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南安一中高三語文總復習資料集:古代詩歌鑒賞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南安一中高三語文總復習資料集 古代詩歌鑒賞篇 一、古代詩歌鑒賞備考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 、學會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標題、注釋、作者生平經歷等 因為標題一般能揭示詩的內容 南安一中高三語文總復習資料集
古代詩歌鑒賞篇
一、古代詩歌鑒賞備考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
、學會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標題、注釋、作者生平經歷等  因為標題一般能揭示詩的內容和情感(如《傷田家》,提示了詩的類別);注釋、生平經歷能揭示詩的背景,鑒賞詩歌若能做到“知人論世”,對詩歌的內涵和情感就一定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題中的這些信息,對解讀詩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內涵意蘊是很有幫助的。
2
、注意合理的鑒賞流程
  詩是由意象構成意境,再由意境體現詩情的。意象是詩的基礎,意境是詩的畫面,詩情是詩的內涵。鑒賞一首詩必須從意象著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詩情。“
意象→
意境→
詩情”
是鑒賞古詩從局部到整體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
可見,①誦讀(考試時則是默讀,)全詩——②(通過領悟語言)感受詩歌描繪的形象——③(通過聯想和想象)理解形象和意境——④進而理解形象并與形象產生共鳴——⑤感悟、評價形象的審美價值(也即作品的主題、社會意義等)——⑥創造自己心中的新的形象,才是詩歌鑒賞的正確步驟。總起來說就是,先明確寫什么,再弄清怎么寫,最后讀懂為何而寫。
以上是鑒賞詩歌的步驟及方法。為了更直觀、簡明,列表如下:

  3
、注意分析詩的表現手法  古詩常用一些表現手法和修辭方法來表達情感、體現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現手法及比喻、夸張、擬人、對偶、借代、襯托、反襯等修辭方法,因此鑒賞古詩要注意分析詩中所用的表現手法及其作用。
  4
、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與慣用意象  古詩常用典,用典可收到言簡意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復習要力避艱深難懂,但學生接觸過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應掌握,如“
武陵人”
、“
廉頗老矣”
、“
青衫司馬”
、“
豆蔻詞工”
、“
封狼居胥”
等。古詩中的一些慣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別詩常用“
柳”
、“
月”
、“
長亭”
等意象,抒愁寫恨常用“
流水”
、“
春雨”
、“
春草”
等意象,表現志向氣節常用“
菊”
、“
蘭”
等意象。掌握典故含義,把握慣用意象,可以找準理解詩詞的切入點。
  5
、從詩中描寫的對象來體味意境  詩歌的意境是通過描寫的對象來表現的。因此,要體味一首詩的意境,可從詩中描寫的對象著手。如歐陽修的《豐樂亭游春》描寫的是暮春時節豐樂亭周圍的景色及游人盡興游春的情懷,這種意境是通過詩中的“
紅樹”
、“
青山”
、“
綠草”
、“
落花”
等景物來表現的。要體味這首詩的意境,就必須抓住這些描寫的對象,結合全詩來分析。
6
、強化書面表達,注意邏輯條理
  考生對于一首詩歌往往有一定的見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諸語言,學生的思維卻大打折扣,寫出的鑒賞文字缺乏邏輯性、條理性,不能準確地運用有關的詩歌鑒賞術語,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從閱卷效果來看,閱卷教師也往往喜歡那些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理清晰、邏輯合理的答卷。
分點答題,點后例證。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志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
就詩論詩,不枝不蔓。強調對詩歌本身的理解,答題時一般無需引經據典,泛泛而談。
適當運用鑒賞術語。如:“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盡而意無窮”等鑒賞術語,使答案顯得更技高一籌。
組織答案,因題而異。①對“問答題”,做到“問什么,答什么”。②對“綜述題”,一般采取“總——分——總”的模式,即“詩歌寫了什么——如何寫的——這樣寫的好處”。③對“對比題”,應該做到:通過研讀,比照它們的異同;根據題目的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詞句加以分析闡述。④回答“詩歌表達了怎樣的主旨”試題,應指出詩歌表現(或突出)的思想傾向、情感特征,并具體剖析它是通過運用何種藝術手段和詩歌意象來表達其思想和情感的。答案的組織,不同題型有不同的規則和套路,需要在訓練中細致揣摩、認真總結。
答題要做到準確、規范。具體來說,就是要:①緊扣要求,②吃透提示,③表述準確,④要點齊全,⑤分析具體,⑥組織有序,⑦語言流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487293.html

相關閱讀:詩歌鑒賞《逢病軍人》《河湟舊卒》比較閱讀答案
《并州路 李宣遠》閱讀答案
朱熹《觀書有感》閱讀答案
詩歌賞析:杜甫《南征》參考答案
詩歌鑒賞《早寒有懷 孟浩然》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