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讀史,讀到兩個有意思的故事。
商鞅幫助秦孝公變法后,秦國國富民強,憑借這個功勞,商鞅很是牛了一陣子。盡管他的變法,惹惱了太子身邊的一些人,然而,有秦孝公這棵大樹靠著,別人再咬牙切齒,也奈何不了他。
秦孝公一死,他的災禍便來了。
太子的黨羽們告他謀反,于是,新秦王舉天下之力追捕他。商鞅如喪家之犬,一口氣從都城逃到關下。疲憊至極的他,找到一家客店,他想住下來,躲避一時。店主不知道他是商鞅,說:“對不起,這位大人,按照商鞅的法令,想住宿的人如果不驗證身份,就要被連坐的,你不能住在這里。”
商鞅仰天長嘆一聲,苦。∷麤]想到,他制定的律令,最后,竟自食其果。
另一個相關的故事,是說王安石的。
據說,王安石推行新法之后,招致好多罵名。有一次,他和一個仆人相伴,微服回鄉。晚上,住在一個老婆婆家。第二天早上,老婆婆蓬著頭赤著腳,趕著兩頭豬出了門外。老婆婆一邊用木勺攪拌盆中的泔水,一邊喊:“?,?,?,拗相公來。”兩只豬聽懂是在喊它們,一溜煙沖過來。
然后,老婆婆給雞喂食,又喊雞:“王安石,來。”沒想到,她這么一招呼,所有的雞都跑了過來。
王安石滿臉的疑惑與不快。
婆婆說:“官人有所不知,王安石是當今丞相,拗相公是他的渾名,我恨他,所有以畜牲喚之。”
王安石容顏大變,忙問究竟。婆婆說:“我是一個寡婦,已經寡居二十多年了,只和一個婢女住在一起,然而王安石卻要我們出這樣那樣的賦稅錢,出了錢,差役還一樣不少。我養桑麻,全交給了官府,我養豬雞,自己卻從來吃不上一塊肉。說實在的,有朝一日,如果我碰到王安石,我立刻把烹了,以解心頭之恨。”
聽完老婆婆的一番話后,據說,王安石當下須發皆白。
也許,商鞅和王安石誰也不曾料到,他們搬起石頭,最后,砸到了自己腳上。而且,是如此慘烈。那就意味著,他們搬起的,并不是溫柔的石頭,也不是溫暖的石頭,更不是人性的石頭,既然這石頭,在此刻砸痛了自己,那么,在上一刻,也一定傷害過別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58965.html
相關閱讀: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北京老飯館
走在人群里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