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價值觀勝過商業模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青年文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個典型的MBA畢業生在聽到一個創業計劃的時候,問的第一句話通常是:“你的商業模式如何?”接著,他會用在商學院學到的一些戰略模型、營銷模型和財務模型把這個“商業模型”分析一通,至于這個商業模型背后的價值觀和創業激情往往是被忽視的。
  
  這是一種典型的商學院思維,大多數職業經理人也是這么做的。但這一套辦法并非總是奏效,特別是對于那些創造了一個新興市場的企業而言更是如此。
  
  這也從某種角度解釋了為什么大多數最具創新性的公司——比如英特爾、微軟、蘋果、西南航空、耐克和星巴克——的創始人或CEO都不是MBA畢業生。他們通常都是創造案例而不是學習案例的人,他們的“商業模式”都是事后總結而不是事先規劃出來的。
  
  當28歲的霍華德·舒爾茨第一次走進星巴克位于西雅圖的店面時,吸引他的是星巴克咖啡豆的香氣。當時的星巴克擁有四家店面,老板是因為喜歡咖啡才做這筆生意的。他們宣稱要提供美國最好的咖啡豆,賺不賺錢倒是次要的,而且當時星巴克并不賣咖啡飲品。
  
  如果舒爾茨當時剛從商學院畢業的話,他大概不會去放棄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去星巴克工作的。依照商學院的傳統思維來看,星巴克當時的“商業模式”并不吸引人。吸引他的是星巴克創始人的核心價值觀和發自內心的熱情,而他希望把這種價值觀傳達給別人。
  
  因為價值觀,舒爾茨來到星巴克出任市場主管工作;因為價值觀,舒爾茨離開了星巴克自立門戶,幾年后將星巴克收購;因為價值觀,舒爾茨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和代表生活方式的咖啡文化;因為價值觀,星巴克成長為一個既“可敬”又“可愛”的品牌。
  
  在舒爾茨的自傳《將心注入》中,他還描寫了許許多多星巴克發展中的故事?赐炅诉@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星巴克的“商業模式”,而是在商業背后那些活生生的人,他們滿懷熱情,追求夢想,敢于嘗試一些未知的事情,堅持核心價值觀,從而成就了一個品牌。
  
  對舒爾茨的直接感受則來自于他本月初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一次演講。在那次演講中,他講了他小時候父親因為受傷而失去福利保障的例子,講到他在星巴克開創了每一個雇員都擁有公司股份的先例。星巴克的很多商業模式都在他個人的價值觀中找到了答案。
  
  那次演講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因為他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而且是一個讓人尊敬的人,他個人的魅力甚至是星巴克品牌魅力的一部分。星巴克的故事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些關注個人的企業不僅會讓人更加喜歡它,在財務上也可以是完全成功的。
  
  “鞋子是真實的,而利潤只是一個結果。”德魯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在非?粗毓蓶|權益的今天,這一點值得所有企業深思——“利潤”背后是“鞋子”,而“鞋子”背后則是“人”。這些人心懷夢想,堅持某種價值觀,這是所有成功品牌背后隱秘的力量。
  
  在《將心注入》這本書里面有一句話:“如果你根據空氣動力學來研究蝴蝶,它不可能會飛起來。這是因為蝴蝶不懂這個道理,所以它飛起來了。”這句話對于熱衷于研究商業邏輯的人同樣具有啟發意義——很多事情是實踐創造出來的,而不是計劃和分析出來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56059.html

相關閱讀:北京老飯館
走在人群里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