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炮艦外交:大清水師也曾很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青年文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在國人眼中,近代以來,由于國力衰敗,中國海軍也往往處于忍氣吞聲的地位。其實,孱弱的近代中國海軍也并非無所作為,在國家危難之際,他們以最大力量維護民族尊嚴,在歷史上留下了為數不多的幾個閃光點。
  
  北洋杰師首訪日本
  
  1886年,日本、英國、俄國勢力滲入朝鮮,為爭奪控制權展開了激烈的爭斗。作為朝鮮保護國的清朝,深知一旦朝鮮旁落他人之手必將危及自身安全,于是命令北洋水師“定遠”、“鎮遠”、“濟遠”、“威遠”、“超勇”、“揚威”6艘軍艦前往朝鮮東海岸操演,借以展示清政府強大的海軍實力,威懾敵國勿要輕舉妄動。
  
  是年8月1日,“定遠”、“鎮遠”、“濟遠”、“威遠”4艘軍艦在丁汝昌的率領下,奉命前往日本長崎港進行大修。8月13日,中國水兵上岸購物觀光,個別水兵趁機跑到妓院嫖娼,與老板發生了糾紛,引來日本警察干預。水兵與警察發生群毆,結果一名日本警察被刺成重傷,肇事水兵被拘捕,其余水兵四散而逃。
  
  8月15日,數十名放假的水兵上岸觀光,丁汝昌為了防止再起沖突,下令水兵不準帶械登陸。當水兵行至廣馬場外租界和華僑居住區一帶時,早有準備的日本警察將街道兩頭堵死,將手無寸鐵的中國水兵隔離在各個街區,隨即大肆揮刀砍殺。中國水兵猝不及防,又無法互相呼應,結果吃了大虧,死亡5人,重傷6人,輕傷38人,失蹤5人。日本警察被打死1名,傷30名。
  
  事后,中日雙方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談判,中方有人提出“撤使絕交、以兵相脅”的主張,海軍實力不濟的日方懾于北洋水師的強大武力,這才與中方達成協議,稱這次沖突是語言不通,彼此誤會,對死傷者各給撫恤。
  
  北洋水師首訪日本最終以日方屈服而終結,但雙方從此結下了梁子。日本民間的復仇情緒被煽動起來,大受刺激的日本政府投入巨資建設海軍,從天皇到百姓踴躍捐款購置軍艦,力爭短期內趕超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再訪日本
  
  1891年,俄國和日本為了爭奪朝鮮,矛盾進一步加深。日本加緊了軍事準備,朝鮮的命運岌岌可危。清政府在外交上繼續堅持對朝鮮的保護權的同時,在軍事上希望通過炫耀強大的海軍力量,遏制日本的侵略野心。而此時的日本為了摸清北洋水師的底牌,也特地發出了訪日的邀請。
  
  是年6月26日,丁汝昌再率北洋水師主力軍艦前往橫濱。艦隊抵達橫濱港后,日本予以高規格的禮遇,所到之處或禮炮致禮,或夾道迎接。
  
  7月16日,丁汝昌在旗艦“定遠”號上舉行招待會,邀請了包括國會議員和記者在內的日本各界人士出席。日本人參觀完7000噸級巨艦“定遠”、“鎮遠”號后又深受刺激,誘發了日本國內的驚恐情緒。
  
  北洋水師在訪問橫濱、長崎后,于8月4日離開日本回國。一些將領對日本海軍發展速度之快吃驚不已,認為自身裝備已陳舊落伍,紛紛上書要求添船換炮,卻被戶部以經費短缺為由拒絕。
  
  反觀日本,朝野各界將北洋水師作為日本的頭號威脅,立志以戰勝北洋水師為最高命令,掀起了超常規加速擴充海軍軍備的高潮。至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已擁有各種軍艦55艘。
  
  1894年,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在豐島、黃海、威海衛三戰,以全軍覆沒的結局收場。
  
  震懾古墨的跨洋航行
  
  甲午戰敗后,清朝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1905年,美國議會在白人工會的壓力下,強行通過了禁止華工的法令。清政府駐美公使伍廷芳據理力爭,始終未能挽回局面。墨西哥議會趁火打劫,也提出了禁止華工人境的法令。伍廷芳受命與墨西哥政府進行談判,結果碰了一鼻子灰。伍廷芳拍案而起,勃然怒喝:“下旗!回國!電中國政府,派兵船來,再和你們周旋!”此言一出,墨西哥官員目瞪口呆。墨西哥震驚之余,趕緊請美國政府調停,最后以廢除禁止華工人境法令而告終。
  
  原來,清政府敗于日本后痛定思痛,不惜重金重建海軍,從英國、德國購入“海天”、“海圻”、“海容”、“海籌”等巡洋艦,建立了巡洋、長江兩支艦隊。雖然實力不能與當年的北洋水師相提并論,但還是遠遠超過了墨西哥這樣的小國海軍。
  
  受此事件啟發,1908年,清政府下令薩鎮冰率領“海圻”、“海容”二艦前往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地撫慰南洋僑胞。
  
  1911年,程璧光率領“海圻”號巡洋艦赴英國參加英皇喬治五世加冕儀式,指揮了中國海軍歷史上第一次跨洋航行。在參加完加冕儀式后,“海圻”號巡洋艦又應美國政府邀請前往進行友好訪問,官兵們還為格蘭特將軍墓獻了花圈。恰巧此時,古巴和墨西哥都發生大規模的排華事件,程璧光便指揮“海圻”號順路訪問了古巴。當“海圻”號出現在港口時,受到當地華人的熱烈歡迎,而古巴總統懾于中國軍艦巨炮威力,態度立即改變,緊急接見程璧光時特意表示:“古巴軍民絕不會歧視華僑。”
  
  “海圻”號于是在古巴停泊,并計劃休整后訪問墨西哥。在美墨戰爭中吃盡苦頭的墨西哥政府害怕再起兵禍,不等“海圻”號上門,便主動向清政府賠禮道歉,賠償了受害僑民生命財產損失,中國軍艦這才取消訪問打道回府。
  
  日制軍艦訪問仇家
  
  1934年5月30日,日本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死去,日本邀請各國海軍首長參加東鄉的葬禮,中國政府最后派出了海軍第一艦隊“寧海”號巡洋艦,代表軍方而非政府前往日本訪問。
  
  這次訪問極具諷刺意味:一方面,東鄉平八郎在甲午戰爭中,率領“浪速”號等三艘日艦在豐島擊沉了中國運兵船,致使900多名清軍葬身大海,另一方面,民國政府由于資金有限,只能用招標方式購買軍艦,而“寧海”號的生產商日本播磨船廠報價低廉,并同意用大豆折價,結果中了標。
  
  盡管日本之行有屈辱的成分,但中國海軍官兵有禮有節,不卑不亢,以嚴整的軍容和嚴格的軍紀贏得了日本友好人士的尊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qnwz/445162.html

相關閱讀:北京老飯館
誰偷走了果戈理的頭顱
讓老板離不開你的十個細節
走在人群里
母親的名字叫“笑著面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