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傳說,在蘇丹實行外匯管制時期,有個商人把需要帶出去的一大筆美元,兌換了一張蘇丹郵票,然后輕松安全地把郵票帶出境,在倫敦的郵票市場賣了一大筆錢,成功地逃避了外匯管制。當然這只是個傳說,因為喀土穆集郵市場的倒爺們,見到你每次都要跟你講一遍這個故事,而那張著名的郵票,每次說的可都不一樣。在他們嘴里,蘇丹的郵票可真是聲名赫赫,個個來歷不凡。
總統府:太平天國劊子手的斃命之地
最有名的就是那枚總統府郵票,藍天下一座歐洲風格的白色小樓矗立在綠草坪上,它正式的名稱叫共和國宮。先后曾有32名奧斯曼帝國的總督和9名英國總督在這里執政,自建成之日起就是蘇丹的最高權力象征。它不光上了郵票,還被印在了蘇丹100第納爾的紙幣上。
總統府里面有一個著名之處,就是當年最后一任英國總督戈登被刺死的地方。這個戈登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在來蘇丹之前,曾在中國的長江下游組織洋槍隊,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這段往事記錄在中學歷史課本里,戈登是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
卡那南:非洲最大的糖廠
在中國人來蘇丹投資開發石油以前,蘇丹拿得出手的工業項目只有兩個:一個是卡那南糖廠,一個是阿特巴拉水泥廠,這兩個企業也分別在郵票上占有一席之地。
卡那南糖廠號稱非洲最大的糖廠,年產糖量達40多萬噸。這個糖廠曾經歷過一次私有化改造,目前的大股東來自中東國家,為糖廠提供了技術改造所需的大批資金,使卡那南糖廠的質量和效益都有了保證,被蘇丹人自己視為國企私有化的成功典范。
卡那南糖廠位于喀土穆以南500多公里的庫斯那,那里是蘇丹傳統的甘蔗產地,氣候適宜,幾百費丹(阿拉伯國家的度量衡,一費丹相當于42畝)的甘蔗田比比皆是。卡那南糖廠其實是一個集甘蔗種植園和制糖工業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每年都有大量的榨糖后的甘蔗渣被丟棄或用做飼料,最近,有一些中國企業正計劃采用我國獨創的甘蔗渣造紙技術,與卡那南糖廠聯合興辦一個造紙廠,填補蘇丹造紙業的空白。
樹膠·駱駝·太陽花
作為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蘇丹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僅上了郵票的,就有三種鳥,一種魚,四種動物和三種植物。
棉花和阿拉伯樹膠是蘇丹最值得自豪的植物,其中長絨棉的出口占世界第二,僅次于埃及,而阿拉伯樹膠的出口則名列世界第一。樹膠生長在蘇丹中部和西部的一種阿拉伯樹膠樹上,屬于金合歡屬植物,從郵票上可以看出,樹膠也是長在樹干上的。在收獲季節,原本稀疏和細小的葉子已經落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掛滿枝條的球狀樹膠,像一樹黃金。
除了樹膠和棉花,另外一種上了郵票的植物是向日葵。這種很著名的油料作物,在喀土穆周圍的農田里大片地生長著。開車從田邊經過,會讓人陶醉在一片耀眼的金黃之中,它的英文名字在這個季節顯得更貼切——太陽花。
蘇丹歷史最悠久的一枚郵票,是1898年3月1日發行的駱駝郵票。在這枚郵票上,一個白衣飄飄的蘇丹人騎著駱駝,奔馳在黃沙和藍天之間,這個圖案被蘇丹的郵政部門視作蘇丹郵政服務品質的象征而大加青睞。自1951年開始第一次翻印后,至今已經翻印了8次,面值自然也在不斷地調整和改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77348.html
相關閱讀: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北京老飯館
走在人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