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者,要教之以剛強;強大者,要輔之以變通。
公元1346年,劉伯溫隱居于鎮江北固山,一面讀書治學,一面招村童講授儒學。劉伯溫能謀善斷、精通醫理,經常為村民解決疑難,不久,就名聞一方,被村民們稱為“賢士”。
一天,劉伯溫立在危巖之上,騁目遐思。山風浩蕩,劉伯溫的長衫隨風飄舞。
這時,山下來了一位年輕人。年輕人修長消瘦,一臉苦惱:“先生,我在東市賣菜。雖然利潤微薄,卻也過得日子?上ё罱,冒出幾個痞子,非要向我收保護費。要是給了他們,我的日子就沒法維持了!”
劉伯溫笑笑,問年輕人:“你姓什么?住哪里?”
年輕人答道:“我姓孟,住在山前李家莊。”
劉伯溫捋捋胡須,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好,我教你一個辦法。你準備一把利刃,痞子再來時,你朝他們大腿上猛扎一刀。”
年輕人心有疑慮:“這能成嗎?”
劉伯溫肯定地說:“我這法子,不僅能解你眼前之困,還能保你一生無憂。”
年輕人剛走,又來了一位矮黑粗壯的漢子。漢子聲音洪亮:“先生,我在西市賣肉都十幾年了。昨天,竟然來了幾個痞子,要收什么保護費。我哪能給他們交保護費?我本打算將他們教訓一頓,是我老婆攔住了我。她說您世事洞明,讓我來問問您該怎么辦。”
劉伯溫慈祥地笑了:“你姓什么,住在哪里?”
漢子回答:“我姓王,住在王家大莊。”
劉伯溫說:“你啊,就應該給他們保護費。不僅要給,還要買菜沽酒,請痞子們飽餐一頓。”
漢子驚訝得兩只眼睛跟銅鈴一般:“先生,我沒聽錯吧?”
“你沒有聽錯。照我說的做,可包你平安無事。”
漢子悶悶無語,半天,才咕噥一聲:“好,我且聽你的。”
漢子轉身離去時,劉伯溫又叮囑道:“你記著,請痞子吃飯時,要多請族人、朋友相陪。”
在一旁園子里種菜的弟子,把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弟子很納悶,就問劉伯溫:“同樣一個問題,您教給他們的解決方法怎么會截然相反呢?”
劉伯溫解釋道,年輕人姓孟,孟姓是小姓,在當地人丁單薄,而菜市場三教九流魚龍混雜,這年輕人又生性怯懦,就算交了保護費,也難保不再受別人欺負。我教他手持利刃,獨戰群痞,可以讓他一戰成名,從此無人敢欺!那個漢子姓王,孔武有力,殺豬出身。王姓,又是當地大戶,族人數千。我讓他宴請痞子,再多請朋友族人作陪,就是向痞子展示實力。一場酒席下來,他多半就成了痞子拉攏的對象。痞子們不但會退還他的保護費,從此,還會成為他的朋友。
“弱小者,要教之以剛強;強大者,要輔之以變通。”劉伯溫最后總結說。
弟子聽了,欽佩不已。人心雖異,世理皆同!江湖智慧,儒家心腸,在劉伯溫身上得到了完美詮釋。
果然,幾天后,漢子上山來向劉伯溫道謝:“痞子不但不要我交保護費了,還一個勁地要跟我交朋友。”又過了幾天,年輕人也來向劉伯溫道謝:“先生,我一連刺傷了兩名痞子,F在,幾十個賣菜的都團結在我身邊,痞子們再也不敢來了。”
劉伯溫頷首微笑。長天,流云飛渡;山下,如蟻人寰。
弱者不可示弱,強者不可恃強!此理,千古不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678198.html
相關閱讀:描寫親情的哲理語句 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
有道理有哲理的經典語句
2014現實生活哲理句子
不必完美
平淡是真。平淡是人生之真味,回歸平淡,方究人生之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