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事增一事的累,識一人費一人的心。
只有獨處才可以省事,省事就可以心清,心清才可以神旺,所以獨處可以收攝精神,凝聚生命的全力。
靜坐獨處時,有一股清明之氣,從孤獨處生出來,心光一片,照見了自己,也照見了萬物,照徹了事物的所以然,于是有“靜一分,慧一分”的效果。
獨處就是在求這一分清明,所謂“清明在躬,志氣如神”,有這分清明,求道則易悟,為事則易成,從事藝文創作則神思奇逸。
所以獨處可以養精、養氣、養神、養德,對德業與藝術生活都是有益的。
利用機會獨處的人,通常都有深度。
小人則最怕獨處,因為無事、孤獨時感到一切落空,寧可時刻都有事,心需要不歇地“逐物”,逐物才覺得心落實,連酒色財氣、交際應酬也覺得是生活地位的憑借,不虛此生。
所以清代的湯斌說:“小人只是不認得獨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434164.html
相關閱讀:走在人群里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北京老飯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