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時候,微信群里有朋友發了一個消息: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逍遙劉強因本輪股災破產,于華貿中心酒店頂樓平臺跳樓自殺。
趕緊查了一下新聞,果然如此。報道直指,劉強因高位做多期指與配資買股,最終導致破產。
劉強現年36歲,據悉在期貨界已混跡十余年,是瑞林嘉持對沖基金操盤手,以逍遙為筆名寫過一部書《期貨大作手風云錄》。這一書名似乎受到美國大炒家杰西·利佛莫爾的傳記《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的影響。杰西·利佛莫爾是劉強的偶像,一生在股市、期貨市場叱咤風云,幾次大起大落,終生受憂郁癥困擾,最后以自殺結束人生。劉強在新浪微博的最后發言,就是一張利佛莫爾的人生軌跡圖。他以這樣的方式終結人生,令人不無唏噓。
更讓人感慨的是,如果劉強真的高位做多期指和配資買股,這與他一貫強調的投資理念和人生態度全然相悖。劉強三番五次強調,自己只要努力做到像巴菲特那樣在資本市場里活上50年,就對得起投資人了。“努力讓自己快樂地活著,長壽比什么都重要!”他還反復強調“慢就是快”的投資哲學,認為“靜極生慧”,要“以戒為師”。但在實戰中,劉強卻把這些投資“紀律”全然拋諸腦后了。
劉強在精神層面欣賞股神巴菲特,在操作層面卻以利佛莫爾為師。這或許就是劉強的人生悲劇所在。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樣的投資者并不在少數。大道至簡,人性復雜。能夠堅決貫徹投資的價值規律的人,少之又少。這就在于,許多簡單有效的投資理念,并不符合人性的正常邏輯。比如巴菲特著名的投資理念,“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試問有多少人做到,又有多少人做錯?
近期在國內發生的股災,連續上演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哀鴻遍野,可是有多少人看準哪里是底部,又有多少人敢于全倉抄底?在股市狂瀉不止的情況下,恐懼才是人之常情。劉強也不能幸免。他一再告誡股民不要用高杠桿,結果自己卻也陷入配資買股的陷阱。在這輪股災中,場外配資至少高達5000億元,多少股民以10倍杠桿殺入股市,簡直是在玩命而不是炒股。
股市浮沉,其實就是人性的表現。人有多貪婪,股市就有多瘋狂。只有跌慘了,摔怕了,人的瘋狂情緒才會有所收斂。劉強曾評價利佛莫爾說:“當一個人的信仰不足以支撐他的巨大欲望之時,走火入魔就是他的不歸之路。”不幸的是,他卻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再度驗證了這句話。
我知道說這些未必有用,但仍希望你能夠記住這個悲傷而且慘痛的教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83326.html
相關閱讀:走在人群里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北京老飯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