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種界定,說在現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種行為叫做“非愛行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的非愛性掠奪。這種行為往往發生在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母子之間、父女之間,也就是最親近的人之間。
夫妻和戀人之間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面:一個對另一個說,你看看,我就為了愛你,放棄了什么什么;我就為了這個家,才怎么怎么樣,所以你必須要對我如何如何。
不少母親也經常會對孩子說:你看看,自從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變老變丑了,我一切都犧牲了,都是為了你,你為什么不好好念書呢?
所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非愛行為,因為,它是以一種愛的名義所進行的一種強制性的控制,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我曾經看到有一本寫如何為人父母的書,作者是一位英國的心理學女博士。她在書的開頭說了一段非常好的話。她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419814.html
相關閱讀:北京老飯館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走在人群里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