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腦里蘊藏著豐富的寶藏,而思維方式,則是其中最珍貴的資源,生活中,思維方式不對事倍功半,而思維方式對,事半功倍。
當年,美國一家報紙曾刊登一則園藝所重金懸賞征求純白金盞花的啟事,在當地引起轟動,一時,那高額的獎金讓無數人為之心動而躍躍欲試,但在千姿百態的大自然中,金盞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絕非易事。所以,許多人在一陣沖動之后,就把那則啟事拋到了九霄云外。
時間一晃就是20年。
有一天,那家園藝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熱情的應征信和100粒“純白金盞花”的種子。當天,這件事就不脛而走,引起轟動。
寄種子的,原來是一個年逾古稀的老太太。那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愛花人,當她看到那則啟事后,便怦然心動,不顧8個兒女的一致反對,動手迎接挑戰。她撒下的,是一些最普通的種子,經過精心照料,一年之后,金盞花開了,她就從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出一朵顏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種子。次年,她又把它們種下去。然后,再從這些花中挑選出顏色更淡的花的種子,接著再栽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于,在20年后的一天,在那片花園中,這位可愛又執著的老太太,終于看到一朵期盼已久的白色金盞花,那花兒呀,似雪如銀,白極了。一個連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大難題,卻在一個不懂遺傳學的老人手中,就這樣迎刃而解,這,不是天大的奇跡嗎?
一天,一位衣著體面的先生走進一家銀行,來到貴賓室,大模大樣地坐下來。“請問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效勞嗎?”這天,恰好趕上銀行經理親自接待,他一邊熱情招呼,一邊上上下下打量著來客,只見那人:西服是大牌的,皮鞋是高檔的,手表很名貴,領帶夾上還鑲著藍寶石……
“我想貸點款。”那人說。
“完全可以,您想貸多少呢?”經理笑容可掬。
“l美元。”那位先生不動聲色地說。
“l美元?”經理驚愕得張大了嘴巴。
“我只需要1美元。可以嗎?”那人不卑不亢。
經理的腦子立刻高速運轉起來:這個人穿戴如此豪闊,為什么只借1美元呢?他是在試探我們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效率?于是,經理便裝出高興的樣子說:
“當然,只要有擔保,無論借多少,我們都可以照辦。”
“好吧。”那位先生從豪華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國債、債券等放在經理的辦公桌上:“這些做擔?梢詥?”
經理清點了一下,“先生,總共50萬美元,做擔保足夠了,不過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嗎?”
“是的,我只需要1美元。”那人面無表情地說。
“好吧,到那邊辦手續吧。年息為6%的利息,一年后歸還,我們就把這些股票和作保的證券還給您……”經理畢恭畢敬地說。
“謝謝……”那人辦完手續,便準備離去。
經理覺得這人很奇怪,就追問說:“對不起,先生,可以問您一個問題嗎?”
“你想問什么?”
“我實在弄不懂,你擁有50萬美元的家當,為什么只借1美元?”
“好吧,既然你如此熱情,我不妨把實情告訴你。我到這兒來,是想辦一件事情,可是隨身攜帶的這些票券很礙事,我問過幾家金庫,要租他們的保險箱,租金都很昂貴,我知道貴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將這些東西以擔保的形式寄存在貴行了,由你替我保管,我還有什么不放心呢!況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過6美分……”
經理恍然大悟,他十分欽佩這位先生的做法。
這位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國大企業家洛克菲勒。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記者問其中一位老人:“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那位老人平靜地說:“是在幼兒園。”
“在幼兒園學到什么?”記者覺得這話耐人尋味。
“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這么簡單。”老人真誠地說。這正應了一句名言:“在人身上,唯一能夠持久的,是少小時吸收的東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412876.html
相關閱讀:北京老飯館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走在人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