至少要解釋一下吧!

    終于他們第一次開口說話了,他們說:我們之所以在大笑,那是因為這個人贏了。我們總想知道誰會最先死去,現在這個人擊敗了我們。我們在笑我們自己的失敗,我們在笑他的勝利。另外,他和我們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我們一同歡笑,我們喜愛彼此的共處,彼此的存在,我們沒有別的方式可以與他作最后的告別。我們只能歡笑。

    整個村莊的人都沉浸在悲傷之中,但當死去的和尚的尸體被抬上火葬用的柴堆時,村民們才意識到不僅這兩個和尚在開玩笑——甚至連那個已死的和尚亦在大笑。因為這個已死的人曾對他的同伴們說過,不要給我換衣服!按照傳統,一個人死了以后,會有人給他換衣服,洗身子,所以他說不要給我洗身,因為我從來就不曾臟過。在我的生命中有了那么多的歡笑,所以任何雜質都無法在我附近堆積,無法接近我。我不曾沾染過任何塵灰;歡笑總是使人蓬勃、年輕。所以不要給我洗身,也不要給我換衣服。

    于是,人們尊重他的意愿,沒有給他換衣服。當尸體被安放在火堆上時,他們突然意識到他在他的衣服下面藏了許多東西,而那些東西開始……是中國焰火!!于是全村的人都大笑起來,而那兩個和尚則說道:你這個無賴!你雖然已經死了,可最終你還是再次擊敗了我們。真正笑到最后的還是你。

當人們懂得了這個宇宙整個是個笑話時,便會有一個宇宙級的笑,那是最高的,只有一個佛才會這樣大笑。這三個和尚一定都是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neng/naobo/12460.html

相關閱讀:音樂開發人的右腦潛能
超能力現象在α狀態時出現
通過冥想達到α 波狀態
如何掌握和利用a波
清點覺知的片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