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英國軍政首腦懂兵法兵貴勝,不貴久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青年文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中國古兵法以勢論兵。盟軍陳兵百萬,掌控海空,渡海登陸,已成氣勢。但地勢卻不利于盟軍而利于德軍。英吉利海峽是隔離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海峽,寬240公里,最狹窄處又稱多佛爾海峽,僅寬34公里,灰霧茫茫,白浪滔滔。諾曼底登陸地域長80公里,分5個海灘。德軍海岸一邊或灌木叢林,或巖石林立,呈易守難攻之勢。
  
  氣勢在盟軍,地勢在德軍,成敗玄機,全在因勢。所謂因勢,其實全無定規,若歸結為一條,也就是孫子所說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盟軍選定的登陸地點和登陸時間隱密,利用虛張聲勢、聲東擊西的“形”戰,制造一個假“隘形”,因勢而動,合軍破敵。
  
  英吉利海峽一場巨大的生死較量,就是按中國古代兵圣以獨特的方式闡述的戰爭精義,悄悄拉開戰幕。諾曼底登陸戰由“勢”之戰演變成了“形”之戰,又由“形”之戰又演變了一場真正的“電子戰”。
  
  英國采用了許多尖端電子技術,有些是專項發明,特別是在電子欺騙手段上有很多創新。從整個登陸戰役的作戰效果看,給德軍造成嚴重錯亂,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錯誤判斷,使得指揮失利。當希特勒明白盟軍是“真正的一次登陸行動,而不是佯動”時,大勢已去。
  
  諾曼底登陸取得了超乎尋常的成功:盟軍藏真形,藏于九地之下;動假形,動于九天之上。在一藏一動之間,盟軍有92萬多人、58萬噸補給品和17萬部車輛以及大量武器裝備通過英吉利海峽悄然運到了登陸場,從而在兵力上取得了2比1的局部優勢。至此,諾曼底登陸的戰略目標已順利達成。
  
  作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曾以其意志剛強、作風果斷,贏得了“鐵娘子”之稱。在馬島戰爭中,先強硬表態逼美國棄阿拉英,再拋出小利誘智利秘密助戰,決勝馬島,令人贊嘆。
  
  上世紀80年代初,馬島戰爭爆發,撒切爾夫人立即成立戰時內閣,派出特混艦隊,殺向千里之外的馬島。在歷時74天的征戰中,勞師遠征的英軍以微小傷亡為代價,打敗了以逸待勞的阿根廷軍隊,令各國軍事專家大跌眼鏡。究竟英軍靠什么變被動為主動呢?
  
  孫子云“親而離之”。意思是,敵若親和團結,就設法離間它。時任美國國務卿黑格看到兩個盟友“打架”,要求撒切爾夫人“考慮大西洋聯盟的共同利益”。“鐵娘子”強硬地把阿根廷從美國同盟中分離出來,有效地鞏固與美國的同盟。最終,美國認定英國比阿根廷更重要,于是決定放棄與阿根廷的盟友關系,在戰爭中為英軍大開方便之門,不僅提供中途補給,還向英方透露阿根廷所用美制武器的性能。
  
  戰爭初期,阿根廷空軍用飛魚反艦導彈擊沉了造價達1。5億美元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令英國海軍防不勝防。為此,撒切爾夫人使出《孫子兵法》“利而誘之”的餌兵之計,許諾如果法國將導彈代碼交給英國,英國政府將主動配合法國修建一條貫穿英吉利海峽的海底隧道。在誘人的利益面前,法國不僅交出飛魚導彈的代碼,還向英國提供了一架配置與阿根廷超軍旗一樣的戰機,專供英軍進行對抗訓練。
  
  有學者評價,阿根廷總統加爾鐵里是軍人,會打仗,他曾經揚言“女人不會走入戰爭”,卻敗在出身于大家閨秀不會打仗的撒切爾夫人手里。英國特混艦隊司令伍德沃德手里拿的撒切爾夫人給他的三條指示之一,就是“不要轟炸阿根廷本土,速戰速決這場戰爭”。可見,撒切爾夫人懂得孫子“故兵貴勝,不貴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392531.html

相關閱讀:走在人群里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北京老飯館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