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的兩只手掌,把它們輕放在你閉著的雙眼上,讓手掌輕觸你的眼球——但只是如一羽鴻毛,不要施加任何一點壓力。如果你用力壓迫,你就錯過其中的意義,你就會錯過這種方法的全部作用。所以不要用力擠壓:只是如一羽鴻毛般輕拂。你需要有一個調節的過程,因為在開始之初你會用力。一點一點減輕這種壓力,直到你的觸摸完全不存在壓力,只是你的手掌在輕觸你的眼球。只是輕觸。只是沒有任何壓力的觸碰,因為如果有壓力產生,那么這種技巧就不起作用。因此——要輕如一羽鴻毛。
為什么?——因為一枚針可以做一支劍做不到的事。如果你擠壓,性質就改變了——你就帶有攻擊性。而流過你雙眼的能量是極為敏感的:有一點點壓力,它就會開始抵觸,就會產生抗阻。如果你擠壓,那么流過你雙眼的能量就會開始抵觸,開始抗阻。接著便會有一番爭斗。所以不要擠壓;即使只有一絲的壓力,眼睛的能量也能夠判斷出來。
它是非常敏感的,它是極為靈敏的。不要去擠壓——要如一羽輕鴻,只是用手掌去輕拂,似觸未觸。似觸而未觸,不要有任何壓力;只是輕輕的一觸,只是手掌觸碰眼球的一絲細微的感覺,僅此而已。
接著將會怎么樣呢?當你不施任何一點壓力,只是去輕觸的時候,能量便會在你內在移動。如果你擠壓,它就會抵觸你的手,你的手掌,并向外流失。只是輕輕一觸,能量便開始在你內在移動。大門是關閉的;只要大門一關閉,能量便回涌。而在能量回涌的那一瞬間,你會感覺到有一陣輕松傳遍你的臉面,你的頭部。這種能量的回涌使你變得輕飄。
就在你的兩眼之間存在著第三只眼,這是智慧之眼,這是般若查克蘇(prajna—chakshu)。這第三只眼就在你的兩眼之間。從你的雙眼回涌的能量正好落在這第三只眼上。所以你會感覺到輕飄,感覺到升浮,仿佛地心引力不再存在。然后能量從第三只眼流到你的心房。這是一個生理過程:一滴又一滴,它只是不停地下滴,而你則會感覺到一絲非常輕盈的感覺進入你的心房。你的心跳會慢下來,你的呼吸會慢下來,你的全身會感覺到輕松。
即使你沒有進入深層的靜心,這也會對你的身體有所幫助。一天中任何一個時候,坐在椅子上放松——抑或你沒有椅子,而只是坐在一輛列車里——閉上你雙眼,感覺你的全身是一個放松的生命,然后把你的兩只手掌放在你的眼睛上。不要用力壓迫——這是至關重要的。只是如一羽鴻毛輕輕觸摸。
當你輕觸而不施任何壓力的時候,你的思想會即刻停止。在一個放松的頭腦中,意念無法運行;它們被封凍了。它們需要激奮和狂熱,它們需要壓力才能運行。它們是借助壓力而存在的。當眼睛靜止的時候,放松的時候,能量便回涌,思想便停止。你將會感覺到某種異常欣快的特質,而這種感覺會每天有所加深。
所以每天要做幾次。即使只有一會兒的輕觸也是有益的。每當你眼睛感覺到累了,干了,用久了——如在閱讀以后,看完電影或電視之后——無論何時你有這樣的感覺,只要閉上眼睛,然后輕觸,便會立刻見效。但如果你想做靜心測至少需做四十分鐘。整個過程都不要去擠壓。在短時間內如羽毛輕拂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要堅持四十分鐘則會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你常常會忘記,你會去擠壓。
不要用力擠壓。四十分鐘內,要始終覺知你的手是沒有重量的;它們只是在輕觸,要始終覺知你沒有在用力壓迫,只是輕輕觸碰。這會成為一種深層的覺知,就如同呼吸一樣。如佛所說要完全覺知地去呼吸,你也要同樣覺知地去觸摸,因為你需要時時注意不要去用力壓迫。你的手應該只是一羽輕鴻,沒有任何重量,只是輕輕觸碰。你的注意力會全部集中在那里,保持著警覺,在兩眼周圍,能量便會不斷地流淌。起初它只是點點滴滴地下落。幾個月之內你將會感覺到它變得如同一條河流,一年之內你將會感覺到它成了滔滔的洪水。而當它發生的時候——“如一羽鴻毛輕觸你的兩只眼球,在它們中間便會有一絲輕飄的感覺”——當你輕觸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一絲輕飄。你即刻就能感覺到它。你觸摸的一剎那,立即會有一絲輕飄的感覺產生。而“在它們中間便會有一絲輕飄涌入你的內心”,這種輕飄會滲入你的內心,涌入你的內心。在你的內心,只有輕飄能夠進得去;任何沉重的東西都無法進入。只有非常輕盈的東西可以進到你的內心。
兩眼之間的這種輕飄的感覺會開始滴入你的心房,而你的心扉則會打開來接受它——“并在那里融入宇宙”。當回落的能量變成了一川小溪,繼而是一條小河,然后再變成滔滔的洪水,你會被徹底地沖蝕,你會被沖走。你將感覺不到你的存在。你將會感覺到只有宇宙的存在。吸入呼出,你會感覺到你成了整個宇宙。宇宙進入復出。而你一直所呆的實體,你的自我,則將不復存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neng/naobo/12462.html
相關閱讀:清點覺知的片刻
通過冥想達到α 波狀態
音樂開發人的右腦潛能
超能力現象在α狀態時出現
如何掌握和利用a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