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理解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青年文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他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行事的邏輯。但在短短幾十天內,現實反復地摔打他,從他口中逼出一句話。這句話,懸在我們頭頂,勒在我們心上。
  
  安徽阜南縣人王保田在北京打工,老家突生變故,17歲的兒子王鑫急性腦出血,呼吸、心跳停止。醫生讓他“準備后事”,王保田決定捐獻兒子的遺體和器官。他篤信基督教,愿“將生命采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然而事又生變,兒子并不能被界定為死亡,“似乎成了植物人”,但同時醫生暗示,“已無搶救希望”。至此,王家一頭撞入令人痛苦的器官捐獻“迷宮”。
  
  耗時52天,完成繁復“規定動作”后,醫生宣布王鑫“無搶救價值”,捐獻協議終得簽署。維持救治期間,王家借來的8萬元及王鑫學校捐的3萬余元悉數花光,還欠醫院兩萬余元。捐獻實現后,王保田拒絕“按照慣例”勾銷欠費,他堅持“就算傾家蕩產、賣了房子,我也要還”。
  
  生命泉的水如此寶貴,現實局面如此錯綜,“口渴的人”不得不在絕望中等待。王保田曾偶然從電視中了解到我國器官移植界的困境,實際上,從第一例器官捐獻以來,整個中國不過130例,且像王家這樣自己舉債要捐器官的絕無僅有。
  
  處理完兒子后事,王保田向朋友借的1萬元還剩2700元。揣看這些錢,他去醫院準備還賬。在電梯間,錢被人偷走。搶救兒子的32天里,王保日沒哭過,但這次他止不住眼淚。
  
  “不是為我兒子哭,也不是力我自己的錢財哭,就為這個世界擔憂,為什么他們不理解什么是愛?”他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64459.html

相關閱讀:走在人群里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北京老飯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