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好兄弟掉進了井里。性命垂危之際,一根繩子垂下,他們同時抓住繩子向上攀登。
爬到井壁的一半,上邊有人說:“繩子只能承當兩個人的重量,否則,就會崩斷。”
三個人面面相覷。過了片刻,其中一個松開了手,他掉下去,把生的盼望留給了兩個好友人。
剩下的兩個人眼里流著淚持續向上爬。爬到離井口還有1/3間隔的時候,上面又有人說:&ldquo,反義詞;繩索當初只能蒙受一個人的分量,否則,就會崩斷。”
兩個人牢牢抓著繩子,相互盯視著,離生只有多少步之遙,誰也不樂意松手。
過了良久,其中一個人武斷地伸出腳,把另一個人踹了下去。
簡簡略單的一個故事,不同的人卻賦予了它不同的人生哲理。
哲學家說:第一個人固然死了,卻還活著;第三個人雖然活著,但卻死了。
佛學家說:撒手等于得到。第一個人放開了繩子,得到了升華;第三個人捉住了繩子,卻最終腐化。
民間故事里說:第一個人升了天堂,第二個人入了宅兆,第三個人下了地獄。
事實生涯中,第一個、第二個人逝世了,第三個人終極爬了上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142590.html
相關閱讀:平淡是真。平淡是人生之真味,回歸平淡,方究人生之真境
有道理有哲理的經典語句
2014現實生活哲理句子
描寫親情的哲理語句 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
不必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